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
時間:2022-07-26 08:39:00
導語:獨家原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日益成為引導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意識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已成為企業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文就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應用作了相關的分析,以期對當前處于變革中的我國企業有所幫助。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傳統觀念與模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分析、設計與實施提出了新的挑戰與功能要求,引發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深刻變革,呼喚著與信息技術發展相適應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誕生。在此背景下,將當代信息技術融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建立靈活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統,已成為企業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ABSTRACT
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sincreasinglybecomingaleadingbusinessandmanagementawarenessoftheconceptofanimportantforceinhowe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estobusinessmanagementpractices,improvetheefficiencyofcorporategovernancehasbecomeacommonbusinessfocus,thisarticleonthe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intheenterprisehumanresourcesmanagementintheprocessoftheapplicationofrelevantanalysis,withaviewonthecurrentchangesinthehelpofChina''''senterprises.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onthetraditionalconceptsandmodesofhumanresourcesanagementsystemanalysis,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newchallengewiththefunctionalrequirements,humanresourcemanagementledtoofoundchanges,calling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adapttonewanagementphilosophyandmanagementstylewasborn.Inthiscontext,thecontemporaryinformationechnologyintotheenterprisehumanesourcesmanagementprocess,thestablishmentofaflexibleandfficient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hasbecomeahumanresourcesmanagementtoimprovetheleveloftheonlyway
Keyword:Manpowerresource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The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Administrativesystemofhumanresources
1引言
21世紀組織將面臨銳不可當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飛速發展的技術變革和創新,以及迅速變化的差異化顧客需求等新競爭環境,組織掌握新的技術或是進入新的市場領域獲得的競爭優勢成為一種短期效應,越來越多的組織通過構筑自身的人力資源競爭力,維持生存并促進持續發展。人力資源作為知識的承載體成為組織依靠的對象,在以人為本的觀念的熏陶下,人力資源管理在組織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人的復雜性和組織的特有性決定了人力資源管理不是簡單的技術性的拷貝,真正的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和實施與組織相匹配的結構形式和管理模式是創造競爭優勢的關鍵。當前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進行了定義,其中珀德瑞、德斯勒、諾伊及國內學者余凱成等人將人力資源信息系統(humanresourceinformationsystem,hris)定義為:收集、處理、存儲和信息以支持決策、協調、控制、分析及可視化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相關組件的集成系統。而小舍曼等人將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hris)定義為:“提供現實和準確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于控制和決策的目的。在這種意義上,它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存儲和更正信息,其應用的范圍已擴大到諸如編制報告、預測人力資源需求、戰略計劃、職業生涯和晉升計劃,以及評估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及實踐等領域”。
2人力資源管理與信息系統相結合是發展趨勢
2.1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是以信息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思想相結合,依靠信息技術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一種管理方式。它是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更像是一種觀念、一種思想——一種在信息技術和軟件系統支持下得以體現的管理思想。擁有這種思想和觀念的人是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神經中樞,“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將得到精辟的闡釋。
2.2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信息技術手段
