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時間:2022-02-17 03:21:34
導語:網絡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媒體背景下,網絡能夠對一些腐敗現象進行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由于網絡自身的特點,它在監督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問題,應該通過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政府網絡輿論導向以及豐富內涵、發揮網絡監督的優勢等措施,正確發揮網絡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監督;反腐倡廉;作用
一、網絡監督的含義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傳播媒介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傳統的報紙、雜志、書籍等普通的“平面媒體”變為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身的“多媒體傳播形式”。而網絡則成為廣播、電視、手機客戶端用戶的必選項目。2014年7月2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5.2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6.9%。首次超越傳統PC整體使用率(80.9%),手機作為第一大上網終端設備的地位更加鞏固。[1]網絡方便了信息的傳遞,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也讓世界變得越來越透明。特別是隨著手機網絡客戶端的發展和3G、4G時代的到來,使處處都能“上網”,人人都是“記者”,事事可成“新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網絡在反腐敗中也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有人戲稱網絡為“網絡紀委”“網絡青天”。毋庸置疑,在國家反腐倡廉工作中,網絡監督可以監督權力的運行,推動網絡輿論的形成,讓虛擬的網絡變成現實的監督平臺,切實加強了反腐倡廉工作,拓展了人民群眾參與反腐倡廉渠道。網絡監督的含義“網絡監督”一詞,《現代漢語詞典》未收錄,從網上查找到釋義是:“政府或人民大眾通過互聯網對某一件事的了解、關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開、公正、公平的條件下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盵2]雖然網絡釋義權威性有欠缺,但是我們大體可以從定義中知道,網絡監督的途徑是通過互聯網來提供信息并介入支持,最終的目的是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而互聯網作為一種“介質”,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隨著手機客戶端的使用,博客、微博、微信、論壇以及某些新聞網站和門戶網站的相關頻道,大大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使監督更加到位,更加及時、迅速。網絡可以通過圖片、視頻、言論、人肉搜索等多種形式對一些現象進行監督和曝光,為紀檢監察部門和司法部門提供一些線索。
二、網絡監督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
(一)為反腐倡廉提供新動力。2014年10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指出,“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要織密群眾監督之網,開啟全天候探照燈”[3]群眾監督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拒腐防變機制,而網絡監督為這一機制提供了新的動力源泉。網絡監督相對于傳統的監督方式有受眾數量多、信息傳播快,影響力強,匿名性等特點,可以更大規模的發揮群眾監督的力量,給一些腐敗現象以強大壓力,通過網絡爆料、網絡調查、網絡輿論等網絡監督形式,在反腐倡廉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新的動力。
(二)對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起到“催化”作用。相對于普通的傳播媒體,網絡監督有更多自身的特點,對一些腐敗現象有更強的“放大”作用,短時間內能讓一些小事情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讓反映民聲、民意的一些重要事情得到及時反映,并在有效時間內“聚焦”,給相關職能部門一定的壓力,促使其提高行政效能,盡快讓民眾所反映的問題有一個滿意的答復。
(三)有利于“全民反腐”大格局形成。龐大的網民數量,無疑對腐敗分子是一個巨大的威懾,對腐敗分子而言,這是一種無形的“天網”,廣大的網民是反腐機構的“千里眼”“順風耳”。在互聯網時代,廣大官員處在一個“全民監督”的環境里,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因此必須對自己的言行格外檢點。廣大政府工作人員只有心存敬畏而不存僥幸,廉政警示教育才能記到心里、落實在行動上。
(四)有利于推動網絡廉政文化建設。廉政文化是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它的核心價值是清廉為民,同時廉政文化建設對社會意識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網絡是一種新興傳媒,隨著網絡終端的多樣化,網絡使用隊伍越來越龐大,網絡傳媒的力量也越來越大,有相當大的潛力和能量。網絡不僅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新陣地,也對廉政文化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廉政文化已逐步滲透、融合到網絡文化中。在山東特色“6+1”懲防體系建設中,特別強調科技防腐網絡的建設,要求通過電子平臺的建立,實現對行政權力和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的實時監察,促進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反腐倡廉長效機制的建立。可見,網絡監督已經在網絡廉政文化建設中日益受到重視。
三、網絡監督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相關法律支撐。網絡屬于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由于它自身的一些特點,人們在利用網絡監督進行反腐的同時,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網民可能利用網絡對一些腐敗現象、腐敗人物進行揭發、評論、舉證等,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專門的保護網絡舉報人、證明人的法律,以保護其人身安全和合法權利的行使。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人利用網絡傳媒的特點,對一些現象舉報失實或者造成了誣告,損害了被舉報人的正當合法權益,而且在網絡上造成了不良影響,也沒有相應的法律來制約。
