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評分法的不足及改進研討

時間:2022-07-23 03:00:50

導語:綜合評分法的不足及改進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評分法的不足及改進研討

一、基于低碳和諧發展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進

(一)增設低碳財務效益指標

在現有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低碳資產、低碳負債和低碳產品銷售(或低碳勞務)等收入、費用、利潤信息,在盈利能力、資產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各類指標中,增設低碳信息相關指標及企業低碳創新相關指標,從而對企業低碳業務的盈利能力、低碳資產的利用效率、低碳負債的償還能力及企業的低碳技術開發、創新發展能力,作出科學全面的評價。

(二)增設非財務效益指標

將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調整為非財務效益評價指標。非財務效益評價指標主要評價企業生產經營所實現的能源結構優化、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及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等低碳效益,企業生產經營所實現的員工福利、員工培訓、客戶及產品責任、社會公益等社會效益。可以從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社會效益三方面設置非財務績效評價指標。改進后的指標體系,包括財務效益指標28個,其中:基本指標12個,修正指標16個;非財務效益評價指標24個,其中:基本指標10個,修正指標14個。整個指標體系由47個定量指標和5個定性指標構成1,見表1。

二、基于低碳和諧發展的綜合評分法的改進———多維綜合評分法

多維綜合評分法是將綜合評分法與層次分析法和雙重績效評價法相結合的企業績效綜合評價方法。具體評價步驟如下。

(一)指標實際值的確定

評價指標實際值的確定,定量指標由績效評價人員根據企業的財務報告、統計資料、環境信息報告等資料計算確定,定性指標采用調查分析法、德爾非法確定,或由環保部門采用專門方法監測確定,分為優、良、中、低、差等五個等級(陳素琴,2012)。

(二)指標權重的確定

采用專家判斷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確定各類及各個具體指標的權重。1.構建判斷矩陣、計算各層類內權重根據低碳和諧發展的特點、企業績效評價的目的、企業經營環境及專家的判斷,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類及各項指標的權重,計算結果見表1。2.計算各指標合成權重指標合成權重即每一具體評價指標在績效評價體系中的綜合權重,可以用某一指標在該類指標中的權重逐層乘以該類指標在上一級績效指標中的權重。

(三)指標各等級標準及評分系數的確定

參照《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可將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值分為優秀、良好、中等、較低、較差五個等級,各等級評分系數分別為1、0.8、0.6、0.4、0.2。評價指標各等級標準值由國資委、財政部、環保部等有關部門根據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能源消耗、“三廢”排放等環境狀況資料,并參照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在對一定時期各行業運行狀況及碳排放狀況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計方法綜合確定。