一次針對公司人事經理的調查結果顯示,人事經理們60%的精力用于處理各種行政事務,30%精力用來為員工和管理人員提供咨詢服務,僅10%精力用于公司戰略的支持上。人事經理們整天陷于接待求職者、篩選簡歷、預約面試、召集會議之中。還有更糟的———因篩選簡歷速度太慢而使應聘者被競爭對手搶走;因與直線部門經理缺少及時的面試溝通而導致工作流程的混亂和延誤;大量的基礎管理工作令人事經理疲于奔命,還由此導致員工工作滿意度的低落,優秀員工的流失,這是許多人力資源管理者共同的煩惱。其實,要想人力資源管理更有效,不僅要解放思想,更要解放生產力,即通過壓縮例行事務的處理時間,使人力資源管理者能考慮更多戰略層次的問題。而信息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它將有力地幫助人力資源管理者在這多變的環境中應付自如,順利完成角色的轉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誘發了企業生存方式的加速進化,基于信息化的企業管理系統日益成為現代企業存續的基本前提。特別是在網絡技術日益成熟,erp、crm、scm等一系列管理工具不斷涌現的大環境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開始獲得更多的重視。隨著人力資源重要性的日益凸顯,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umanresourcemanagementsystem,hrms)的需求就變得更加迫切。
2.3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產生和發展
直到最近,管理層對人事數據仍然不及對財務和物資方面的數據那樣重視。在美國,提高人事數據地位的動力源于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之的政府法令,如eeo(平等雇傭機會)osha(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及aap(積極行動計劃)。企業要向政府提交統計報表,以表明企業的人事管理與法律相吻合的程度。于是,企業很快意識到如果沒有計算機的幫助,它們幾乎無法跟得上不斷提高的報表要求(麥克勞德,2002)。在技術上,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雛形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期的計算薪資的財務軟件中,當時只不過是一種自動計算薪資的工具———屬于財務系統的一部分。世紀80年代,計算機系統工具和數據庫技術的發展,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階段性發展提供了可能。但當時只是將hrms中勞資、人事的部分功能附屬在財務軟件、erp等系統之中,人事和勞資的小部分得到關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革命性變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變革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90年代初歐美各國相繼掀起的人力資源管理熱潮,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獲得迅速發展,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真正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實踐中,由于市場競爭的需要,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激發員工的創造性、責任感和工作熱情已成為關系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導致人力資源管理方法與手段的日臻完善。另一方面,電腦的普及,數據庫技術、客戶p服務器技術及asp、erp技術的推廣,為hrms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再加上高新技術企業提倡的無紙化辦公理念等企業信息技術理念的催化作用,使原來只是erp系統一部分的hrms作用日益突出,獨立的hrms應運而生。
3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設計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是以決策管理的信息化為核心,通過選擇某種流程結構,幫助決策者進行各種相關的決策管理活動,為決策者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源信息和資料;輔助決策者建立和修改人力資源決策模型;提供各種備選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優化和判斷,從而提高決策者的決策能力。通過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上述功能,企業可以很容易地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3.1構建人力資源數據中心
利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統計分析功能,企業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企業內部員工的相關信息,如員工數量、員工結構、人工成本、培訓支出及員工離異率等,確保員工數據信息的真實完整性,從而有利于更科學有效地開發與管理企業人力資源。
3.2實現網上招聘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與其它專業網站的銜接,了解市場上人力資源的最新動向,將本企業空缺的工作崗位及職位要求等信息對外公布,就會收到大量應聘者的相關信息,再結合一定的測評手段就可以為企業引進合適的人才。與傳統的現場招聘或借助中介機構招聘相比較,網上招聘大大節約了人力、財力、物力,提高了招聘效率。
3.3提供在線培訓
以網絡為基礎的虛擬學習中心,使學習成為一個實時互動的過程,員工個人負擔、企業培訓成本將大大降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更重要的工作將是強調員工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并設計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以保證培訓的效果;在線培訓可以讓員工自主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培訓,從而提高員工個人業務技能,使其能夠適應激烈的內部崗位競爭的需要。
3.4達到企業與員工之間建立無縫協作關系的目的
以信息技術為平臺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更著眼于實現企業員工關系管理的自動化和協調化,該系統使企業各層級各部門間的信息交流更為直接、及時、有效。一方面員工可以通過系統網絡了解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發展戰略,當員工希望就某一問題表達個人見解時,可以通過BBS論壇、聊天室、建議區、公告欄及各管理層的電子郵箱與管理者進行語音或文字交流;另一方面管理者通過該系統可以準確地了解員工工作行為、工作期望及工作績效等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經處理后及時反饋給員工本人,從而密切企業與員工的關系。
4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系統構成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是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計算機相結合的系統,它綜合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同時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相結合,輔助管理者進行人力資源決策和管理,它不僅是一個技術系統,更重要的是一個管理系統。人、技術支持和組織管理理念是該系統的三個核心構成要素:
4.1人力資源
即企業中具有專業計算機知識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這部分人是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根本,他們不僅要懂較深的網絡信息知識,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而且還必須了解本企業人力資源的結構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任何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離開了能駕馭它們的人的參與和執行,其效用都將大打折扣。
