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提升生產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04:04:00
導語:文化力提升生產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理念;管理品牌;系統評價
論文摘要:勝利油田樁西采油廠所屬的長堤油田環境惡劣,“長堤人”憑著對長堤油田的一腔熱血,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起采油三隊這個美麗的家園。長堤油田經歷了初期開發、繁榮昌盛、持續發展的風雨歷程,采油三隊這支隊伍也逐步走向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堤油田已經進入特高含水開發階段,開采難度日益增大,企業內部人及經營觀念的變化、利益分配的調整改革以及價值取向多元等問題給隊伍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采油三隊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有針對性地提出并組織實施以人為本的“長堤文化”,以文化力促進了團隊戰斗力、生產力和凝聚力的提升,保證了長堤油田的長期穩定開采,實現了采油三隊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事關單位發展大局的戰略工程,是一個帶有根本性和長遠性的單位發展戰略,對單位持續穩定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長堤文化的建立是一項整體系統工程,需要全隊所有人員、崗位的提煉升華,艱苦奮斗才能得以實現。觀念形態文化是提煉和建立新時期長堤精神和理念、建立思維和行動的精神核心與目標。制度行為文化是長堤理念的直接體現,也是長堤人貫徹理念和發展戰略的基礎,滲透在長堤油田活動的全部過程。物質形態文化反映出一種文化追求,使長堤人處于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
一、觀念形態文化的建立和優化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內外部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采油三隊也遇到了一系列新問題,主要是員工思想上出現了“疲軟”現象,有的員工認為管理水平已經很高了,不用再下很大功夫了,出現了自滿現象,工作中的進取精神有所減弱,在員工隊伍中出現了只顧及自身利益而忽視他人、社會、環境利益的現象,主要表現為集體主義觀念淡化,與他人的協作、配合思想比較薄弱,生產經營基礎管理脆弱,企業素質不高,盡管本隊較早地提出了“我靠長地生存,長堤靠我發展”的團隊精神,但它還沒有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企業文化還不成體系,文化管理并沒有完全到位。這些問題不解決,勢必影響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影響采油三隊的長遠發展。面對企業內部個體和群體觀念的變化、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價值取向多元化給隊伍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隊干部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的主體是員工,辦企業必須緊緊依靠員工,確立員工的主體地位,集員工智慧,謀發展之路。為此,我們認真總結過去幾年的工作經驗,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和采油三隊發展的需要,按照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依據人的需求層次理論、系統管理理論等現代管理理念,有針對性地提出并組織實施了長堤文化管理,確定了五大觀念。
(1)新時期長堤精神:
我靠長堤生存:采油三隊所轄油田為長堤油田,這里飛沙走石,環境惡劣,來自五湖四海的工人聚集到了這塊鹽堿灘上,他們憑著對長堤油田的一腔熱血,搭土房、蓋窩棚,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起采油三隊這個美麗的家園,工人們自豪地稱自己為“長堤人”。油田開發是長堤人的事業,汩汩原油是長堤人流動的血液,長堤油田是采油三隊的生存根基、力量之源。
長堤靠我發展:長堤油田經歷了初期開發、繁榮昌盛、持續發展的風雨歷程。長堤油田在幾十年開發之后已經進入特高含水開發階段,開采難度日益增大,面對嚴峻形勢的挑戰,長堤人只有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以人才為根本,以效益為核心,以發展為目標,才能不斷提高團隊管理水平,實現采油三隊的可持續發展。
(2)人才理念:
企業興盛,人才為先。采油三隊以“1+1>2”的人和理論指導實踐,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給人才成長提供條件,為價值體現搭建舞臺,力求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凝聚和激勵職工,發揮團隊優勢,為長堤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勤勞的長堤人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團隊中釋放著自己最大的能量,為長堤發展挖掘不竭的原動力,使“愛我長堤、護我長堤”由憧憬變為現實。
