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時間:2022-11-06 03:47:52

導語:簡述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在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學更加注重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與優化,而課堂作為教學的基本形式,成為推進課程改革的主要陣地。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仍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方式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效果差。因此,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就更加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師深入研究并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趣味課堂導入、注重課堂提問、組建學習小組與布置課后作業四方面出發,分析與探究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途徑與基本方法。

一、趣味課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始,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充分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進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在具體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注重對導入部分的設計,使整個課堂導入更加趣味化,更加引人入勝。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可以在正式的課程教學開始前,首先為學生展示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圖片、視頻或者音樂,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或者教師也可以講一個相關的趣味數學小故事、小笑話或者對話,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也產生對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如此,學生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就更加容易了。例如,在教授《千克、克、噸》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導入環節,我為學生們引出了小故事,如下:在森林中,大樹伯伯為森林中的小動物們稱量體重,一只小松鼠率先上前,大樹伯伯說道:2千克。一只小蝸牛上前,大樹伯伯說道:15克。接下來一只大象上前,大樹伯伯說道:1噸。這時下面的小動物開始討論,大象為什么是1呢?難道還沒有松鼠和蝸牛重嗎?蝸牛是最重的,蝸牛是15。此時學生們似乎也感到了疑惑,那么三種動物到底誰最重呢?趁著學生們的疑惑,我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注重課堂提問,推動教學進程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通常是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整堂課下來,學生基本上沒有發言或者獨立思考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也不能充分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更不用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了。而課堂提問能夠給予學生更多表達自身觀點、看法和質疑的機會,也能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前備課時提前設置好課堂提問的內容與方式,保證問題的啟發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時機向學生提問,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散思維、調動知識進行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進而推動課堂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教授《面積》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推動教學進程,我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們開展了課堂提問活動。教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課桌要比我們使用的課本大,那么怎么判斷課桌比課本大多少呢?學生:先求出課桌的面積,然后在求出課本的面積,用課桌的面積減去課本的面積,就是課桌比課本大的面積了。教師:非常好。這位學生的回答非常正確,那么課桌和課本的面積如何計算呢?學生:先測量出課桌、課本的邊長和寬,然后再用長乘寬就是面積了。這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注重課堂提問,有效推動了教學的進程。

三、組建學習小組,提高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教學的過程中,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將其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與交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小組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學習成績等要素,將全班的學生分為幾個層次;其次,教師要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的學習、問題的討論、任務的完成。從而讓小組內部的學生能夠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實現優勢互補,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授《小數除法》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我為學生們組建了學習小組,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首先,我對學生們進行了分組,讓學生們以6人一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小組組建完畢后,我統一下發探究任務,任務如下:小數四則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當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時,我們在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任務下發后,小組成員立即展開討論,經過小組成員們激烈討論后,學生們最終得出結論。這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組建學習小組,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布置課后作業,鞏固學習效果

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結,學生通過作業的完成能夠實現對課堂學習內容的回顧、復習、鞏固與提升。但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完成后,需要根據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以及學生的層次和差異性來布置層次化、差異化的課后作業,讓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完成不同難度的課后作業,這樣既能夠幫助優等生更好提升,也能夠讓學困生樹立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實現課堂學習效果的有效鞏固。例如,在完成一項課程后,我會為學生們安排課后作業,讓學生們通過作業中的習題來鞏固知識的掌握,如教授完“四則運算”后,我會下發一些計算題,鍛煉學生們的計算能力,在教授完“圖形的變換”后,我會布置一些識圖題,提升學生圖形分析能力。這樣一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通過布置課后作業,鞏固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能動的過程,構建和打造高效課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更是一門藝術,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有先進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專業的知識素養,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位和出發點,并運用趣味課堂導入、注重課堂提問、組建學習小組與布置課后作業等先進、科學、創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實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優化和學習效果的鞏固,最終讓整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質量、高效率,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最終目的。

作者:楊麗君 單位: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