4.2技術支持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從收集數據到數據加工、儲存、傳送、使用和維護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持,系統的工作效率將難以保證,管理理念的貫徹也將失去落腳點。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全面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運籌學、統計學、模型論和各種最優化技術,實測企業的人力資源現狀并建立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系統,為企業提供有關人力資源問題的高質量解決方案。
4.3管理理念技術為管理服務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要發揮其作用僅靠技術還不行,必須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起來。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質是將知識資源視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滲透著知識管理的思想,其關注的是如何利用員工數據信息獲得員工知識,再利用這些知識獲取最大的效益,這一管理思想應貫穿于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過程的始終。
5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項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企業整體運作模式的改進與優化,企業在設計系統方案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對系統進行長遠規劃,使系統既能適應眼前的需要又能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
5.1循序漸進原則
信息系統建設宜從企業實際出發,經科學論證后以企業某一瓶頸環節為突破口,有重點分步驟地進行平鋪遞進式的系統開發與建設,也即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整體結構上進行設計,逐漸由抽象設計到具體設計、從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并對設計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系統的邏輯模型,然后由邏輯模型求得最優模型,最后對這一最優模型進行漸進式的實體建設,最終在漸進中建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5.2適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的原則
采用先進的網絡技術,通過智能化的網絡設備及軟件系統可以實現對計算機應用系統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使系統設計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能較好地體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同時,信息系統建設絕不能單純追求先進而忽略適用性,只有滿足自己需要的技術才是最好的技術,信息系統建設的成敗并不在于是否采用了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而在于該技術支持的系統能否為自己所用,適用性和先進性相結合的原則是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所在。
5.3領導重視原則
企業領導層的觀念認同和行為示范是信息系統建設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涉及各種高新技術的運用、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權限的變化、企業機構和崗位調整等利害問題,這就要求企業高層決策者能夠從全局平衡協調并組織實施該系統。領導重視原則并非強調領導要精通該系統,而是要求領導層在整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要統一目標、統一步調,確保上下貫通,有效調度建設系統的各種力量,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實施提供必要的權力保障。
6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配套支持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和條件,這里所指環境是有關企業內外部各種因素的綜合,這些因素對信息系統建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決定著信息系統建設的成敗,因此在進行系統規劃和實施時除了要認真分析系統本身的內在特性外,還需對一些系統相關因素加以綜合考察,為系統提供完善的配套支持。
6.1增強全員信息化管理意識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覆蓋企業所有部門,與企業全體員工利益密切相關,因此提高企業員工信息化管理意識對企業和員工個人都很有必要:對企業而言,它有助于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對員工個人而言,信息化管理意識的增強必然導致其競爭意識和個人技能的提高。企業要經常性地對全體員工進行信息管理思維的觀念塑造,通過導入競爭機制,引導員工自覺自愿地進行信息化“洗腦”、“充電”。
6.2培養復合性的信息系統管理人才
企業要把加強員工培訓作為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項基礎工作擺上日程,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方案,在培訓內容上做到管理理念與技術應用并重,增強培訓的實效性,造就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現代化管理能力的人才隊伍。
6.3保證信息系統建設的資金來源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系統龐大、周期長、投資高的工程,足夠的資金投入是企業順利實施信息系統建設的前提條件,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信息系統建設。
6.4建立良好的對外協作關系
選擇具有高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軟件供應商作為企業的技術合作伙伴,有利于借助其專業知識解決信息系統建設的相關技術問題,防止信息系統建設停留在低水平、低效率甚至出現投資浪費、半途而廢的現象。此外,充分利用專業管理咨詢機構等社會中介力量做好企業管理診斷工作,找出企業實施信息系統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制定出有效的改進辦法與策略,這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不可忽略的重要舉措。
7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實現的流程模塊:
7.1人事管理模塊的流程
人事管理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對人事檔案和合同進行有效的管理,并能對企業中常見的人事變動進行方便的操作。
1)員工檔案管理
2)員工調動管理
3)員工離職管理
4)員工停薪留職管理
5)員工退休管理
6)員工復職管理