(四)企業績效基本評價

企業績效基本評價分為基本指標得分計算、各類指標修正系數計算、修正后企業績效基本評分的計算及企業績效初步評價四步。前三步與綜合評分法相同。企業績效基本評分在0-100分之間,對企業一定時期的績效水平可以依據其修正后績效基本評分的高低進行評價。基本評分越高,企業績效越優。(五)企業績效綜合評價企業績效綜合評價是以績效基本評價為基礎,結合各類績效的靜態協調性和動態發展狀況對績效作出的全面綜合評價。1.各類績效靜態協調性評價靜態協調性指一定時期或某一時點企業各方面績效的均衡狀態。(1)類內協調性評價。指每一類績效內部各方面能力或效益的協調性。①財務績效內部協調性。指企業一定時期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發展能力之間的協調性(陳素琴,2009),可以用財務績效協調性系數(X財務)表示,財務績效協調性系數可以用修正后任意兩方面能力評分(P)差的絕對值的平均數的倒數計算。X財務=1/[(∣P償-P營∣+∣P償-P盈∣+∣P償-P發∣+∣P營-P盈∣+∣P營-P發∣+∣P盈-P發∣)÷6]財務績效協調性系數越大,反映企業財務績效內部各方面能力越協調。②非財務績效內部協調性。指企業一定時期生產經營所實現的節能降耗效果、減排治污效果及社會效益之間的協調性,可以用非財務績效協調性系數(X非財務)表示。非財務績效協調性系數可以用修正后的節能降耗效果、減排治污效果、社會效益基本評分(P節、P減、P社)計算。X非財務=1/[(∣P節-P減∣+∣P節-P社∣+∣P減-P社∣)÷3]非財務績效協調性系數越大,反映企業的節能降耗效益、減排治污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協調性越好。(2)企業績效靜態總體協調性。指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之間的協調性及財務績效、非財務績效內部的協調性的綜合。可以用企業績效總體協調性系數(X)表示。企業績效總體協調性系數可以用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的協調性系數、財務績效內部協調性系數、非財務績效內部協調性系數的幾何平均數計算。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之間的協調性系數(X財務、非財務)可以用修正后財務績效、非財務績效基本評分(P)的差的絕對值的倒數計算。X財務、非財務=1/∣P財務-P非財務∣X=(X財務、非財務×X財務×X非財務)1/3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系數越大,反映企業的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之間及各類績效內部的差距越小,均衡性越好。根據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系數的大小確定企業績效靜態調整系數。企業績效靜態調整系數的取值在0.7—1之間,協調性系數越大,靜態調整系數也越大。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系數與靜態調整系數的對照表見表2。2.企業績效動態優化度評價企業績效的動態優化度評價是將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績效水平進行比較,評價企業績效的變化狀況(陳素琴,2009)。(1)某類績效動態優化度評價某類績效動態優化度評價可以用該類績效動態優化系數。某類績效動態優化系數=該類績效第t期修正后的基本評分值/該類績效第t-1期修正后的基本評分值若某類績效動態優化系數大于1,說明該類績效有所改善;若某類績效動態優化系數小于1,說明該類績效有所下降。(2)企業績效動態總體優化度評價企業績效動態總體優化度指企業的總體績效基本評分趨于有序方向的動態發展程度和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的改善程度,取決于企業績效基本評分的優化率和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的優化率(陳素琴,2009)。企業績效基本評分優化率=第t年企業總體績效修正后基本評分/第t-1年企業總體績效修正后基本評分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優化率=第t年企業績效總體協調性系數/第t-1年企業績效總體協調性系數企業績效動態總體優化系數(Y)=(企業績效基本評分優化率×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優化率)1/2企業績效動態總體優化系數(Y)越大,企業各方面績效的動態發展狀況越好。若Y>1,說明企業總體績效水平和協調性提高;反之則下降。可以依據Y的大小,確定企業績效的動態調整系數(D)。D的取值在0.7—1.2之間,優化系數越大,動態調整系數也越大。企業績效總體優化系數與動態調整系數之間的關系見表3。3.企業績效綜合評價確定企業績效綜合評分,以總體績效靜態調整系數和總體績效動態調整系數為基礎,計算企業績效綜合調整系數;運用企業績效綜合調整系數對企業總體績效基本評分值進行調整。企業績效綜合調整系數(T)=[靜態調整系數(J)×動態調整系數(D)]1/2企業績效多維綜合評分值(Z)=修正后企業績效基本評分(P)×企業績效綜合調整系數(T)對企業綜合績效水平進行比較和評價,可以依據多維綜合評分值的大小。企業績效多維綜合評分值越高,企業績效綜合狀況越好,不但企業績效水平越高,而且企業財務績效、非財務績效的靜態協調性和動態優化程度越好。企業績效綜合評價等級標準見表4。企業績效綜合評分大于等于85分,表示企業綜合績效很好(優秀);企業績效綜合評分小于45分,表示企業綜合績效水平差。

三、結語

基于低碳和諧發展的企業績效評價不僅要評價企業的財務效益,還要評價企業生產經營所產生的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等低碳效益及社會效益,不僅要評價企業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的高低,而且要評價企業各方面績效的協調發展狀況。現行綜合評分法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全面,指標權重確定的靈活性較差,缺乏對各類績效協調發展狀況的評價,為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增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等低碳業績評價指標和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采用多維綜合評分法,引入層次分析法,提高指標權重的靈活性和科學性,引入企業績效靜態協調性系數和動態優化系數,加強對各類績效的靜態協調性和動態優化發展狀況的評價,提高企業績效評價的全面性和綜合性。

本文作者:陳素琴洪潔工作單位:鹽城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