(3)經營理念:
經營理念是生產經營活動的理性依據和觀念指導,是經營管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礎。生產經營活動的中心是經濟效益,作為采油系統,以油為重是效益至上的必然反映和追求。品牌是長堤保持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礎,“以油為重,品牌鑄堤”是長堤油田競爭發展的客觀要求。
(4)管理理念:
長堤人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把長堤文化的價值理念變成自覺追求和行為準則,在完善和健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秉承傳統,文化興堤”,積極投身到長堤改革發展的實踐中,立足崗位,敬業奉獻。
(5)學習理念:
長堤人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主張無人不學、無事不學、無時不學,做到“學習之,實踐之”,形成了崇尚知識、學習技術的良好氛圍。正是長堤人對知識的重視和渴求,使長堤油田鑄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長堤人也在不斷的實踐改造中,“向知識要未來”全面提升了自身素質,創造了自己美好的未來。
(6)發展理念:
“打造一支采油先鋒旗艦”是長堤油田發展的宏觀思路和整體的自我設計。近二十年來,長堤人在團隊精神凝聚下,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始終保持蓬勃向上、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奪取了一個又一個桂冠。新時期,長堤人繼續發揚老一輩的光榮傳統,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探索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進,勇做行業第一。
在長堤精神引領下,長堤接轉站職工結合平穩輸油的崗位要求,把“緊握長堤命脈,輸送長堤未來”作為崗位激勵語,凝煉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干工作就要勇爭第一”等系統工作理念,并將理念標識牌物化于工作場所,時刻讓自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警示自己的工作。利用格言警句點綴培訓室等工作環境,以班組為單位組織職工進行討論,使職工從格言警句、理念中得到啟迪,受到鼓舞,激發了工作熱情。
二、制度行為文化的建立和優化
(1)以“查改建”工作為重點,建立完善長堤管理制度。采取自查、互查和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由上到下,反復結合,分系統查找崗位責任制、工作標準、管理規定、崗位基本技能、操作規程、生產預案及考核標準等現有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共檢查修改完善制度23項。在查找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理清思路,把握重點,本著符合實際、適應發展的原則,強化運行和過程糾偏,認真做好制度完善工作。突出抓好崗位責任制和職工道德規范的落實,把制度管理與情感內化相結合,堅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機制發展人,用情感凝聚人,把價值理念融入到生產經營管理中,真正實現硬管理和軟約束的結合。
(2)完善先進典型培養制度。先進典型是長堤的中堅力量,是長堤價值的化身。長堤油田不斷完善典型培養制度,總結了典型培養“三字法”,大力培養和選樹不同層次和各種類型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范導向作用,在職工隊伍中形成學趕先進、爭先創優的良好風氣,涌現出了許多先進典型。立足于“可敬、可信、可學”三個基本點,兼顧先進性、群眾基礎、個性三方面選取表現出色的職工作為重點發展和培養對象。
(3)健全職工行為規范。行為決定形象。通過健全完善職工行為規范,把長堤文化的價值理念固化為職工具體的行為準則,清楚地告訴干部職工:哪些行為是鼓勵的,哪些行為是禁止的,從而執行行為規范,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展示新時代長堤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和良好的文明形象。開展“走進文明”活動,提煉職工文明公約和“十要十不十多十少”的行為規范,明確了職工滿意的黨員、職工滿意的干部、職工滿意的班長、干部滿意的職工等“四滿意”標準,倡導使用文明用語,創造出“人人爭做文明職工”的比爭氛圍,展示了新時代長堤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和良好的文明形象。
三、物質形態文化的建立和優化