7)員工合同管理
7.2績效管理模塊的流程
7.2.1月度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能使員工對其本身應履行的職務發揮較高的成效,并能避免或減少員工敷衍塞責的情形。考核也是員工未來調薪、調職、獎懲等的重要參考依據。
7.2.2員工考核情況查詢
此模塊能夠對員工以往考核情況進行查詢,提供多種查詢方式,可以按員工編號查詢,也可以按員工姓名查詢,還可以按時間查詢。
7.2.3獎懲作業
適時與適當的獎懲制度,能及時激勵組織的工作績效,并且能夠彌補年度考核實效性較為不足的缺憾。因此獎懲作業必須實時予以進行,所謂實時進行必須包含事實真相的調查與評估。
7.3人員規劃模塊的流程
7.3.1部門人員統計
對部門中不同類型的員工和不同的職位進行人數統計,并以柱狀圖的方式顯示出來。在預測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時間長度。在實現的過程中還是采用數據窗口技術,只是在選擇數據源的顯示方式的時候選擇Graph方式。
7.3.2人員需求預測
對各部門的各個職位未來的人員需求情況進行預測,并可以作為后續招聘計劃制定的主要依據。此模塊的實現流程如圖3-8所示。
7.3.3人員需求申請
接受部門提出的人員需求申請,并把此信息保存到人員需求數據庫表中,可以為后面的招聘計劃制定與模塊提供數據。
7.3.4招聘計劃的制定與
允許人力資源部門根據各部門的人員需求情況制定招聘計劃并此計劃。
8結論與展望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成熟,各行各業的市場競爭必定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一方面,市場的激烈競爭突出了企業中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地位日益提高;另一方面,這也對所有參與競爭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必定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引進或確立全新的經營思想,搭建起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之后,通過引進計算機管理來使企管理嚴格化、法制化,進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定會成為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的選擇。在這種形勢下,適應信息技術發展要求的hrms必將成為企業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有力手段,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國家電子政務及企業電子商務、信息系統建設的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地位的進一步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安裝和應用hrms,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將是未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適應環境變化的重要變革手段和主要發展趨勢。
致謝
本論文設計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業已完成,從課題選擇到具體的寫作過程,無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老師為我提供了種種專業知識上的指導和一些富于創造性的建議,沒有這樣的幫助和關懷,我不會這么順利的完成畢業論文。在此向()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臨近畢業之際,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在這四年中給予了我幫助和指導的所有老師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他們四年來的辛勤栽培。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課老師認真負責,在他們的悉心幫助和支持下,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并在設計中得以體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同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在這里一并向有關的作者表示謝意。
我還要感謝同組的各位同學,在畢業設計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對于你們幫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謝。
中外文參考文獻
1.RandallS.SchulerandVandraL.Huber,PersonnelandHumanResourceManagement(5thedition)WestPublishingCompany1993
2.[美]杰伊.M.謝夫利茲、戴維.H..羅森布盧姆等著彭和平等譯《政府人事管理》[J]中國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1月
3.3.ArthurSherman,GeorgeBohlander,ScottSnell:ManagingHumanResources(11thedition)South-WesternCollegePublishing1998
4.www.sol.brunel.ac.uk/~jarvis/bola/personnel/staffplam1.html
5.[美]韋恩.卡西歐《人事心理學》[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
6.[美]G。薩爾文迪主編《現代管理工程手冊》[J]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年5月
7.盧盛忠主編《管理心理學》[J]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
8.張德編著《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J]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9.單懷滄主編《人力資源開發概論》[J]中國勞動出版社1995年8月
10.余凱成等編著《現代人力資源管理》[J]東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8月
11.鄭紹濂等著《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J]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12.陳遠敦等主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J]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6月
13.賈鳴等編著《現代公司組織與人事管理》[J]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年5月
14.朱福東編著《管理系統設計》[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15.陳烈等編著《實用人事評價方法》[J]青島出版社1989年12月
16.LloydL.Byars,LeslieW.RueHumanResourceandPersonnelManagementRichardD.Irwin,inc1984
17.WayneF.CascioManagingHumanResourcesMcGraw-HIll,Inc1992
- 上一篇:零售市場業態格局與規模格局論文
- 下一篇:民政局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