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學中實訓環節的價值
時間:2022-05-23 04:02:30
導語:藝術設計教學中實訓環節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包豪斯宣言中曾這樣寫道“:……藝術家與工藝技術人員并沒有根本的區別,藝術家只是一個得意忘形的工藝技師……工藝技術的熟練對于每一個藝術家來說都是不可缺乏的……”[1]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們不僅學習理論知識,還可以在車間里接受技師的技能指導,并動手制作。包豪斯確立了全新的基礎課和工作室的教學體系,它是是現代設計教育方式積極的探索者,更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它的這種教學模式為后來的藝術教育展示了革新的方法論,奠定了基礎。包豪斯時期設計的藝術品和產品很多至今看來都非常優秀甚至是永恒的經典之作。同時,包豪斯的全新教育模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包豪斯解散后,這些設計師去往世界各地,他們的設計理念對整個設計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的成功證明了理論與藝術不可分,實踐教學是藝術教育中重要環節。
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教學離不開實踐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已被列為本科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并且被國家教育部定為高校教學評估中的一項重點指標。學生的藝術理論知識學習主要通過老師的課堂講授,對藝術設計原理的理解,對藝術風格、流派的認知也主要通過“看”和“想”來完成。這種教學體系下培養出的學生,他們的設計還更多地停留在“感覺”的審美層面,無論從造型的美觀性還是設計工藝的技術合理性都很難達到實用的要求,一些概念設計也只是“概念”而已,并不具有同行業的前瞻性。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在于它將學生由思維想象設計帶回到實際設計,將頭腦中的設計真正落到手上。南宋詩人陸游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在校的“90后”學生們頭腦靈活,接受新鮮事物、新知識很快,同時也帶來新問題,就是他們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問題,理解力強,思維敏捷,整體藝術感強是這一代人的優勢,但是學習的浮躁,沉不下心,看幾遍就覺得自己會了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傳統的只聽不練的學習方式不僅不能使學生將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實踐來印證,時間一長還會給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在教學訓練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們的設計想法很大膽,創意獨特,天馬行空,但是在尺寸比例上考慮得很少。例如產品設計課中學生們做手機的設計,如果按人手的尺寸來規范,那么手機上僅有的幾個按鍵就會小得手指沒有辦法操控;如果按鍵是可操作的合適尺寸,那么手機的尺寸之大又是人手不能掌握的,這樣不切實際的設計是毫無用處的浪費,學生根本得不到提高。因此,實踐教學環節不僅在知識體系中是必須的一環,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社會發展需要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不等同于純藝術,設計需要服務更多的人,要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社會需要是我們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隨著社會體制的逐步完善,在我國藝術設計已經作為服務行業的一支被正式提出,我們教學的對象正是將來要走向社會的服務者,培養適應社會的設計者,讓學生所學為社會所用應該是我們教育教學的宗旨。我們常??吹接萌藛挝辉诳疾焖囆g設計專業畢業生專業素質的同時,還要考察學生創造性思維、團隊配合意識、價值觀,等等,在考察學生的這些素質時,學生的表現往往很不盡如人意。實際上這些素質是我們的學生在走出校門前就要具備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環節應該注重學生們這些素質的培養,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培訓并重,全方位提升學生素質,從而造就適應市場需要的職業英才。同時,在硬件設施基本完善后,逐步控制學校的規模,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強化內部管理機制、增強凝聚力和競爭力上來,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為將來的生活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我們看到,很多學校已經與企業聯合對學生進行培養,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資金和教學場地,學校為企業提供理論支持和學生,并根據企業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課程調整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在互幫互助,互取所需的過程中,學生接觸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了解并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企業在學生身上發現時尚的氣息、新鮮的活力,甚至是充滿激情的臨時勞動力。還有的校企對接中,學生將用靈活的頭腦設計出來的新點子新思路或者是參加比賽的設計申請專利,之后企業接受學生的專利轉讓,而這一埋單不僅僅是一個個小小的專利這么簡單,它很可能就是企業向前發展的創新活力,而今天的學生,很可能就是企業明天的員工,如此的訂單式培養,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企業與學校相結合的這類實踐環節,對于校企雙方都是有利的,以企業培養學生,以學生促進企業發展,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在近十年的高校教學改革中,高等學校已經由原來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家高度集中計劃、政府直接管理的就舊體制逐漸形成國家統籌規劃、宏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新體制。適應市場、適應社會的已經成為高校教學中的一項目標。藝術設計是一門面向大眾應用型學科,只有在教學中注重實踐。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輸送更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作者:張佳賀單位:東北石油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上一篇:探索藝術設計中色彩的物理心理
- 下一篇:談藝術設計開放實驗室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