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小道消息特征及對策
時間:2022-11-09 06:02:00
導語:透視小道消息特征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簇式傳播的小道消息是非正式組織的信息傳播,伴隨著信息的傳播過程而產生,具有良好的貼近性和高失真度,是組織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妥善處理小道消息必須從醒、快、立、疏四個方面入手,發揮小道消息在組織內部和外部溝通的作用,減少對組織的傷害。
[關鍵詞]小道消息;傳播;特征;應對
信息交流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口頭、文字、廣播、電視、互聯網,傳播媒介不斷豐富,信息傳播的途徑也更加暢通、快捷。然而,現有傳播通道沒有妨礙小道消息的傳播。
小道消息借助現代傳播媒介的翅膀,傳播更快、更廣、更有效。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快速推進,我國目前正處在從一個農業大國發展為工業大國的轉型時期,組織和組織成員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產生許多困惑和疑慮。在這社會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級組織和管理者深入理解小道消息傳播的必然性,準確掌握小道消息的個性特征,科學把握小道消息的應對策略,對構建和諧企業和社會,促進企業與社會的管理,無疑具有指導作用。
1小道消息的特征
《現代漢語詞典》對小道消息的解釋是道聽途說或非正式途徑傳播的消息。管理學認為,小道消息是建立在社會關系上,而不是組織圖或工作描述上的一種無社會組織的、非正式的溝通網絡。事實上,從傳播學和管理學中人際溝通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小道消息簡單定義為非正式組織以外的信息傳播通道。小道消息具有信息傳輸通道的基本特征,也有其自身個性。
1.1小道消息是信息傳輸通道的組成部分
1966年,美國社會學家德弗勒在香農—韋弗傳播控制數學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際溝通、信息交流的雙向環形模式。他認為,人際間溝通前必須存在一個意圖,即要被傳遞的信息。它在發送者與接受者之間傳送,其過程是首先發送者將待傳播內容轉化為信息形式(編碼),然后通過媒介(通道)傳送至接受者,由接受者將收到的信號再轉譯過來(解碼)。德弗勒信息傳播過程,見下圖。
在信息源、信息、編碼、通道、解碼、接受者、反饋、噪聲這八個傳播要素中,傳播通道包括語言和非語言兩種形式。這里的語言是廣義的,包括文字、圖像、聲音等,其形式是所有語言來傳達口頭或書面的信息;非語言形式是指不用語言傳達,其形式主要是傳播(溝通)者的表情、語音語調、形體語言等。小道消息的傳播既有語言傳播,又有非語言傳播,且遵循信息傳播規律。小道消息包括各種各樣的觀點、猜測、疑問、刁難、敵意、奉承、沖突、威脅等。必須引起重視的是,噪聲存在于整個傳播過程,影響著信息的真實性。
1.2小道消息是簇式傳播
小道消息能非常迅速地從四面八方向整個組織傳送信息,構成典型的簇式傳播鏈,一些人積極地向其他人傳送。接受者和傳播者的身份不停地轉換,更多的具有相似背景、能夠容易傳播的地方更加活躍,豐富了小道消息傳播內容。正式渠道的信息需要一定的批準程序和過程,好奇心的驅使、利益的驅動、小團體的需要、個人虛榮心的滿足,都會使得人們在第一時間、利用最快速度將未經考證的小道消息向外以加速度傳播。特別是電子郵件、BBS、博客、手機短信、彩信等新媒體的出現,擴大了圍繞簇的人群和范圍,增強了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果。
1.3小道消息往往具有良好的貼近性
和公開傳播的信息不一樣,小道消息多為焦點信息,它傳播的往往是發生在人們身邊的人和事,與當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譬如,傳說身邊某個人或自己可能被提拔,或集體加薪,或將有新領導上任,或組織發生其他重要變更等,組織相關成員豈能熟視無睹?小道消息的貼近性,十分容易引起傳播者和接受者的共鳴和互動,傳播的威力自然不言而喻。此外,盡管組織的決策是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作出的,受自身條件和思維方式等影響,不少被管理者往往不能全面理解和領會,他們從自身利益出發,給出自己的詮釋(編碼),通過小道消息的方式傳播。參與傳播的簇群具有相似的價值判斷,因此人們確信小道消息比正式溝通的信息更可信。事實上,有些小道消息最后得到了驗證,加深了人們對小道消息的信任。而正式渠道的信息常常被質疑,產生嚴重失真,人們喪失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影響組織和管理者計劃、決策的有效實施,降低了組織和管理者的信譽、號召力。
