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
時間:2022-06-24 09:34:44
導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使用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深入發展,我國高校也在不斷加大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希望能夠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本文闡述了高校建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意義,并著重闡述了高校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的有效策略,旨在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
1高校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深入發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受到了一定影響。在當今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成為每個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已經成為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主要工具。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將高校職工和領導者緊密聯系在一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降低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費用。由此可見,高校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建設是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滿足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必然需求。此外,高校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具有以下重要意義。第一,減少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工作量,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他們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數據采集、數據確認和數據更新上能夠節省時間,保證真實性,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第二,有利于高校管理者科學、高效、便捷地完成管理工作。當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完成之后,高校管理者可以隨時隨地查閱教職員工的動態信息、人本資源配置、績效情況。同時,教職員工也可以通過系統查看學校的規章制度、通知、自己的薪資情況等。第三,管理人員可以快速處理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分析,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共組的公正公開性。尤其是涉及個人利益的職稱考評時,人力資源工作者可以根據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進行評定。
2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的現狀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已經進行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但是與國外高校相比,我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仍舊比較落后。第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信息化建設研究慢。大多數高校管理人員仍舊將工作中心放在人事管理上,不注重對人力資源數據信息的參考應用,信息誤導現象嚴重,信息集成度較低,難以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數據。由此可見,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仍面臨很多挑戰因素。第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有力支持。高校管理層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工作不夠重視,再加上人力資源信息管理軟件產品的自主研發和購買都需要大量資金,管理者囊中羞澀,難以為其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第三,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軟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存在軟件產品不規范、生產廠家資質不合格等一系列問題。某些軟件廠商的軟件產品只滿足了自身銷售要求,并未全方面考慮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要求,進而導致人力資源軟件產品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需求不匹配問題。
3高校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的有效策略
3.1做好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準備工作。高校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工作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充分衡量高校是否具備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條件,具體步驟如下。第一,高校應針對本校人力資源管理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規劃。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規劃應滿足適用性、漸進性、配套性、可實施性原則,千萬不要脫離實際,得隴望蜀,妄想一步到位。如果規劃與實際情況相脫離,那么就是一紙空談、毫無作用。應用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規劃,不僅會增加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成本,還會拖延實行時間,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進展。由此可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緩慢、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實際運行不斷調整和變化。因此,高校千萬不要急于求成,應該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一步步實施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規劃。第二,注重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的儲備培養。專業人才的儲備培養不僅基于技術要求,更基于管理要求。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需要有專業管理信息化人才實施和開發。因此,加強高校復合型人才的儲備培養至關重要。在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培訓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操作和人力資源管理設備應用技巧,還要注重培訓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和理論知識。同時,還應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創新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只有具備這樣的能力,在未來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中才能迎難而上、及時適應崗位工作,不斷提升自己。3.2構建全面的人力資源數據庫系統。高校必須構建滿足自身人力資源管理需要的數據庫管理系統。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可以收集、處理、儲存、更新、應用高校內部人力資源數據信息。所收集的數據信息主要包括3大類,分別是人事數據信息、教學信息、學術成果信息;構建步驟分為以下3步。第一步,選擇數據庫架構。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數據庫框架結構有C/S結構、B/S結構及C/S、B/S混合結構3種。B/S結構通用性比較強,任何瀏覽器都可以使用;C/S結構相比于B/S結構的通用性沒有那么強,需要通過專用軟件服務器實現數據系統功能,受到地域限制因素比較強,但基于這一結構設計出來的人力資源數據庫系統操作界面個性鮮明、反應速度快;C/S、B/S混合結構結合了兩種結構的優點,應用這一結構,既能夠提高人機界面的操作性,簡單步驟,還便于用戶遠程登錄使用。第二步,確定人力資源部門的業務需求。在對人力資源部門進行業務分析之后,可以確定人力資源部門的功能模塊,然后在這些模塊的基礎上設計數據庫。第三步,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如從員工檔案、各類文件、員工自我反映信息資料中進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將數據信息整理入庫。從構建數據庫的步驟可以確定高校人力資源數據庫系統設計的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職務履歷信息、學歷信息、職稱信息、技能等級信息、獎懲信息、人才信息、證書信息、培訓信息、護照信息、家庭信息和其他信息等13個界面。高校構建的數據庫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第一,數據信息共享、跨數據庫查詢和統計功能。也就是說,通過人力資源數據庫系統能夠對職工數據信息進行查詢和數據維護,能夠統計發生變化的數據信息;第二,具備與Word、Excel等辦公表格和文檔工具相互接連的功能;第三,具備可擴充性功能,也就是指建立的數據庫系統能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添加、更新數據信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數據信息滯后、數據庫信息匱乏等問題;第四,具備異庫轉換功能,所構建的數據庫系統應采用C/S、B/S混合結構,應用這一結構為信息化系統各個模塊之間的數據進行相互轉換。3.3構建校園網、加強數據規范管理。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構建了校園網,具有可靠性、安全性、便捷性等特點。校園網能夠滿足各個部門傳輸數據信息和數據信息共享交流的需求,因此,高校應該加強校園網構建,同時,還應加強數據信息的規范管理。首先,加強對基礎數據信息管理,具體包括員工就職經歷數據信息、考勤數據信息、薪酬數據信息等,保證其真實無誤;其次,加強高校基本業務數據信息管理;最后,做好人力資源數據庫的優化工作,具體從數據庫邏輯結構優化、SQL查詢語句優化兩方面開展。從數據庫邏輯結構方面來看,將數據文件信息和日志文件信息進行系統分布,對提高數據庫性能非常重要。此外,高校應將各種存儲表進行規范管理,將兩個相互關聯的表放在不同的物理存儲設備或者使用SQL分區技術將大表進行分割管理,這種數據分離的形式能夠優化數據庫性能。尤其對高校人力資源數據庫系統而言,數據信息不斷增加、訪問量比較大,嚴重影響數據路的運行速度。通過這種“使用分區”方式,將大表進行合理分區,當表和索引變大時,可以通過數據自動分區的方式來提高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運行速度,既能節約數據庫的存儲空間,又能節省數據查詢時間。從SQL查詢語句優化來看,可以優化算法結構的簡單化方式,也就是在查詢語句設置時,盡量設計簡單的算法結構,盡可能限制結果集航數。同時在對字段進行表達式操作時,如果可以最好不要使用WHERE查詢語句,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數據搜索引擎通過索引對數據庫中所有數據進行查詢掃描。
4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人力資源管理這一方面也不例外,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需求。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應用高效便捷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能夠促進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進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文以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為研究對象,并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完善策略來加強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建設。
參考文獻
[1]趙子葉.基于大數據思維下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品牌研究,2018(5).
[2]張俠.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2018(17).
[3]張立志.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探討[J].城建檔案,2017(9).
作者:鄒鑫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
- 上一篇:制造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分析
- 下一篇:淺談資源基礎觀人力資源柔性管理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