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職業教育質與量的和諧發展

時間:2022-07-23 03:06:30

導語:探討職業教育質與量的和諧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討職業教育質與量的和諧發展

一、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

1.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增強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

教師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的學習,會有效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有了興趣的引導,他們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鉆研,收獲更多。作為一名有心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會不斷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如果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能對自己所選擇的職業有著執著的追求,那么學生將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能,不僅學會教師預設的各項教學內容,而且還會在教師精心組織的課堂教學中學會學習,自主提出疑問,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自主探索、潛心鉆研,學會教學中隨機生成的各項知識。這樣,學生的知識網絡中的量將在無形中不斷向外蔓延,學生的知識結構也不斷得到完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有較強教學能力的教師應掌握當前所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背景,有效制訂他們的學習目標,靈活、創新性地設計出因勢利導的課堂教學情境,創設高效課堂,培養出可持續發展、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沒有經過專業技能培養的工人的工作特點是進行簡單的、重復性的生產勞動。但是重復性的生產勞動在生產技術快速發展中會逐步被機械化所取代,而更高效的生產方式、更先進的生產模式、更新穎的科技產品才能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文明更快地發展。因此,我們現代職業教育一線的教師要著手于近期目標,放眼于長期目標來實施教學活動。教學過程要以長遠目標為中心,不但要提高近期目標的質,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足夠的量,盡可能地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為他們以后在專業上的縱深發展提供保證。

2.教師的綜合理論實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學的質量

因為職業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適合社會產業需求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在中職教育中,不但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擁有一技之長,要能直接走向企業生產的第一線,所以這就對職業教育一線上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職業教育的課堂不僅包括理論教學的探討,還包括實驗室、實習工廠,甚至是真正生產線中的實踐體驗,而且這兩類課堂也是相輔相成的,在更多的時候課堂是合二為一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使教學中的理論為實踐提供學術上的指導,實踐為理論提供知識的升華,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為了教學的質量更高,教師就該站在更高點,也只有這樣,才能引領學生攀得更高,讓學生領略到所學專業領域中更絢麗的知識,而這些專業知識的魅力會引導學生追求得更多。學生要能讓自己在以后的職業路上走得更遠,就要我們職業類的教學不僅要著眼于高品質的點,還要追求更多、更高層次的能力培養。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在學校學會適用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還要讓他們有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新事物,即打造出的學生在走出職業學校校門的時候能適應學習型社會的需求,成為高素質的有潛力的企業員工。職業類學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滿足企業的需求,還要滿足學生終身學習的需求。我們教師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地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新換代,不斷改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才能達到現代師資的需求。教師要達到這樣的需求,一方面要自主學習國內外各種現代的教學理念,探究更適合我們職業學校學生和更高效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還需要政府更多的投資來加強職業師資培訓,真正讓職校教師既能組織教學,又能站在先進的生產設備前做一名合格的師傅。而要做好職業教育線上的師資培訓,必須通過普通高等院校和企業雙邊共同協作完成培訓工作。因為高等院校參與對中職學校師資的培訓,不但能讓中職教師不斷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更好地促進中職與高職的對接工作,而且能讓中職教師真正了解到現在生產實際工作崗位的綜合需求,通過教師傳遞企業對職工的職業能力需求的信息給學生,解決現在無法真正安排中職學生到企業參與實踐的困難,還能實現現在最有效的學校與企業的對接工作。因此,只有在師資培訓中將高等院校和企業雙方很好地優勢互補,才能讓我們的職業教育戰線上的師資更加強壯,“雙師型”職業類教師的專業素養更加深厚,才能對更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為中等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生濃厚的專業興趣除了他自身堅定的追求信念在引導,教師的學識魅力也不容忽視,教師的學識魅力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綜上所述,我們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理論實踐水平,讓教與學完美地結合、互相促進,才能在教學上相輔相成,不斷提高質量。

3.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完善項目教學結構

現在的教育教學改革總離不了“項目教學”這個名詞,因為職業教育中的教學應與產業相結合,以有能力完成企業的生產任務為目標,培養出有技術思維的專業人才。姜大源先生認為:“(職業教育)課程不再片面強調建筑在靜態學科體系之上的顯性理論知識的復制與再現,而是著眼于蘊含在動態體系之中的隱性實踐知識的生成與構建。”所以我們教師應靈活創建各種有效的教學情境,以各種特定工作任務為驅動的項目教學活動,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轉換學生的角色,切實使教學的品質得到升華,量不斷向外延伸,從而真正掌握各個層次職業技能。當然,還可以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延伸至校外,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建置產學結合的教學平臺,讓學生真正能“學中做,做中學”,培育出更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杜威深刻地比喻道“:職業好像磁鐵一樣吸收資料,又好像膠水一樣保存資料。這樣組織知識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因為它是和需要聯系的。它表現于行動,又在行動中調整,永遠不會停滯?!彼晕覀兊膶W生也只有真正主動參與到實踐中,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再用實踐去不斷鞏固理論,才能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品質和層次,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雖然教師是教學中的旗幟,但是課堂真正的主人還應是那些學習的主體———學生,所以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就要利用自己的文化底蘊、教學思想和才學智慧引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促使學生不但有效學會教師預設的和課堂生成的知識,自主完善知識架構,而且通過教學逐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成為一個有活力、有智慧、有個性的個體。

1.有效預習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利用每一次的45分鐘將教學的質提高上去,將量拓展開來,學生課前的有效預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學生課前的預習是自主決定其學習模式的,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組內討論,還可以借助圖書館的資料和網絡資源進行分析,這樣每個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根據自己的不同理論知識水平達到各個預習層次。通過有效的預習,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進入課堂學習。因為每個學生只有帶著自己的思想、目標和問題進入課堂,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課堂教學的質與量的進一步提升做好鋪墊。

2.積極參與

杜威明確地提出他的職業教育思想,即通過主動的作業進行職業教育。學生在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中質的關鍵。學生只有真正領悟到知識的邏輯和要點才能真正地把握住學習的內容。尤其在實踐教學、項目教學和企業實踐等活動中,學生要自覺地進行角色轉換,項目組成員之間通力協作,進行“真槍實彈”演練,才能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學會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使理論知識構建的靜態學科知識架構逐步向實踐知識構建的動態學科知識架構開始轉換,真正達到職業教育教學的質與量的要求。

3.感悟創新

職業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就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這也就是說,學生通過教學過程,不僅能夠筑成牢固的理論知識根基,掌握扎實的實踐技能,具有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樹立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具有初步的創新能力。這就要學生在有限的職業類學校學習的時間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教育教學體驗中去,手腦并用,主動思考,努力鉆研,不斷探索自己所學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運用科學的思維模式、高效新穎的技術方法去解決實戰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不斷強化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將學習的質與量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我們會遇到各種現實存在的問題,如他們的家庭背景、知識背景、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的職業教育改革中最大的障礙。但我們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對待客觀存在的困難,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有效改革教學模式,不斷推動職業教育中質與量的和諧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職業教育的力量,提高全民人力資源的價值,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和諧及可持續發展。

本文作者:王海燕工作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農業綜合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