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
時間:2022-09-07 03:19:03
導語:社會福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社會福利的概念
社會福利是一個社會學名詞,是“社會”與“福利”的合成詞。社會福利從多種資料來考證,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社會資源的概念,“將我們在社會福利的生產、分配與消費中的社會的、政治思想的和制度的內容,放入到一個我們所期望達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與政治結合的標準框架中進行的探索?!贝朔N定義比較寬泛。二是社會保障的概念。社會保障是福利的一部分,資金來源于專門的社會保障稅的收入。三是享受型的社會利益。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經濟、政策和服務保障。四是政府扶持。民政部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給予特殊人群物質的關懷與照顧等。五是民政部門針對弱勢老人、殘疾人、孤兒、優撫對象提供的收入和服務保障。“福利經濟學”把“福利”區分為“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吧鐣@笔侵赣捎谪斘锏恼加卸a生的滿足,或由于其它原因而產生的滿足。“經濟福利”則是可以使用貨幣衡量的部分,是在狹義概念的社會福利,經濟福利直接影響著社會福利。在19世紀后期,西方各國都極重視福利的發展,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國民待遇,成為了政治的重要基礎。
二、社會福利的特征
1.保障內容的福利性。社會福利由國家和社會免費或者資助性提供,具有明確的福利性。它對改善國民的物質、文化條件,為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2.水平的不可逆性。社會福利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在于通過這種手段來解決社會階層矛盾和緩解社會沖突,因此具有不可逆性,只允許提高不能降低,當降低于當前層次時,會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3.權利與義務不對等性。社會福利無需提供勞動力就可無償得到,屬于社會全員性的。不同的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險。社會救助需要提交申請和需要救助的原因,才有資格享有。社會保險需要參保,達到一定的條件后,才能得到保險賠償。4.實現方式的多樣性。人的需求的多樣性決定了需要各項社會服務,因為福利實現方式也應是多種多樣的。社會福利不僅包括經濟的保障,還有其他相配套的服務保障,經濟收入保障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只有通過多樣化的福利服務,才能使之成為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
三、和諧社會的解讀
從本世紀初開始我國一直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十八大報告中同樣重點提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研究講話中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諧社會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動、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幾個方面。民主法治是傾向于依法治國而言的,建立民主國家;公平正義是指社會矛盾得以合理的消化,法律進一步滲透到每個領域。誠信友愛是指社會誠信,人與人關系和睦,融洽相處;充滿活力是指人們精神飽滿,對未來充滿希望,愿望逐步得到實現;安定團結是指社會各項事業完備,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指生產、環保、綠化與自然共同生存,相互敬畏,平等共生。在眾多社會學家的研究對和諧社會各有傾向。但核心的思想都集中到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協調、穩定、發展的概念。穩定是社會的基礎,民主是社會的基石,是社會穩定和諧最重要的指標。穩定是社會國家存在與發展的先決條件;協調,社會如果不協調,兩級分化貧富差距嚴重,城鄉不協調發展,區域不協調發展,只照顧少數人群的利益,都會影響和諧;發展是指社會應該是向前的,不是倒退的、停滯不前的,而應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整個社會呈現年輕的氣息。
四、社會福利在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性
1.社會福利能滿足社會弱勢群體的各種需要
在我國仍有相當比例的弱勢人群,如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F在社會上的這類人群還有的掙扎在饑餓線上,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2.12億,同時隨著計劃生育家庭人口的減少,家族養老功能逐漸弱化,老年人沒有人們照顧,各類殘疾人仍然有大量的群體,無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生活難以有效解決,孤殘兒童的收養、康復、教育事業難以滿足。家庭困難群眾感到“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住房難”,只有大力發展福利事業,才能解決初次分配與二次分配遺留的問題。
2.社會福利能促進社會的公平
充分協調兼顧各階層、各方面的利益,讓全體社會成員各盡其能,各有所用,共享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社會的公平是社會和諧最重要的方面。公平正義是社會高級階段的體現和發展目標,由于歷史的原因,社會上依舊存在著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公平正義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3.社會福利有效促進社會的公平
在社會中各階層中在做到公平是極其困難,再加上中國地域廣大,各地區差異收入和消費差距很大,一線城市和四五線城市有著天壤之別,這就造成了社會中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現象的存大。如:社會人群收入差距拉大,地區發展不平衡,中西部貧困人口還大量存在,因此政府要主動構建有利于社會公平的分配體系,財政稅收體制,社會保障體系等,逐步促進社會公平,最終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道路。
4.社會福利能緩解初次分配領域的矛盾,保持社會穩定
近30多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等都進一步拉大,人民內部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這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與發展。據統計還有1200余萬貧困人口,低收入人群4000余萬,這些問題始終影響著國家的穩定和團結,因此一是要必須要規范收入分配,保證中等收入的人群占絕大數,同時限制高收入人群,用福利的形式回報社會。二是要重新調整收入分配,完善城鄉保障體系,把社會福利作為調節杠桿,調整社會低層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線。通過多方的合力,逐步縮小人群的差距,使所有人民共享社會主義的繁榮與成果,只有不斷促進社會福利的進程,維護社會的安定與團結,才能更有效建立一個優越的社會主義國家。
作者:李秀珍 單位:山西省呂梁市兒童福利院
- 上一篇:股份合作制企業勞動關系探討
- 下一篇:群眾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