(1)實施油藏分級分類管理,打造地質管理品牌。油藏分級上實現全控化管理。建立單井技術管理模塊,描述單井地下、井筒、地面三方面特征,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實現了決策點、管理點前移。推行油水井動態分級監控制度,規范計量工、化驗員、資料員、地質技術員四級資料錄取分析體系。計量工、化驗員作為監控層,負責錄取第一手資料,對動態進行實時監控、落實,找出變化原因;資料員作為分析層,負責生產動態分析,對井組、區塊的變化找出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地質技術員作為管理層,負責油藏動態分析,對區塊措施的提出進行技術指導和組織實施。通過加大監控、分析、管理三個層次人員的技術分析力度,提高了資料管理鏈各環節工作質量,使油水井資料全準率達到99.6%。同時,推行月度措施例會制度,地質、工程、質檢等全員參與,共同分析,深入剖析問題,提出措施,組織實施,并根據效果考核兌現,措施有效率達78.6%。開展“最佳分析人”評比活動,調動職工挖潛上產的積極性,使油藏分析由以往的地質技術員分析向全員分析轉變。
油藏分類上實現目標化管理。根據油藏特征和開發方式,將所管區塊分為三高油藏、高滲邊底水油藏、復雜斷塊油藏,制定相應油藏開發目標。針對三高油藏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點,強化剩余油分布研究,尋找接替層潛力。通過實施油藏分級分類管理,油藏開發水平進一步提高,自然遞減率控制在13.1%,比計劃降低6.9%,產量超計劃運行。
(2)應用三項技術,打造工程管理品牌。應用停井指數評價技術,提高地面管理水平。一是實施生產預警,根據壓力、流量、電流等基本參數進行全過程監控,提高發現問題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二是落實管理措施,組織實施雨季、冬季等生產管理措施,減少生產故障。三是強化工作計劃性,將月度測試、電路保養、停井計量和設備保養等工作量有效合并,降低停井頻率。通過應用停井指數評價技術,減少維護停井86井次,減少產量損失53噸。
應用設備分級分類評價技術,提高設備運轉時率。一是推行管理層、技術層、操作層三級設備管理體系,利用檢測儀器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量化評分,評出A、B、C三類,分類落實治理措施。二是進行技術攻關,發明毛辮子治扭裝置,解決了毛辮子偏磨和打扭問題;通過調整中軸承頂絲、使用高效防偏井口,解決光桿受力不均和不對中等問題。三是通過應用設備分級分類評價技術,使設備綜合完好率達到99.8%,減少設備故障停機23次,減少產量損失28噸。
應用管網評價技術,提高管網效率。一是通過流量和溫度調整,降低集油干線壓降,解決了計量站集油干線壓力高的問題。二是通過對不同水性的流體分管道輸送,解決不同水性合走引發的管線結垢問題,流程處理費用由每年的5萬元降為0.2萬元。三是通過單井流程調整,降低井口回壓,單井流程破漏減少7井次。通過應用管網評價技術,減少流程故障停機51次,減少產量損失43噸。通過應用三項技術,有效降低了故障停機率,采油時率由94.3%提高到95.1%。
(3)創建監督管理體系,打造質量管理品牌。一是強化工作質量考核。根據各崗位的工作職責設計出“責任卡”,崗位工人通過填寫A、B、C,對設備運轉情況、崗位工作質量進行分類評價,并由自檢、互檢、專檢的三級質檢進行質量認證,質檢結果與職工月度績效考核掛鉤,形成以工作質量為核心的責任追查制度,工作質量不斷提高。二是強化工程質量考核。建立《工程督查信息反饋臺帳》,深入工程現場督查施工質量,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處理,認真記錄工程質量出現的問題,上報有關部門解決,共督查工程施工質量4項,全部整改。三是強化作業質量考核。以“質量監督卡”為載體,對重點井、重點工序24小時連續監督,詳細描述作業工序全過程,發現問題,提出措施并嚴格考核,發現并整改作業問題24項次,使用尼龍扶正器解決抽油桿偏磨8井次,單井免修期延長了126天。
(4)加強信息化建設,打造信息管理品牌。根據油田形勢發展要求,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逐步構造具有長堤特色的“數字化采油隊”。信息化與日常工作結合得更加緊密,形成了政工、地質、生產經營、培訓、文化五大信息平臺,引進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地質報表錄入系統、政工資料管理系統等軟件,提高了辦公自動化水平。一是實行信息專職化管理,設立專職信息員,組織27人次參加了廠、區計算機知識培訓,有12人獲得計算機初、中級操作證,積極引導職工參與到信息管理中去,提高信息應用水平。二是堅持軟硬件并舉的原則,完善網絡設備設施,建立多媒體教學系統,引進和開發《油藏動態分析軟件》、《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生產預警系統》等軟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建立長堤文化網,優化整合信息資源,形成政工、地質、生產、經營、人力資源、長堤文化等六大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文化共贏。
- 上一篇:市非貧困縣扶貧開發調研報告
- 下一篇:我國臨床藥學發展現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