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活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6 04:23:00
導語:舞蹈教學活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在藝術教育中沒有引導不成為教育,沒有自由則不成為藝術教育。引導與自由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充分展開,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學效果。
關鍵詞:舞蹈教學引導自由
現代高校舞蹈教育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力和發展性學力,這也是提高全民素質和振興教育事業的必然方向。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意識為主的舞蹈教學活動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特殊性,它在引導的基礎上需要一定的自由,師生是在教育的愉悅狀態中,共同實現教育目標的。
一、引導與自由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
藝術教育有目的、有規范,需要施教者的積極引導;藝術教育又是有自由的,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雙方以藝術品為中介,進行自由的情感交流。這是藝術教育的獨特之處。[1]實施教育中離不開施教者對受教育者的引導。伊斯拉爾·舍佛勒說過:“在教學中,我們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而是引導他們走進許許多多前人留給我們的大廈中。”[2]舞蹈教學過程既是傳授舞蹈知識的過程,也是訓練舞蹈技能的過程。作為一種舞蹈技能,它既是身體活動方式,也是一種心智活動方式,是身體與心理高度結合的過程。因此,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切不能采用強制和灌輸的方式,教師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去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技能。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調動學生積極性,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到和諧、民主的教學活動氛圍中來,并為學生創設一個高度自由的想象與創造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集體智慧來完成這一創造性活動。
二、引導與自由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實施
1.在引導與自由中掌握動作規范
在舞蹈動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有完整、準確的示范動作,同時用生動簡潔的語言講解清楚動作、姿態的要領,使學生能捕捉動感、動態、動作的神和動作的整體形態。許多動作和技巧需要長時間的反復磨練,這需要學生具有吃苦耐勞和不厭其煩的精神。而這種非智力因素靠單個訓練很難培養,只有學校的集體訓練,才能使學生在競爭中,在同學的比較、啟發、刺激中養成。[3]因此,在學生掌握正面的動作之后,不要急于糾正動作,可讓他們自愿組成小組,鼓勵學生克服羞怯心理,大膽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動作,然后一同分析研究和練習體驗,并將正面的動作遷移到反面去,最后大家共同來完善動作。在教學中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動作的難點與重點,了解組合動作的規律、動作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將自己的情感經驗滲入到動作中,從而使學生能主動地分析和掌握動作,獲得學習的好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生在友好競爭的活動過程中,互相比較,共同提高,在自由實踐中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較快地掌握動作規范。
2.教學方式的自由多樣化
在舞蹈教學中,盡力發揮教師創造性地教和學生創造性地學。在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主要是提出一些原則性的活動要求,具體學習內容和活動過程則由師生在教學中自然生成。為適應這種變化,教師要善于捕捉契機,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和學生一起去體驗和享受這種教學自由。例如在雙人舞的接觸磨合練習中,一開始雙方動作往往缺乏默契配合。于是我及時調整方案,播放柔和的音樂,提出活動的要求,開始兩人練習圓的意識,從不接觸逐步過渡到身體點的接觸。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很快進入舞蹈狀態,出現自然流暢優美的舞蹈動作。在觀察到學生步伐缺乏流動時,我就讓學生進行步伐模仿訓練的游戲,并提出了腿的活動要求。學生興趣很濃,在游戲中,步伐的流動性得到了提高;學生對于動作的時間與力量得到了開發。我還及時引導他們在此練習基礎上注意空間的變化。如此雙方在不斷地體會主動與被動的角色變換中得到了自信和歡樂,在動作的變化發展中感受到舞蹈的無比樂趣。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的活動平臺,激活了課堂教學氣氛,還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高度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學效果。3.引導產生自由的情感體驗
點到為止,不做、也不能做詳盡的分析和指導,這是藝術教育的引導方法,其實質在于強調受教育者的感覺。舞蹈作為一門體驗性的學科,只有學生主體參與和自主體驗才能感受習舞的快樂。良好的舞蹈教學課堂應是學生個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與創造力馳騁的場所。應當把課堂重點定位在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舞蹈、體驗舞蹈方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在參與舞蹈活動中產生自由的情感體驗,以享受舞蹈的樂趣。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體驗優美音樂的同時掌握組合動作;還可先讓學生學習組合動作,課后找自己所喜愛的音樂進行練習,然后配合自己選擇的音樂進行表演與交流;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舞蹈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一些基本動作進行自由組合、自配音樂。由學生自編自導,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且調動了學生課后復習的積極性,同時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他們在音樂的帶動下自由伸展身體,充分表現著自我。人的身體蘊含著無限的潛能,從身體出發可以走向更寬廣的心靈宇宙,讓人尋回快樂的本能,產生美好的情感體驗。
4.引導激發自由創作
我認為創新是在積累中不斷超越的,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創新是把充滿智慧的想象付諸實踐的結果,也是編導個人的心靈感悟在藝術實踐中與學生碰撞出的火花。[4]教師應引導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培養學生在舞蹈自由創作中充分展現自我,并在表現中得到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動作的模仿重組法、加減法、改編法等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初步掌握編排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初入創作的同學都感到舞蹈語匯的匱乏,因此在已有的組合上著手創編容易打消學生對于創編的恐懼心理。比如在學會了藏族踢踏舞基本的動作組合之后,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的幾種步伐進行模仿重組法創作。把學生分成幾小組,由基礎較好的同學負責,發揮集體的智慧,把課堂所學的動作進行重新組合。動作加減法在創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創作中常感覺動作缺乏的同時,在編排中又呈現出眾多動作的堆積,并沒有形成動機的有效發展變化。因此,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動機的舞姿節奏與動力,繼而通過改變方向、動作減化、動作疊加等方法使學生掌握動機的發展變化。在練習舞臺調度的學習中可以采用改編法,讓學生把課堂上學過的獨舞表演性組合改編成群舞。運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使學生充分地考慮舞蹈隊形的變化、空間構圖的處理,更關注于獨與群的關系及舞蹈織體的豐富變化。舞蹈的創作是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更要多樣化,激發學生自由創作的激情是教學的關鍵。
引導與自由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充分展開,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激勵了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意識,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參加學校及地區的各類文藝匯演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獨舞《月夜情思》在省大學生匯演中獲得專業組第三名。
在藝術教育中沒有引導不成為教育,沒有自由也不成為藝術教育。引導得過度可能遏制受教育者的藝術能力,引導得不足無法使教育者進入藝術的殿堂。同時缺乏自由會使藝術教育和智力教育、道德教育相混淆,自由的過分使用則遠離教育的目標。因此,在舞蹈藝術教育中,教師要根據活動的具體情況掌握引導和自由的范圍。如何正確把握尺度,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不斷實踐中探索更科學的教學方法,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賀志樸、姜敏,《藝術教育學》,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2]拉爾夫·史密斯著,滕守堯譯,《藝術感覺與美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呂藝生,《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4月版
[4]賈作光,《舞蹈》,2002年第2期
- 上一篇: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會的講話
- 下一篇:縣區政府法制辦主任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