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水資源的供求探析論文
時間:2022-12-29 11:24:00
導語:十二五期間水資源的供求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綏化市城區水資源基本情況
綏化市城區位于呼蘭河左岸崗阜狀臺地區,是綏化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境內無天然河流,只有北側距城區14km的呼蘭河和南側距城區8km的泥河從西翼流過,現狀用水全部取自第四系中更新統下荒山組沖洪積砂礫石孔隙承壓水。經計算,城市規劃區地下水多年平均總補給量為2768×104m3/a,可開采量為2629×104m3/a。
2005年城區共有各類開采井418眼,其中自來水公司開采井30眼,鐵路水電段開采井13眼,其它各種自備水源井375眼。地下水實際開采量為2910×104m3/a,其中自來水公司開采1860×104m3,鐵路水電段開采300×104m3,其它自備水源井開采750×104m3。2005年,城區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達2310×104m3,其中自來水公司年供水1440×104m3,鐵路水電段年供水能力260×104m3,其他自備水源井年供水能力610×104m3。2005年,城區總用水量為2450×104m3,其中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1420×104m3,占總用水量的58%;工業用水570×104m3,占總用水量的23%;其它用水460×104m3,占總用水量的11%。
從整體用水現狀來看,全市的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呈穩定增長趨勢,工業用水緩慢增長,而近郊農業用水呈逐步降低趨勢。
綏化市的水資源需求預測是根據綏化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現狀與未來社會發展目標,堅持可持續發展思想,貫徹執行"全面節流,適當開源,加強保護,強化管理"的方針,在充分考慮資源約束和節約資源等因素條件下,研究各規劃水平年生活、工業和其它部門對水的需求,考慮了經濟發展、國民經濟結構、工農業生產布局、城市建設規模等諸多因素對需水量變化的影響。
城鎮居民生活需水中考慮了綏化市撤地建市前20年人口快速增長的現實情況,預測2015年,城鎮人口將達到38萬。綜合考慮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需水管理以及節水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提高,需水定額的增長趨勢將逐步趨緩,預計2015年城鎮生活人均綜合需水定額為180L/d,需水量為2497×104m3/a。工業需水是根據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并參照黑龍江省行業用水定額,結合綏化市工業發展情況,預測到2015年城區工業總產值為50億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節水技術的推廣,預測到2015年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5%,綜合萬元產值需水量為25m3,需水量1250×104m3/a。其它需水全面分析了城市建設的用地需求將造成的近郊菜田面積的減少及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以及城市綠化用水的需求,經估算全市2015年其它需水量為380×104m3。
3水資源的供需分析
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全面普及節約用水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生活、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的相互關系、論文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資源、充分的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根據以上需水預測,2015年綏化市共需水4127×104m3,與現狀供水能力相比年缺1817×104m3,與城區地下水多年平均開采量相比年缺水1499×104m3。
4對策與措施
解決綏化市水資源不足的宏觀對策是:把水當做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進行管理,通過法律、政策和經濟手段,初步建立起用水管理制度,開源與節流并重,實行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1)積極開源,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聯合利用。為保證綏化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逐步建立穩定的城市供水水源,"十一五"期間應多渠道籌措資金,盡早解決紅星水庫正常蓄水問題,可新增供水量7000×104m3,保證綏化市供水需求。
(2)全面節流把節水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節約工業和城市用水。工業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實行一水多用和循環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萬元產值耗水量;城鎮要大力整修管網,減少跑、冒、滴、漏,提倡中水利用。嚴格實行行業用水定額,強化用水管理,實施階梯水價,把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
(3)加強水源保護,防止水質污染。劃定地下水資源保護區,強化對保護區內地下水資源的管理,禁止在供水水源地附近建設有污染的工礦企業,逐步建立與恢復補償機制,誰污染、誰治理,防止因超采而引起的地下水水質惡化和水源枯竭,使地下水開發利用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4)提高水資源費的征收標準,建立合理的水價調節機制。多年來,水資源費的征收標準一直偏低,"十二五"期間,應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杠桿作用,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促進節約用水,保護好有限的水資源。
- 上一篇:探究民營學校稅收管理論文
- 下一篇:剖析地方稅收使用管理權限規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