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課標下音樂學習方式的轉變

時間:2022-04-28 04:54:00

導語:剖析新課標下音樂學習方式的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新課標下音樂學習方式的轉變

音樂新標準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專門對教學過程與方法提出了明確要求,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于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這一切,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在親身體驗或實際模仿的過程中,懷著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那么究竟如何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轉變舊方式?新的方式會給音樂課堂帶來什么樣的變化?下面,就以三個教學片段為例,評析音樂學習方式轉變所帶來的變化。

《一年級的起始課》案例背景說明:這是一堂一年級的音樂起始課。對象是剛剛離開幼兒園,不滿7周歲的核子。他們對什么都感到好奇,表現的欲望強,但自我約束力差,再加上我們學校音樂教室的特殊性(在舞蹈房上課),沒有桌子、椅子,卻有鏡子、把桿。如果不教給學生正確的走、坐、站等常規知識,那么就不能保證以后的音樂課能順利進行。但是如果單純的講述音樂課的常規,要求學生這樣、那樣,學生對音樂課就會失去興趣。失去了音樂學習的興趣,音樂課程就有可能成為虛設,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學生主動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從學生的年齡、生理等特點出發,從這堂課的重要性出發,我給這節起始課制訂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通過音樂游戲的形式來初步建立課堂常規,縮短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集中精力主動投入教學中,喜歡上老師和音樂課。教學內容:

1.了解進出音樂教室及如何就坐的常規。

2.學唱音樂問好曲。

3.學習坐、站、走的正確姿勢。

4.初步養成聽、唱的好習慣。為了體現音樂課程標準中所提的“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案例實景:

1.帶孩子去音樂教室:目的:讓學生在排隊、行走時做到快、靜、齊,養成良好的習慣。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小秘密-老師最喜歡的動物是小貓咪,因為小貓咪走起路來沒有聲音,很乖啊。你們想不想學學小貓咪的走?做一回老師喜歡的小貓咪,好嗎?我要帶上最乖的小貓咪去參觀一個好玩的地方。準備好了嗎?生:安排排隊-按教室座位,排成四隊,一隊跟著一隊輕輕走到音樂教室。

2.學小鳥的動作走隊形,并能找到自己坐的地方。目的:通過“小鳥找家”的游戲來熟悉學生在音樂課中坐的位置。師:帶領學生,學小鳥的動作在教室繞圈后到座位(由四個豎排繞圈后呈四個橫排,坐地上。)師:我看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小鳥表現很好,現在讓你們在音樂中自由的飛舞,盡情地玩耍,不過,等音樂停了,你們可要馬上找到自己的家哦!生:單行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在教室里自由飛翔,音樂結束時迅速回到原位。(接著雙行的小朋友做小鳥飛。)師:現在所有的小鳥要一起飛出去了。大家要當心相互不能碰撞,這樣盡的小鳥,才飛得最高、最遠、最安全,回來時可別忘了自己的家。

3.學習坐的正確姿勢目的:通過有節奏、有律動地朗讀練習,掌握正確的坐姿,并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出示:臺鐘圖片師:看!這是什么?(小鬧鐘)小鬧鐘請你們閉上眼睛,聽聽它說些什么,并照著做,比誰做得緊棒!小屁股坐穩了;小胸脯挺起來了;兩只小手放膝蓋;小眼睛快睜開;看看誰更像小鬧鐘。生:根據小鬧鐘的要求學坐的姿勢,并跟著老師邊念邊做動作。動作-拍手兩下,雙手拍小屁股三下;拍手兩下,雙手拍膝蓋三下;拍手兩下,雙手拍胸脯三下;拍手兩下,雙手拍膝蓋三下;雙手在眼睛旁做閃爍狀兩下;拍手兩下,擺正坐姿。

4.學習站的正確姿勢;目的:掌握正確的站立姿勢,并通過聽辨高音與低音,來形象地練習坐和站,并為下一課“音的高低”做鋪墊,讓學生初步懂得音有高低。出示一顆筆直的松樹師:誰能像這松樹一樣站立?(請幾個同學來示范)師:大家都站得不錯哦,聽聽和小松樹說的要求是不是一樣了?誰站得最像小松樹就能獲得一棵小松樹。(紙做的)①腳跟腳跟找朋友腳腳并攏。②左手右手快回家五指并攏貼近大腿兩側。③小小皮球藏起來雙手捧住腹部。老師說:"小皮球出來了,"學生挺腹。老師說:"小皮球藏起來,"學生收腹。不斷反復練習。④兩只肩膀往下壓老師先讓學生:"做怪人"肩聳起,說"壓下去",學生雙肩下壓。不斷練:"做怪人","壓下去"……¨⑤挺起胸膛要開門-老師請小朋友把雙肩往前關,像關門一樣。老師說:"篤篤篤!"生問:"誰呀?"師:"是我"生:"請進請進!"把肩往后打開。⑥頭要放平看前方-眼光有神。師老師彈一個高音區的三和弦。你們就說:"站像一棵松",邊按剛才的要求直立;老師彈一個中音區的三和弦,你們就說:"坐像一臺鐘",邊正確地坐下。通過反復練習,獎勵做得好的學生。5、結合第一課欣賞《玩具兵進行曲》,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走。

對一年級的核子來說,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戲"。只有當孩子在音樂游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學門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并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本課的設計將走、坐、站、唱等各種音樂課的常規與"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均溶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各項音樂課常規、在游戲中聆聽、在游戲中自出想象、在游戲中積極表現、在游戲中大膽創造。游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學生合作活動(如;小組合作聽辯高音與低音,學小鬧鐘和小松樹進行比賽、分角色扮演玩具兵練習走等),在這些合作的游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本領,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煉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心。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中,"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達到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也達到了。真是"一舉三得"。這"得"全受益于采取了"游戲、合作"的學習方式,方式的改變也讓老師教得輕松愉快,學生學得快樂有效,并使音樂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散發著濃濃的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