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的肢體語言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4 10:28:00

導語:模特的肢體語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模特的肢體語言研究論文

【摘要】肢體語言是非語言交際的重要手段,模特肢體語言體現了第一性美、第二性美的完美結合,側重特定環境中的無聲動作交流,具有符號性。即用身勢動作和面部表情這個物質載體,來表達潛意識。

【關鍵詞】肢體語言;身勢;表情;符號性;超級模特

臺上模特的儀態萬方、姹紫嫣紅,給了我們很深的感官形象。她們的肢體語言直接、明快,能以極大的自由靈活度,用來表達人們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某種特殊思想和感情,微妙地反映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意境。因此,作為一種非語言交際的重要現象,筆者試就人頭馬超級模特肢體語言的實現、定義、符號性三方面,作具體的論述。

一、肢體語言的第一性美和第二性美

時裝權威黛安娜·維瑞蘭德曾經說過:“脖頸、脊背、手臂和腿的伸展,以及輕盈的步履是與美緊密相連的”。肢體語言屬于體態語,是其無聲傳情的典型。這種非語言手段,在T型臺上獨領風騷。模特們特有的魅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她們自身的肢體語言,帶給觀眾愉悅的美感。肢體語言是一種立體、多維的語言,不同于相對平板的書面語,肢體語言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片跳躍、豐富的繽紛景色。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沒有比人體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在它的形象上,飄蕩著一種沉醉的神往。”的確,用肢體語言作為信息載體的模特,更能體現出第一性美和第二性美的完美組合。第一性美指模特們天然的外在條件:勻稱修長的四肢、挺拔健美的姿態、端莊秀麗的容貌;第二性美指模特后天的內在修養:高雅的氣質、良好的學識。第一性美是硬件,只有擁有第一性這個基本條件,才能表現第二性,否則再內秀的第二性也上不得T臺。不過,僅有第一性沒有第二性的輔助,也上不得大雅之堂。第二性為第一性錦上添花,烘托其應有的理性深度。總之,兩者把高度、深度完好結合,提升、表現出模特應有的秉性和靈動。

人頭馬超級模特賽程中,有因身體比例不協調,被評委一針見血指出“不要走彎路”的,雖然她的表演很機智、到位,第二性美展示的淋漓盡致、令人折服,但是,第一性畢竟是第二性之母,所以,只能落得一聲嘆息。當然,對于第一性的外形,不能苛求。有位比薩臉的模特就很令人欣賞,她優雅適度的動作、從容自信的風度讓場內評委和廣大觀眾驚嘆。盡管場外評委對她不屬傳統標準的大餅長相頗有微詞,但這并沒有阻礙她順利進入二十強。

擁有第一性美和第二性美———和諧之美的典型代表,非場內的評委陳穎小姐莫屬。她相貌清麗、眼神知性、舉止嫻雅。坐談時,微靠椅背,面帶柔和明朗的一抹淺笑;站立行走時,步履堅定而輕快、神態雍容而大氣;當觀看表演時,常把雙手合在一起,十指疊加;當發表觀點時用手在身前一頓,干脆利落。難怪廣大熱心觀眾評價陳穎為,“當代T臺大姐大、模特評委的大師級人物、優雅知性的完美化身”。