1.4小道消息是正式組織信息的補充
有調查發現,有75%的員工在他們通過正式渠道得到信息之前,就已經通過小道消息知道了相關內容。在正式消息渠道不暢,或組織尚在討論研究之中,或組織具有難言之隱不便及時時,為小道消息提供了傳播來源和土壤。組織和管理者應該注意小道消息的收集和甄別,識別出被管理者普遍關注但感到疑慮的問題和由此產生的焦慮,使決策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如在制定涉及員工切身利益決策舉棋不定時,可采取非正常渠道消息,聽取反映,以便合理決策。其實,這對構建和諧組織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過,組織不能任意擴大小道消息的作用,如果那樣,會在組織形成不良風氣。偶爾為之,定能事半功倍。長期如此,會失去組織的公信力,權威性。
1.5小道消息失真度高
小道消息在非正式渠道、非公開化傳播,傳播者、接受者往往不負責任,傳播的信息無須審核、驗證,違背了正式信息的真實性。有些小道消息無中生有,經過傳播者不斷失真的編碼、解碼、反饋,最終以訛傳訛,形成強烈的正反饋,導致重大失真,影響組織的凝聚力和正式溝通的權威性。有些情況下,失真的小道消息能夠達到共振,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和形勢,將組織帶向崩潰的邊緣。
2小道消息的應對策略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具有正反兩個方面,小道消息也不例外。任何一級組織和組織管理者,只有認真分析小道消息利與弊,制定必要的應對機制和體制,采取以疏為主的方針,利用其積極因素,盡量降低其負面影響,促進組織內部和組織外部的溝通。
2.1醒,組織對小道消息要有清醒的認識
組織和管理者要清醒地認識到,小道消息始終伴隨信息的傳播而產生,是無法消除和杜絕的,任何切斷小道消息的來源、傳播途徑都是徒勞的。對沒有觸犯法律法規行為的小道消息,采取追查、問責,甚至對傳播者給予處罰等強硬做法,只會加劇小道消息的傳播,并造成組織、管理者和傳播者、接受者之間的強烈對抗,激化矛盾,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彼此間有效溝通。當然,對危及原則和對組織產生重大影響的,應該立即查處,以正視聽。
2.2快,組織對小道消息的反應要快
快速處理小道消息的根本目的是使其傳播過程形成負反饋,減輕對組織的負面影響。要制定應對小道消息的防范機制和預案,一旦出現,快速、準確判斷小道消息的性質,認真分析其內容、可能對組織的傷害程度,尋找最佳應對策略和方法。對觸及法律法規、影響組織生存的小道消息,要通過司法或組織相關規定及時處置,絕不手軟,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一般小道消息,要快速地加強對其“管理”,對癥下藥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利用,公布真實情況,消除傳播者、接受者的疑慮,化解矛盾,變危機為契機,促進組織內外的溝通。
2.3立,組織要建立信息機制
組織要認真分析小道消息產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團隊人員狀況,改進組織工作作風,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機制,不斷削弱小道消息的可信程度,縮小小道消息的價值,從根本上減少小道消息的不利因素。要完善組織的信息機構、發言人的體制,逐步成為被管理者最信賴的信息獲取渠道。在實際運作中,就組織發展方向、經營策略的調整、人事變動、職稱評定、薪金調整、財務狀況等敏感問題,組織要指定渠道第一時間最權威、最可信的信息,化解被管理者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焦慮、好奇心理,引導小道消息的導向,服務、服從組織的需要。
2.4疏,組織面對小道消息要進行疏導
小道消息就像彈簧一樣,壓力越大,反彈力越強,不能簡單禁止。組織要加強文化建設,改善人際關系,努力構建和諧、寬松的氛圍,倡導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建立坦誠布公的溝通渠道,鼓勵更多的人通過公開渠道提出自己的建議、思考、疑慮。組織要發揚黨對群眾思想工作的優良作風,充分發揮黨、團和工會、婦女等群眾組織的作用,保證信息反饋渠道的暢通,答復和處置及時、高效。對組織重大決策,要盡可能廣泛征求意見,保證科學、民主。要加強全員溝通技巧培訓,不斷提高溝通質量和水平,理性對待涉及自身的問題,尋找切實可行的處理辦法。
“野火吹不滅,春風催又生。”小道消息如同野火,組織絕不能僅僅充當滅火者,要善于將野火造福于組織,這也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 上一篇:深究證據保全公證過程問題
- 下一篇:民事立法在國內法治化程序中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