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變聲期嗓音特點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22 11:17:00
導語:青少年變聲期嗓音特點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文章從嗓音在社會交往中的用途入手,闡述了美好的嗓聲在社會生活及交往中的重要性。要想使青年朋友將來都能有一副甜美悅耳的嗓音,就必須了解嗓子在變聲期有什么特點,應該如何保護好青少年的嗓子,使他們安全度過變聲期,人人都擁有美好的嗓音。
關鍵詞:青少年變聲期嗓音特點嗓音保護
聲音就是力量。聲音就是我們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身份證,當它從我們的身體里呈現出來的時候,它正向世界展示著關于我們的一切。因此,聲音就像一個比喻、一個向世界說明著我們是誰的標志。我們生活在“感知即現實”的文化中,如果你擁有自信的、有說服力的聲音,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區分開被重視與被忽視的兩種不同感覺。
中國人歷來重視內在美。但誰也不能否認,內在美絕對無法取代外在美。內在美如能與外在美結合起來,是更完整的一種“美”。對這種“完美”的追求,恐怕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對于“舌頭”即言語表達來說,也是如此。一個人一開口,最吸引人的,當然是話語所攜帶的有用信息,即好的內容;但是,若沒有健美的嗓音為物質載體,即好的形式,則其所負載的好的內容為對方接收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換言之,我們在說出吸引人的話語時若能運用上悅耳的嗓音,則是如虎添翼,表達效果與感染力都會得到提升。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藝術嗓音行業的演員也好,非藝術行業的嗓音從業者也好,還是自娛自樂層面的普通民眾也好,在用聲方面都普遍存在著“崇高媚強”的心理。這是導致大量嗓音受到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要想保護好青少年的嗓子,首先要了解青少年嗓音變化時期的身體、生理等特點。因為嗓子是整個肌體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醫學書籍記載,血液病的咽病、神經系統病變的聲嘶、營養缺乏、代謝紊亂、循環障礙等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影響歌唱發音的各部器官。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青少年變聲期嗓音的基本特點,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的嗓音,使他們能有一個健康、清脆、明亮、甜美、雄健的嗓音。
變聲是一種生理現象,是性腺發達所引起的第二次性征候,是咽喉在短時期內急劇長大而引起的。人們在兒童時期喉頭、聲帶都比成年人小,大約只有成年人的一半左右。這時的發聲器官比較脆弱,男孩女孩的聲音差異不明顯。但到了青春發育期,由于內分泌的作用,身體各方面迅速發育,喉部在外形和機能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喉頭、聲帶等發聲器官迅速生長發育與變化而引起明顯的聲音變化。這一時期在生理學上就稱之為“變聲期”。
整個變聲期可分為變聲初期,變聲期(也就是變聲的旺盛期)和變聲后期。據生理學家和醫學家觀察的結果:“在變聲期前男女兒童喉的大小相差無幾,喉的形狀與體積的生理變化也很小”。從嗓音特點來說,音質、音色、音量和音域都大體相近。據有關專家對變聲期前兒童音域的統計結果表明:“男孩和女孩聲音的音域幾乎是一樣的”。而在青少年步入變聲期時,首先喉頭的外形有明顯的變化,如甲狀軟骨即喉結迅速地增大并向前突起,喉腔變大,聲帶變長。在變聲前,女孩的聲帶長度為10—12毫米,男孩的聲帶為12—13毫米;而在變聲后,女孩增長到14—16毫米,男孩增長到18—22毫米;到成人時,女性為14—18毫米,男性為18—24毫米。根據醫生在喉鏡下的觀察,青少年變聲期間聲帶有充血、水腫和聲門閉合不嚴等癥狀。由此發聲器官必然會引起聲音的變化,如在變聲初期青少年會有聲音不穩定、持久性差、容易疲勞、唱歌吃力、音質粗糙等現象;在變聲中期(即旺盛期),則有聲音變化無常、控制力差、胸聲增多、聲音低沉甚至有沙啞和失聲等現象;到變聲后期,由于喉結與聲帶的發育基本趨于穩定,聲帶充血狀態基本消失,聲帶閉合基本完好,聲音已接近于成人的聲音,并且男女聲之間在音色、音質、音量上的差異也明顯形成,在音域上男聲的實際音高比女聲降低了一個八度。由此可見,這些生理與聲音上的變化,也可作為判斷青少年變聲期的依據。
我們了解到青少年變聲期嗓音的特點與過程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好青少年的嗓音,筆者根據20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嚴禁大聲喊叫
在教學中常聽人們談到有些青少年因為平時不注意保護嗓子,大喊大叫,遇到聚會、運動會時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常常出現嗓音嘶啞、說話吃力的現象,直接影響到唱歌甚至說話。所以,要保護好青少年的嗓音,首先要教育青少年不要尖叫、亂喊。
因為,過分激烈而緊張地叫喊是最容易破壞聲帶的。中小學校在安排音樂課時,最好不要安排在體育課以后。在上體育課時,學生們緊張的跑跳,使呼吸加快、脈搏跳動加速,聲帶充血,在這種呼吸急促的情況下,青少年是不宜唱歌的,因為即使是稍稍平靜下來,聲帶也還在充血狀,臉色還是漲紅的,這時的歌唱是不會動聽的,反而會損壞聲帶。不論是在青少年時期,還是成年之后,過分的疲勞和無節制地亂喊亂叫都是聲帶的百病之源。青少年由于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生長的速度不同,生理解剖特點的不同,所以必須注意照顧、鍛煉、培養和教育青少年,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在教育青少年不要亂喊亂叫的同時,使他們自己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和嗓子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二、變聲期的嗓音保護