和諧之美為至美,和諧強調的是整體,是第一性、第二性的協調統一、錯落有致而又相輔相成。和諧之美使人如沐春風,令肢體語言產生“磁力效應”[1]。

二、狹義的肢體語言和廣義的肢體語言

“狹義的肢體語言,指的是伴隨語言二重性(口語和書面語)交際的各種非語言交際因素,即人體的各種動作和姿勢,如面部表情、手勢、四肢動作和身體姿勢等。廣義的肢體語言,指的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切具有示意性的身體姿態、面部表情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利用”[2]。無論廣義還是狹義,用肢體語言進行交際的共同目的,都是把無形的語言思維直接轉化為動態的感官形象,來加強整體印象、增強表意效果。絕大多數研究專家認為,在面對面的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容只有35℅左右是語言行為,其他都是通過非語言行為傳遞的。對于T型臺上的模特,我們更是有意識地根據其非語言行為,對她們的內心狀態和綜合實力做出判斷。從屏風后緩緩走出的第一步,到退場的最后一個姿勢,我們始終在用所有感官觀察她們,注意她們的衣著和舉止,留意她們的眼神和臉色,并留心她們唇齒之間的微妙變化。通過對動態的、無聲的及非語言的線索進行判斷,來決定是同意還是否定,是讓她繼續留在臺上還是終止比賽。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的交際只憑言語而沒有任何伴隨的肢體語言,是無法進行和難以想象的。因此,非語言交際是整個交際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形體藝術,肢體語言是“個人發出的有可能在他人頭腦里產生意義的非語言暗示的加工過程”[3](Malandro和Baker)。所以,模特的肢體語言重在研究她們的身體姿態和面部表情,以人體作為信息傳遞的媒介,其非語言形象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姿態。姿態包括站姿、走姿和坐姿。良好的姿態應該是挺直而不生硬,輕松而不做作,展現出一種落落大方、颯爽英姿的精神風貌。人頭馬超級模特中個別模特走秀扭胯幅度過大、貓步夸張,直接影響了對她的態度評價和資歷深淺的判斷,尤其是一些新秀。所以,姿態是信息的綜合表現,要想贏得評委的青睞,基本的臺步必須練到爐火純青。

動作。動作是肢體語言中變化最顯著的部分,具有很強的暗示性和感染力,主要是手、足的協調。人頭馬超級模特的歷次比賽中,都會給模特設置一個小道具,讓她們根據音樂用道具來表現形體。同樣是一個杠鈴,選手只是扛著它若無其事地在臺上轉了一圈,但陳穎評委就僅憑它的豎放,再加上一只纖足的輕踏,將自己的健美演繹到完美無倫。動作之美,美在準確、精當,不可輕浮、粗俗。

表情。信息的表達55℅靠面部表情,人的面部24塊表情肌,每一塊都能傳情達意。眉頭、面頰、鼻子、嘴唇的蠕動與變化,可以表達出人的喜怒哀樂。一般說來,面部表情是人自然、本能的表現形式,語義的顯現性強,表達的思想更真實,流露的情感更準確。每一次伴隨著“T臺有限,夢想無限”而黯然下場的模特們大多是因為表情僵硬或者慵懶,而被淘汰的。表情是肢體語言中最敏感、最富有移情作用的部分,它能迅速、真實地反映出人的內心體驗和情緒變化,因此,當非語言信息遭遇理性的尷尬時,人們更相信面部表情。良好有加的表情自然應該是自如而不疏放、親切但又富于變化的。

眼神。眼神是聚焦人心的一只攝像頭,是洞察人類靈魂的一把解剖刀。T臺模特的韻致全部濃縮于一雙眼睛里。眼神里的內涵豐富,也最真實,最動人。勝利者的眼神總是昂揚自信、堅定執著。踏著音樂節拍走的步履是否輕盈、到位,從參賽選手的明眸里就可以看出,所謂“明眸善睞”,指美的眼神應是:炯炯有神、友善坦然。

儀表。儀表不僅僅是簡單的外包裝,它體現的是一個人深層的修養。模特上、下場要換兩三套衣裝,但無論休閑服飾,還是泳裝、禮服,每個選手的風采都是迥異的。有的狂野、有的柔媚、有的中性、有的稍顯繁瑣邋遢。其實,儀表也是肢體語言綜合信息的反映,一個人美不美,有沒有魅力,全顯示在儀表里。根據中國人的傳統審美標準,得體的儀表應該是:神清氣爽、天人合一。

