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03:06:00

導語: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研究論文

【摘要】:不同項群運動項目運動競技能力的構成是不同的,舉重屬于體能主導類項目。其競技能力以比賽中體能狀態為主要表現特征。然而與此同時,技術、心理素質與體能三者之間有機構成了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

【關鍵詞】: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

競技訓練的目的就是通過訓練最大程度地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在競技比賽中獲得好的成績。這也是競技體育區別于其它體育活動(休閑、健身等)的最根本之處。競技能力,就是運動員的參賽能力。它具體由:體能、技能、戰術能力、運動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構成,并綜合表現于專項競技的過程之中。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以比賽中體能狀態為主要表現特征。與此同時,技術、心理素質與體能三者之間有機構成了舉重運動員的競技能力。

一、體能是舉重項目競技能力的最基本條件

袁運平將體能界定為:人體通過先天遺傳和后天訓練獲得的在形態結構方面,在功能和調節方面及其在物質能量的貯存和轉移方面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以及與外界環境所表現出來的綜合運動能力。運動素質則是體能主要外在表現形式,運動時表現為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等各種運動能力。舉重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其體能又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絕對力量為基礎,速度力量為保證。

舉重是典型的體能類速度力量性項目,絕對力量的提高是以有效地改善器官系統的機能狀況為基礎,尤其要注意改善骨骼肌的機能。通過中上強度多次數的訓練促使肌纖維增粗、肌肉體積增大、提高瘦體重比例,增加肌肉中收縮蛋白的含量;另一個提高絕對力量的途徑是利用85%—100%強度訓練改善神經、肌肉系統的機能,通過提高神經興奮過程的強度,提高神經對肌肉的支配能力和協調性。募集更多的肌纖維參加收縮,使各部位肌群更加協調的工作,并逐漸改善供能系統機能,提高無氧代謝能力,促進絕對力量的增長。

發展絕對力量的同時重點提高并發展速度力量,而速度力量又是以絕對力量為的基礎。所以在日常訓練過程中,以完整與分解技術80%左右強度進行快速力量練習是非常關鍵的。舉重訓練應在發展絕對力量的基礎上,突出發展以追求舉起更大重量為特征的爆發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收到良好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2、負荷是提高體能的核心內容,是獲得特定訓練目標的關鍵。

對舉重這種體能類項目來說,通過訓練負荷的刺激作用,使身體產生適應性變化,是實現訓練目標的關鍵。舉重訓練有其特有的構成因素,如負荷中的重量、組數、次數、時間等。訓練負荷中的強度比值、絕對強度、相對強度、強度系數、密度和動作難度等,正是這些負荷因素的有機搭配和組合,構成了不同的負荷結構。因此其訓練就會產生不同的負荷效應。當今國內外舉壇訓練負荷發展趨勢發生了如下變化:

(1)練習內容少而精,突出針對性,強調集中刺激、練深、練透。

(2)競賽動作訓練比重加大。

(3)多課次、短時間、注意及時恢復。

(4)訓練周期的安排注意負荷節奏,突出變異性。

(5)訓練負荷安排中更加突出負荷強度。

(6)緊緊圍繞重大比賽安排訓練負荷。

(7)負荷安排的個體化,努力摸索適合每個運動員特點的適宜的負荷量和負荷節奏。(8)廣泛利用各種有效的人工恢復措施來保證訓練負荷良性效應的實現。

因此,本研究根據以上特點,制訂了如下負荷訓練計劃:

(1)過渡期的訓練負荷量絕對要小;

(2)基本訓練期的前期負荷強度不要太大,專項強調應控制在92.5%以下,重視組數和次數,加強量的積累,練實、練厚、練準;

(3)基本期后期逐步過渡到賽前訓練,保證專項力量強度,專項強度提高,專項成績也不斷恢復和提高。此階段的訓練特點:

(4)訓練項目少而精,以抓舉、挺舉、蹲腿、窄拉為主,合理控制負荷,促使運動員獲得一個良好的競技狀態。

3、恢復和營養是體能恢復的關鍵。

對于競技體育來說,恢復和營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舉重訓練表現為大強度、劇烈的肌肉活動,決定了舉重訓練后期的恢復過程在內容手段、方法、及營養保障等方面,明顯的表現出與負荷相對應的特征。利用按摩、牽拉、倒立、倒懸垂、蒸氣浴、針灸等消除肌肉僵硬和肌肉酸痛。舉重訓練過程中神經系統活動也是高度緊張的,因此,還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加快神經系統的恢復。如郊游、球類活動、聽音樂等。訓練后除了需要足夠能源物質補充能量的消耗外,還必須有足夠的蛋白質補充,以促進肌纖維中收縮蛋白的合成,還要根據不同時期(冬訓期、夏訓期)、訓練階段的不同(基本期、競賽期)、隊員的個體差異進行合理適宜的補充。運動員的營養物質補充,必須保證肌肉運動負荷逐漸增長的需要,對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需求,同時包括減體重期間水鹽代謝的特征和營養物質的需要等。只有這些方面處理好,才能盡最大可能地提高運動員的體能。

二、技術是體能的主要表現形式

舉重技術屬于單一固定結構類非周期性的動作。技術訓練應遵循如下發展原則:(1)尋找并掌握合理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先進技術是技術訓練的首要目標;(2)熟練而鞏固地掌握基本技術動作及各個環節,并達到自動化;(3)大強度下技術動作的準確性、穩定性,是技術訓練首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動作是身體各部分肌肉相對平衡的表現,技術訓練應常年堅持,隨時調整,訓練中保持大小肌群同時協調發展。準確無誤、高成功率的技術動作,是取得比賽成功的重要一環。

三、心理素質——對體能技術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

舉重運動項目特征是,比賽強度極大、神經高度緊張,動作時間短,成敗只在一瞬之間。因此,需要運動員在必要的時刻動員起全部力量,準確協調的完成技術動作。要在比賽中獲得成功,特別是要戰勝勢均力敵的對手,光靠體力和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對體能、技術的發揮具有重要的影響。基于這個特點,對舉重運動員的心理選材、心理診斷和心理訓練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舉重運動員神經肌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準確性、意志品質的頑強性、勇敢性和沉著堅定性。特別是賽前高度的自信心、注意力的集中性、及時性和穩定性、以及臨場狀態的自我調節能力。

四、結論

體能是決定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高低的根本因素,離開體能,競技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舉重運動項目特點決定了絕對力量是構成舉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基礎,速度力量則是保證。心理素質對體能、技術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作用。要想獲得賽前良好的競技狀態,體能、技術、心理素質三者都要掌握好,它們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只有三方面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才能取得比賽的成功。

參考文獻:

[1]、袁運平、王衛,《運動員體能結構與分類體系的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2)24—28

[2]、郭廷棟,《競技舉重運動》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9,462—467

[3]、俞繼英,《奧林匹克舉重》,《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10,174—179,26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