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性繪畫學習思索
時間:2022-04-27 10:57:00
導語:裝飾性繪畫學習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年來,筆者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并從許多裝飾性繪畫中吸取經驗,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翻開世界繪畫史,原始繪畫是裝飾風格的,古典繪畫延續著裝飾風格,中世紀繪畫依舊是裝飾風格的。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雖然裝飾繪畫不為人關注,但仍然存在并發展著。裝飾性繪畫富有想象和意境風格化的美,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藝術表現形式。
一、東方的裝飾性繪畫
中國繪畫注重構圖的趣味性和平面化的表現方式,善于用線條來表達意境。筆者更欣賞中國畫中的重彩畫,重彩畫那種濃郁的色彩表現令人深深著迷。中國重彩畫強調色、線、墨、肌理的相互交織,實現了水墨與色彩的交互輝映。中國重彩畫的創作特點首先表現在設色上,通過采用濃厚艷麗、金碧輝煌的色調,特別是唐代敦煌壁畫在局部貼金的方式,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其次是重彩人物畫中墨線的勾描,任意揮灑稚樸、富有彈性的圓弧線。再次是其表現出了豐富的肌理效果。筆者嘗試運用一些材料與技法把這種效果表現在油畫上,因此在創作中創造性地運用了粗沙、細沙、雞蛋皮、塑型膏等多種材料及其創作技法,使畫面變得豐富、有趣。另外,浮世繪版畫對當時歐洲畫壇的影響巨大。19世紀后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了西方。當時西方的前衛畫家,如德加、克里姆特、高更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啟迪。浮世繪作為東方繪畫的一種,也體現出了濃厚的裝飾性,例如其無影平涂的色彩樣式,取材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機智的構圖,對瞬息萬變自然的敏感把握,這些足以讓筆者好好地學習借鑒。
二、西方的裝飾性繪畫
莫迪利阿尼是筆者最為欣賞的畫家之一。他追求哲理性的繪畫內容、象征性的藝術手法以及實用的裝飾風格。他的繪畫風格史稱裝飾象征主義,擺脫了寫實手法的桎梏。他的創作主口沈靜要以肖像畫為主,畫中人物的造型特點是長長的臉龐、被拉長了的脖子、細細的鼻子、杏子般的灰色眼睛,這樣的畫風有別于其他畫家的繪畫風格,體現出了繪畫藝術的趣味性。特別是畫中人物那又長又歪的脖子,像是在抑郁地思考,又像是在深沉地傾聽。人們贊賞他用單純和情緒化的色彩和即興的筆觸來描繪變形、拉長了的肖像及人體,以此來表達對生活的一腔激情。在筆者看來,那些傳統的寫實主義繪畫固然體現了畫家扎實的繪畫功底,但人們往往更傾向于藝術的隨意表達與主觀處理,就像莫迪利阿尼那樣,隨意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那樣表現出的畫面才是鮮活的、有靈魂的。
克里姆特的繪畫更是充滿了裝飾性,他大膽而自由地運用各種平面的裝飾紋樣,形成了富有東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筆者非常欣賞他對金色的使用及其繪畫中的裝飾紋樣。筆者曾試圖臨摹他的作品,但臨摹到一半就無法再進行下去了,因為畫面中的紋樣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臨摹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這也體現出富有個性特征的繪畫藝術的重要性及其可貴之處,因為這才能體現出畫者自然的情感流露。后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高更的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簡約和色彩的裝飾效果。高更多次到法國布列塔尼的古老村莊中進行創作,由此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民間版畫以及東方繪畫的風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他放棄了原來擅長的寫實畫法,以極大的創作熱情真誠地描繪了土著民族的現實生活。他的作品大都由線條和強烈的色塊組成,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和裝飾效果。
要想創作出一幅成功的裝飾性繪畫,畫者首先要把握好繪畫中裝飾性的度。裝飾性首先不能沖淡繪畫性,而裝飾性過多則會使作品失去繪畫性,缺少表達上的隨意性。總之,在繪畫創作中適當地注入裝飾性因素,是對繪畫的形式與意境的一種開拓,是一種有意義的創新途徑。我們應不斷以新的視角發現、挖掘新的裝飾語言,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情感表白形成獨特的裝飾性的繪畫。
- 上一篇:區政府開展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
- 下一篇:探討林風眠中西結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