(二)缺乏政府有序引導。目前的網絡監督大多數是匿名的,這一方面可以鼓勵監督者的勇氣,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一些“輿論審判”。大家在網絡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一些事件或者人物進行舉報,有時候難免會存在缺乏證據的問題,而網絡的特點使信息一旦就有相當強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具有很強的突發性。相關政府部門要及時進行有效引導或者控制,使輿論導向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三)容易“打草驚蛇”。網絡信息傳播迅速,有時候網民根據一些生活中的表象進行網上監督和舉報,讓有些腐敗分子在平常工作中注意掩蓋“狐貍尾巴”,為司法機關和監察機關尋找證據增加了難度。當然這些可能都是無心的,但是卻起到了“打草驚蛇”的作用,無意中為辦案增強了難度。
四、正確發揮網絡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在新媒體背景下,網絡作為日益受到重視的傳播途徑,對反腐倡廉工作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正確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使網絡反腐與其他反腐手段結合起來,成為反腐倡廉的強大武器。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網絡是一種新興傳媒,要發揮網絡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正能量”,必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首先,嘗試制定《舉報人法》或者《舉報人權益法》,保護舉報人的安全。網絡監督雖然相對于現實的舉報具有一定的藏匿性,但是網絡管理者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查到舉報人,這樣舉報人的一些合法權益就受到了侵害,使網絡監督作用的發揮受到了限制。其次,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要對誣告、詆毀人聲譽的現象和行為進行制裁。由于網絡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有一些舉報可能會失真,造成對于被舉報人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干擾被舉報人的正常生活。再次,一些所謂的“人肉搜索”行為,使公民的隱私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嚴重侵害了公民的隱私權。
(二)政府加強網絡輿論導向。古語云“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通過網絡所形成的輿論力量是巨大的,政府一方面應該全面收集網絡信息,另一方面要在全面收集的基礎上做深入分析,根據一些平臺中對信息的點擊量、轉載量、跟帖數、評論數等情況,分析信息的影響大小和發展態勢,對一些有腐敗嫌疑或腐敗苗頭的信息進行跟蹤,對一些沒有充足證據的輿論信息,政府應該及時正面引導。在對網絡輿論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給網民反饋,用事實告訴民眾真相。對揭發的腐敗現象,有關檢察和司法機關應該及時介入調查,在調查取證以后要嚴厲查處,讓廣大民眾感受到政府反對腐敗的力度,從而引導網絡輿論良性發展。
(三)豐富網絡監督的內涵。利用網絡進行反腐倡廉工作,這是社會和時代進步的表現,也是經濟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在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輿論引導的同時要積極豐富網絡的內涵,從而使網絡監督的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首先,要不斷豐富網絡監督的內容和形式。政府積極打造電子政務服務、行政權力監察、公共資源交易監察、公共資金監察、輿論監督和黨風廉政教育等平臺,實現對行政權力運行和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的實時監察,促進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反腐倡廉長效機制的建立,就是豐富網絡監督內涵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網絡監督要搞好反腐倡廉網絡文化建設,做好網絡宣傳教育,深入群眾,以人為本,才能讓反腐倡廉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次,利用網絡積極構建大宣教格局,多層次、多途徑、全方位地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整合各種力量、各種資源,利用網絡媒體、手機微信、QQ群等傳播媒介,最大限度發揮網絡監督的作用,形成全民反腐的良好氛圍。再次,暢通網絡監督渠道。通過各種方式與網民交流、溝通,以提高群眾參與性和積極性。定期為網民和政府建立溝通平臺,舉辦網上反腐論壇,對一些反復倡廉中的熱點問題及時發表個人看法和評論,從而達到用虛擬世界的網絡監督推動現實的反腐倡廉。同時,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對于網民反映的問題,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給出回應,利用網絡做好紀檢監察系統“回音墻”。在新媒體背景下,網絡監督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我們反腐倡廉工作中有積極作用,當然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在新形勢下網絡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對網絡監督規律的研究,創新工作思路,讓網絡在反腐倡廉中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馮雋.社會輿論多元化與輿論監督的應對.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
[2]李曉娜.輿論監督的多元化分析.青年記者.2009(26).
[3]謝新.論網絡監督常態下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理論觀察.2011(4).
[4]李正華.網絡輿論監督的臨界問題及相關法律責任.信息網絡安全.2006(04).
[5]孫琦、龍志飛.淺談網絡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輿論監督作用.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5).
[6]馬欣.網絡監督視角下的黨風廉政建設研究.黨史文苑.2009(24).
[7]于紅.反腐倡廉建設中加強輿論監督的對策分析.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
[8]董碧輝.周久耕倒臺讓網絡監督之門由此洞開錢江晚報.2009年10月14日.
作者:孫國秀 張鳳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 上一篇:全民健身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研究
- 下一篇:革命根據地的反腐倡廉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