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
時間:2022-05-04 03:41:00
導語:深究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而從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來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即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人的全面發展是其本質和重要目標。本文從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來闡述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必要條件。
〔關鍵詞〕和諧社會;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一生不懈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也是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同志《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是密切相關、內在統一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和諧社會的內涵深刻體現著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為我們提供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應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
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的內涵
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之中,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標。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發展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最終占有自己的本質?!薄?〕根據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內在規定,人的全面發展包含了人的類本質、群體本質和個體本質的全面發展:作為人類存在物,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勞動,即人的實踐活動能力;作為社會存在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作為個體的人,人的本質就是人的個性。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可以被概括為:(1)人的勞動實踐活動能力的全面發展。(2)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即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豐富發展。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本質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體的本性,而是人的社會特質?!薄?〕人是社會的產物,在社會關系中生存和發展。個人必須與其他人進行交往,在交往中形成豐富而全面的社會關系,從而不斷豐富人的本質。(3)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自由個性的充分發揮,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綜合體現和最高目標,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內涵?!叭说膫€性的全面發展表現為人的主體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個人獨特性的增加和豐富?!薄?〕
(二)和諧社會的內涵
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和重大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具體要求。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議》中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7〕社會。
(三)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認為,人是社會的主體。人類從誕生之時起就必須在與社會相互依賴、協作中從事各類生產活動,不斷改進人的生產勞動方式,從而不斷推進社會及人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指把人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本原、本體、核心,把人的發展視為發展的本質、目的和標志,思考和處理問題時堅持以“人”為出發點和歸宿,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狀態作為檢驗一切理論和實踐的標準。以人為本在現實上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沒有人的全面進步和發展,任何社會的目標都是難以實現的,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就無從談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靠全面發展的人來構建,而和諧社會又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條件。首先,人是作為社會的人而存在,人是改造社會和推動社會發展的主體,人的實踐活動是作用于社會的社會行為,人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反之,社會的發展又積極地帶動和促進了人的發展,為人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的發展也就是人的發展過程,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根本動力。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和最高理想不是物質的豐富和經濟的增長,而是在此基礎上的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會極大的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創造性,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動力和保障。因此,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而和諧社會的實現也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和諧社會也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
二、構建和諧社會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而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社會的最終訴求是一個物質生活不斷提高、政治民主不斷進步、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發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開辟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新天地,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條件。
(一)和諧社會提議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和諧的政治條件
和諧社會提倡的民主法治,是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落實。和諧社會中的民主法治,是要我們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從而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民主化,從制度上保證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公平正義的社會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得到各種權益的平等的分配,意味著權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機會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和諧社會應保證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公平正義的大環境,激發每個人的創造性和勞動潛能,使有能力、有潛能的人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和諧社會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
社會發展的最直接、最具體的體現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在滿足社會成員物質文化需要,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和諧的社會氛圍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誠信有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規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又是—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在這個社會環境下,每個人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有意義的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鞍捕ㄓ行颉眲t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社會保障。因此,構建和諧社會,要在誠信友愛的基礎上,安定有序的社會保障下,倡導寬容、誠信的社會道德;在團結友愛、互助合作充滿活力的社會氛圍中,激發每個人的潛能的充分發揮,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的全面發展的生態條件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人的全面發展是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基礎的。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走科學發展觀的道路就是基于自然在人類及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之上的。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僅為人類保存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而且創造了人類生產生活的優美環境,最終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實現社會和諧、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就是說我們國家還有不和諧的因素存在,還沒達到和諧的境界。構建和諧社會,并不是要達到一種完全和諧、完美的狀態,而是指在社會的關鍵領域和諧因素是否占主導地位。和諧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和諧與不和諧,兩者是同時存在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得到相對的均衡、全面、和諧發展,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目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問題,主要有:制度建設、民主法制不健全;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環境污染等等一系列問題。構建和諧社會也就是一個不斷化解矛盾、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因此,要解決這些禁錮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因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0.
〔5〕參見吳向東.論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1:27-30.
〔6〕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光明日報,2006-10-19.
- 上一篇:將來搜索引擎的市場初探
- 下一篇:網絡口碑與社交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