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藝術設計中色彩的物理心理

時間:2022-05-23 03:57:13

導語:探索藝術設計中色彩的物理心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藝術設計中色彩的物理心理

就當前的設計行業發展來看,在這些作品對作品內涵深度的表達不易太深,而藝術設計的重點主要落在強化視覺效果這一內容上。基于這種情況之下,色彩在藝術作品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藝術設計過程中色彩的心理機制與設計

色彩具有心理和情感機制這一命題是在十九世紀中后期提出的,當時一些思想較為先進的心理學者在實踐中發現色彩是可以影響到人類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活動的。色彩的心理機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因為色彩自身具有的物理性質能夠使人類產生相應的物理刺激反應,這種自然的物理反饋我們稱之為單純性色彩作用。所謂單純性色彩作用就是指人類在該種色彩下所作出的下意識心理活動,如紅色,色彩反射出的紅光是所有可見光中光波最長的,其穿通能力強、反射角度較小、造成的視覺刺激最大,在藝術作品中紅色代表著戰爭、強烈的沖突、血腥等內容,但同時紅色也含有喜慶、快樂之意,其藝術基礎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表達。這里就拿紅色在設計中的作用來舉例,紅色在商業和藝術創作中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空間,如何一提到有關紅色的藝術作品你的第一反是什么,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名單》嗎,斯皮爾伯格用黑白膠片拍攝本片,但獨獨是為一個戰爭中的小女孩穿上了一件紅色的衣服,該影像片段已經被奉為電影設計中色彩運用的教課說,以至于當你看到那抹鮮艷的紅色時,竟然說不清自己感受是怎樣的,只是覺得那抹紅出現得太乍眼,視覺和心理都受到一種沖擊。不同深度的紅色所表現出來的視覺含義不同,甚至相同深度的紅色在不同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含義都不同,朱紅色的視覺刺激感最強,一般被拿來用作商業宣傳廣告;玫瑰紅讓人感覺高貴,在Channel香水平面設計中時常被應用、土紅色彩沉悶,一般被用于內容較為嚴肅的藝術作品之中。對于色彩的運動沒有統一的規定創作者要在藝術設計過程中使色彩融入藝術的變現內涵中去才能真正使色彩在作品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觀者以強烈的第一印象,第一時間觀者的心理。

其二、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色彩帶給每個人的心理刺激也不盡相同,一種色彩的人的心理影響往往不只停留在一個時間上會使一種情感上,而因為個人經歷產生一連串的心理反饋,這種影響叫做非單純性色彩作用。這種色彩情感的控制較難,無法做到對每一個觀者的內力情感監控,所在在設計中設計者一般采用類似于通感的表達方式來實現對這部分色彩情感的把握,比如,云和白色聯系在一起就可以導向觀者產生純潔、干凈、高遠的相關情感聯想;使棕色和葉子聯系在一起就容易讓人產生對家鄉、秋天、冷的情感聯想,等等。另外人的視覺在長時間鎖定一種色彩之后就會產生視覺疲勞和思維停頓,這種現象的出現容易使色彩失去在原作品中的表現力,這種情況多出現于商業宣傳廣告和海報之中,某些商家連續使用宣傳效果較好的廣告視覺色彩創意導致消費群體的審美疲勞,使該廣告創意中的色彩再也激發不出消費者的情感來。另外一些學者經過研究發現,人們對顏色的喜好還因為年齡的增長、性格的不同和社會中主流色調不同而產生變化,如性格外向的人喜歡白色、淺色系,老年人多喜歡灰色系等等。另外長時間處于一種色彩環境中,容易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感,主明顯的例子是醫院病房中采用淺綠、淺藍能夠平緩患者的情緒。

總結:

總體而言,色彩對設計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它是設計的一層外衣負責裝點和升華視覺含義,將設計作品中的色彩運用準確不僅能使作品更具清晰明確的表現力,而且能夠得到視覺與內涵達到統一共融,使作品既有內向表現力又具備外向張力。

作者:馮斌斌單位:河南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