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教學策略創新
時間:2022-03-13 08:53:25
導語:陶瓷藝術教學策略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的陶瓷藝術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古代的陶瓷藝術不僅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還具有豐富的生產工藝和實踐經驗,一些優秀的成果一直延續至今,使陶瓷藝術成為職業教育中首屈一指的熱門專業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陶瓷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升教學質量、推動課程建設成為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但在以往的陶瓷藝術教學過程中,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學方式煥然一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關調研表明,以網絡為載體的新媒體是“90后”大學生最喜愛的媒體形態。因此,如何在新媒體條件下改進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工作,成為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新媒體技術是基于網絡的一種新技術,運用文字、圖片、聲音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為受眾呈現事物的原貌。當下,新媒體技術在高職院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學生可通過手機、網絡、電視等載體自主學習,新媒體技術使教學更具靈活性。
一、新媒體條件對高職院校陶瓷藝術教學的重要意義
1.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在新媒體條件下,任何人或任何組織都可以通過QQ、MSN等軟件自由地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新媒體的這種自由性,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平等的言論平臺。在這里,學生真正擺脫了時空的限制,在課堂之外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查閱教學內容,徹底突破了固有教學模式的束縛與局限,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通過新媒體培養自身的獨立意識與創新意識。2.提升教師授課的專業性。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上,教師需要具有清晰的思路,充分梳理陶瓷藝術教學知識點。在微課教學和超星課程建設中,教師需要梳理自己的教學語言,突出重點。新媒體技術大大增強了教師授課的專業性。陶瓷藝術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教師不僅需要講述理論知識,還需要教授實踐課程。陶瓷的制作方式和制作流程較為復雜,若教師運用新媒體教學手段,可以使整個陶瓷藝術課程的知識點更加清晰。3.使教育教學方式多樣化。在固有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規定的地點學習。固有的教學方式都限制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在新媒體條件下,新媒體手段打破了固有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高校教學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陶瓷藝術課程的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學生可通過手機、網絡、電視等隨時隨地學習陶瓷藝術知識。
二、新媒體條件下高職院校陶瓷藝術教學的創新策略
1.互動式教學。在新媒體條件下,傳統大眾媒體與受眾之間的單向傳播模式變為雙向傳播,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通過新媒體建立協作學習小組,針對同一學習主題相互討論、交流與合作,從而深刻理解和把握相關知識。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高職院校陶瓷藝術課程的教學質量。2.翻轉課堂式教學。在新媒體條件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增強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在規定的地點授課,學生難以充分吸收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翻轉課堂式教學的主要原則是充分利用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與消化陶瓷藝術知識。3.趣味式教學。陶瓷藝術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高職院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采用趣味式教學,通過實踐增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結語在新媒體條件下,教師應緊跟時展的步伐,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陶瓷藝術的教學方式,將課程建設與新媒體相結合,通過新媒體提高高職院校陶瓷藝術課程教學質量。此外,教師應開闊自身的視野,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鐘柏昌,李藝.論知能課程——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改革的一種新思路.電化教育研究,2011(3).
[2]王建鋒.高職院校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和改革研究.教育與職業,2010(17).
作者:唐玲 曹立緯 單位: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陶瓷藝術學院
- 上一篇:高中鑒賞課思路與意義研究
- 下一篇:虛擬現實技術在環境藝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