肢體語言的定義有廣義、狹義之分,我們更側重特定語境中的狹義觀。

三、肢體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

肢體語言是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物質載體,借助于具體的動作,解讀人的內心世界。它是一種表達潛意識的符號系統,可以比之于口語和書面語,而且還是這些系統中比較重要的。“從歷時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肢體語言先于有聲語言,當時只是簡單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與客觀事物的直接結合的指意”[4];有聲語言產生后,特別是文字的出現,人們的思維的進一步發達和進化,使得這種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等逐漸有了典型而復雜的意義,即人們可以用看得見、摸得著或感受到的客觀事物,去隱喻這些具有相似點的抽象的事物,而這些肢體語言概念的形成是多層次、多特征的。

肢體語言以人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為物質基礎,指向自然和社會的文明由于受地理環境、文化、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們運用體態姿勢和面部表情的指向性內涵,就會千差萬別。因為“所指和能指的聯系是任意的”[5],例如,“中國人用點頭表示肯定或同意,搖頭表示否定或不同意,而保加利亞人卻正好相反。西方人見面打kiss或擁抱,而東方人一般只禮節性地握手。肢體語言間的差別和不同肢體語言的存在就是證明。中國人同性攜手是友誼的象征,而西方則有可能被認為是同性戀”[6]。當然,肢體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它的不可論證性。即對現實中跟它沒有任何自然聯系的所指來說,是任意的。

能指的線條性,讓超級模特用行云流水的動作,將其展現的淋漓盡致。一步一步的邁、一點一點的舒展眉心,走臺、微笑,不僅在時間上展開,而且在空間內延伸,既體現一個長度、向度,是一條緯線,又體現一個深度、高度,是一條經線。

“能指對它所表示的觀念來說,看來是自由選擇的,相反,對使用它的語言社會來說,卻不是自由的,而是強制的”。肢體語言并不同社會大眾商量,它所選擇的能指不能用另外一個來代替。這一事實似乎包含著一種矛盾,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肢體語言的“強制王牌”。已經選定的東西,不但個人即使想改變也不能絲毫有所改變,就是大眾也不能對任何一個動作行使它的主權;不管肢體語言是什么樣子,大眾都得同它捆綁在一起。

總之,肢體語言具有符號性,符號按索緒爾的說法是“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合。其中,概念等于所指,音響等于能指,所指是能指的內容(意義);能指是所指的載體。它們作為部分或組成要素,既相互對立,又共同構成作為整體的符號”[7]。肢體語言同其他典型符號一樣,具有能指和所指,只不過以身體姿態、表情動作取代音響形象,用來意合概念、情感和思想。符號性特征也是區分肢體語言與人體純生理動作的重要標志。比如,貓步,T臺下的人們也會走,但不代表脫俗的高雅之美,相反,會遭人嘲諷。肢體語言雖然具有與人體動作相同的生理屬性,但它更重在表達某種語境中的獨特思想、具體情感。陳宗明所言“一件事物,只要能夠分析出其中的能指和所指,它便是一個符號;反之,便不是符號”。

綜上所述,肢體語言是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手段,而模特則把這種語言運用到恰到好處。肢體語言一方面能把人體第一性和修為第二性完美結合,打造生動活潑的個性形象;另一方面,又側重狹義的面對面交際中用各種具體動作和多樣表情來傳達潛在信息,從而達到意會的高境界。同時,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表義的多功能的符號系統。作為非語言交際系統的核心和主要內容,肢體語言在T型臺上可以傳達豐富、微妙的信息和情感,表達模特潛在的心理與意向,從而使人頭馬超級模特賽事更火,使超級模特活動更貼近語言現實,使肢體語言的交際活動更生動、更感性、直接而又明確。

【參考文獻】

[1]文靜.試論體態語審美價值的實現[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2,(5).

[2]況新華,曾劍平.論人體語言的交際功能及其文化性[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3).

[3]AllanPease.BodyLanguage[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4]楊平.非語言交際述評[N].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3).

[5]胡明揚.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6]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7]劉學豐.非語言交際中體態語的多維思索[J].渤海大學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