我國的戲曲藝術多年來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稱得上是劇種繁多而又各有特色,這些劇種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從童年開始培養。因此童聲的訓練和保護,尤其是變聲期的訓練和保護是非常重要的。
處于變聲期的青少年之所以嗓音會變粗、變低,是因為這時喉嚨和聲帶體積增大的緣故。按照“弦短音高”“管長音低”這個簡單的聲學原理,就不難理解了。
而出現聲嘶是因為變聲期喉部組織迅速發育,聲帶充血、水腫、彈力減弱、聲門后半部閉合不全,有少數人出現變聲三角。
至于出現發音不穩、不持久、發音困難,偶爾出現怪音,則是由于在變聲期里,喉結突出,聲帶變長,共鳴腔體積加大,喉部肌肉組織發聲變化,肺活量增加,使原有的均衡勻稱的發聲動力平衡受到影響,因而發聲時不能自如地控制各肌肉的舒縮,也不能自如地調節共鳴腔和用氣,這就需要我們在這一時期加強對青少年嗓音的保護。青少年變聲期是生理發展的必然過程。變好變壞是相對而言的。所以,那種主張“拼命喊嗓”喊出一副好嗓子的說法,以及在變聲期絕對“靜養”、不唱、不練,養出一副好嗓子的主張都是不科學、不全面的。絕不能單純、片面地去看“拼命喊嗓”與“靜養”,而應當把練嗓和養嗓以及保護嗓子結合起來。
首先,應當教育青少年在變聲期階段要安心保養,不要不斷地發聲練習,這一時期的發聲練習一定要有節制,在練習時音域不要過寬,音量不能太大,歌唱的時間也不要太長,教師選擇作品要注意因人而宜。如果嗓音變聲過分,可不練,變聲不過分或到后期,可少量多次地練,每次20—30分鐘為宜,中間要適當間隔20—30分鐘,這樣可以使喉肌有充分的休息時間,以減少聲帶的疲勞。
其次,變聲期若出現發聲障礙時,要給學生講授生理解剖知識,使他們懂得青少年變聲期聲帶(發紅)充血或有喉部癥狀,是人體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不要恐懼和過分緊張。這一時期可定期檢查喉部,對聲帶病變要及時檢查,及時治療,必要時要禁聲,這對變聲期的喉部發育或減輕癥狀是有好處的。
最后,變聲期青少年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期,為了使他們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這時特別需要提高營養的質量,要注意蛋白質的保證,要注意粗細糧的搭配,多吃含有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攝入一定量的脂肪,以滿足變聲期身體迅速發育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飲食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尤其是忌食辛辣及過冷過熱的食物。要注意加強生活調節,勞逸結合,注意環境和飲食衛生,禁止吸煙、喝酒,保證充足的睡眠,這對預防病癥、保護嗓音有很大的幫助。
青少年變聲期階段,聲帶充血、沙啞、顏色紅、邊緣肥厚、閉合不全等病狀都是正常的。這主要是變聲期聲帶突然增長、增寬,必然造成聲帶調節、使用等障礙。變聲期遇到這些病狀不必緊張,只要注意合理休息,不過分疲勞,不亂喊亂叫亂唱,注意增加營養、睡眠,一定會平穩度過變聲期。
三、日常生活中的嗓音保護
發聲器官是人體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是在青少年變聲期間,發聲器官更為敏感,人體的哪一部分發生病變都會影響發聲器官的健康發育和發聲運動。如傷風感冒、消化不良、風濕病、貧血等。特別是傷風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會引起整個上呼吸道發炎。鼻炎、咽喉炎、氣管炎、扁桃體炎、急性鼻竇炎等,都會加重在變聲期間聲帶閉合不全、充血、水腫及肥厚等癥狀,從而引起嗓音的嘶啞。因此,青少年在變聲期間還需要預防感冒,多參加體育鍛煉以提高身體的素質,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同時要教育青少年學會正確地對待和認識變聲期現象,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與精神負擔,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心理障礙,調理好心態和情緒,防止過分的情緒變化。祖國醫學中所講的“七情致病”“暴怒失音”“慟泣失聲”就是指心理因素致病而言的。另外,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使發聲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有精力充沛,才能有堅實有力的聲音。睡眠不足的人,身體就會感到困倦、精神疲憊,聲音自然就會暗然失色。女孩子在月經來潮時,要多休息少用嗓,在感覺說話都很吃力時,應暫時停止用聲。堅持每日早晚用溫食鹽水漱嗓,不但可預防咽喉部和扁桃體等各種炎癥,還有消炎保養嗓子的作用。
此外,青少年保護嗓子還涉及飲食問題。在變聲期間一定要少食過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吃過之后,嗓子有黏液感,會覺得嗓子不清,直接影響到發聲。雖然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吃辛辣食物的習慣,但在變聲期間,還是要忌食對發聲器官有強烈刺激的食物。同時,在盛夏炎熱之時,不要過多地喝冷飲,特別是歌唱和運動之后,更不要立即喝冷飲,否則會導致嗓音疾病。
總之,嗓音只有在正確、合理、科學的使用當中才能得到加強和鍛煉;只有平時注意積極有效地保健,才會有一個好的、健全的嗓音。
參考文獻:
[1]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
[2]徐小懿等.聲樂演唱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年.
[3](美)亞瑟·約瑟夫著,田琰、葉凱譯.美化你的聲音.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
[4]彭莉佳.嗓音的科學訓練與保健.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