試議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育
時間:2022-01-20 09:30:07
導語:試議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課堂情境設置中注重“三性”
建構性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以已經具備的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過程,問題情景的創設應有利于學生自己的建構。為此要把握好兩個著力點:一是要栓得住學生,促進學生卷入情景;二是要在學生原有知識和所要完成的學習目標間搭建“支架”,使問題序列形成臺階,以便學生逐級攀升。探究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使他們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學生實踐數學學習中的“再創造”。為此,應以學生的“數學現實”為基礎,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經過觀察、分析、比較、歸納進行大膽的猜想,并努力證明。
二、情境創設的幾種方法
情境創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理想的反應或活動的過程。1、開門見山開門見山介紹主要內容、知識的基本結構及其特點,使學生一開始就有一個總的概念和基本結構,能抓住要領,起到穩定情緒和將情激發起來并加以定向的作用。2、層層設問一連串的設問,把問題提得生動突出,使學生對教材內容和主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本文前所舉例,三垂線定理教學中,通過四個問題的設置,讓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使要解決的問題的結果逐漸的浮出水面,學生的情趣高漲,因為他們的智慧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到了最大的發揮。3、巧設懸念教學上的懸念是于開端之外,設置一個疑團,從而抓住學生的思維,使其急于想了解問題的結果,從而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行“等比數列”教學時,引入寓言故事:國王與象棋的故事講完故事,同學們也驚呆了,教室一片嘩然,都認為不可思議。故事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欲罷不能,迫切的想知道為什么。4、引入故事恰當地介紹一些數學家、數學史片斷,或者聯系教材內容,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有趣故事,能起到活躍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效果。教圓錐體積公式時,用等底等高的圓錐、圓柱,圓錐用沙裝滿,三次倒入圓柱,說明圓錐體積為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那么上述結果是千真萬確呢?懸念因此產生。直觀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急于想從理論上給予證明。5、渲染氣氛根據數學信息的反饋,教師對較難的問題和學生的心理障礙要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和了解,不宜起筆過陡,切題過早,應有一個進展如地,通過渲染氣氛,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消除潛在的心理負擔,使“教”與“學”有一個良好的“匹配”。6、因時而變在現實的課堂上,各種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教師就要因時而變,時刻猜測學生的思想動態,預防各種思想差錯,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的思想發展,讓學生們的思想既活躍又具有創造性。
三、課堂教學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好的情境假設是受多種因素制約的。了解學生是創設情境的前提,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假設情境的保障。1.上課前的心理換位思考心理換位其實就是在與人交往中,把自己與別人的處境、位置加以調整,設身處地地替對方想想,理解和同情對方,從而為創設課常良好情境作準備。2、老師自身注意加強的幾種基本功實踐證明,教師的語言、教態、板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加強這三項基本功的訓練,有利于創設良好情境,我認為教學語言應力求做到五性:準確性、邏輯性、通俗性、趣味性、情感性。板書要做到四性:計劃性、完整性、針對性、藝術性。教態寓嚴謹于親切之中。3、注意設問的方式方法著名數學教育家G、波利亞曾有過一段精辟的論述:“盡量通過問題的選擇,提法和安排來激發讀者,喚起他的好勝心和創造性”,從而要注意設問的“新、奇、準、層、變”五要素。教學實踐,使我深感“隋境”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它因觸及對象的精神需要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它包含著生動豐富的內容。本文僅是拋磚引玉。
作者:曾夢春單位:湖南省婁底市第二中學
- 上一篇:思想大解放推動旅游發展調查報告
- 下一篇:漫談數學閱讀及學習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