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反腐倡廉研究
時間:2022-09-19 11:16:22
導語:中央蘇區反腐倡廉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腐敗問題一直是籠罩在世界各國頭上的“政治霧霾”,特別是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重視反腐倡廉建設尤為重要。通過回顧了中央蘇區的那段歷史,闡述了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的歷史背景,分析了中央蘇區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反腐倡廉建設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并在此基礎上,揭示了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的當代啟示。
關鍵詞:中央蘇區;背景;舉措;啟示
中央蘇區成立后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內外部環境仍錯綜復雜。一方面,國民黨部隊對中央蘇區進行嚴密的經濟封鎖和瘋狂的軍事圍剿;另一方面,黨內貪腐現象嚴重,鋪張浪費比比皆是?;诖吮尘?,中國共產黨通過抓好反腐倡廉建設,達到鞏固蘇維埃政權的目的。
1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的歷史背景
1.1外部環境———國民黨軍隊大規?!皣恕?。中央蘇區隨著大革命的失敗,中國共產黨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改變以往的策略,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經過詳細的研究和考察,領導工農紅軍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井岡山地區,并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通過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及根據地建設,中國共產黨進一步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政權。面對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和軍事打擊,1929年1月中旬,、紅四方面軍離開井岡山根據地,向贛南進軍。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隨后,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發動軍事“大圍剿”,嚴重破壞了中央蘇區的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梢院敛豢鋸埖卣f,當時的中央蘇區飽受內憂外患之苦。面對國民黨的全面封鎖,紅軍的生存問題亟待解決。1.2內部環境———腐敗滋生危及蘇維埃政權的生存與舊政權存在根本不同的新生政權———蘇維埃政權是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切實為人民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然而,在國民黨白色政權的包圍下,蘇維埃政權由于受到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黨內腐敗現象雜亂重生,比如官僚主義、貪污浪費、以權謀私等。腐敗的滋生已經嚴重危及蘇維埃政權的生存和鞏固。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開支過于隨意,浪費比較普遍。1932年,江西首次工農兵蘇維埃大會就明確指出:“一鄉每月花銷達到數百元,一區達到數千元,到了縣一級甚至達到萬元以上”。二是侵吞公家錢物,貪污受賄盛行。當時,中央財政部會計處處長徐文亮利用職權之便,把打土豪分來的布私自給自己的老婆做衣服穿。財政部會計科科長唐仁達就私吞軍政機關的公款共二千多大洋。三是挪用公款經商營私。于都縣委書記劉洪清帶頭邀請城市黨總支書記余當文、貧農團主任易林和另一商人合股開酒店賣酒。四是以權謀私,濫用職權。一些地方政府任用熟人推薦上來的人混進黨的干部隊伍,導致革命隊伍中濫竽充數的大有人在。五是官僚主義之風盛行,只憑強迫命令辦事。部分地方干部不但不到下面巡視檢查工作,而且經常是心血來潮隨意“命令”、“訓令”、“通令”,這種工作方式的后果就是直接導致下級不尊重人民群眾的利益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隨意命令和強迫群眾現象普遍發生。造成蘇維埃政府腐敗現象頻發的原因多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方面。由于中央蘇區的建立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傳統的社會政治形態的產物,封建“做官發財”思想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這種思想正在不斷腐化蘇維埃政府的部分領導干部。同時,由于蘇維埃政府的成員身份大多數是農民出身,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二是組織方面。當時的革命隊伍確實存在魚龍混雜的局面。那些動機不純的分子打著為人民服務的幌子,興的是一己之利的實,利用職權便利在革命隊伍里大肆撈取政黨收益。三是制度方面。鑒于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并不是執政黨,只是在中央蘇區臨時執政,無論是法律條文的建立,還是經濟發展的政策,中國共產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盡管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出臺了許多經濟政策,但因當時惡劣的革命斗爭環境,工作的重心主要是武裝斗爭,進而導致法律法規的制定并不完善,很多好的經濟政策也被擱置。
2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的主要措施
無論是官僚主義作風,還是貪污腐敗現象頻發,這已經嚴重削弱了紅軍的戰斗力,加劇了蘇維埃政府的財政壓力,極大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光輝形象,在人民群眾中反響強烈,影響惡劣,進而導致一些群眾對蘇維埃政府喪失信心,轉移到白區生活。因此,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時不我待。為了加強廉政政府建設,中國共產黨在廉政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舉措。2.1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完善蘇區民主制度。在推進民主法治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央蘇區通過借鑒蘇俄經驗并結合地區實際,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市鄉代表會議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干群之間的密切關系,讓廣大黨員干部能聽到群眾真實的聲音,也能保證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能得到及時反饋,群眾的問題也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二是適當劃分行政區域。由于中央蘇區很多地方比較偏僻,不便管理,蘇維埃政府決定把一些轄區較大但又偏僻的地帶重新劃分,這樣一來,很多轄區縮小了,政府也就能較為全面的聽到人民群眾的聲音,并對群眾的反饋做出正確而敏捷的判斷和解決。2.2建立財政制度,統一財權。為了保障紅軍隊伍的日常開支和戰時需要,蘇維埃政府決定建立財政制度,保障財政資金專款專用,杜絕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利用職權之便喝兵血,鉆制度的空子,隨意揮霍人民群眾的財富等現象發生。因此,中央蘇區制定了《暫行財政條例》,并從五個方面建立財政制度:一是決算制度建立。每月要在規定時間內按時上報上月審核和下月預算。二是稅收統一。中央蘇區的稅收權要嚴格把控在蘇維埃政府自己手里。三是會計制度統一。通過會計制度的建立,進一步規范了蘇區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對貪腐行為形成巨大約束。四是審計制度建立。1934年,中央蘇區成立中央審計委員會并出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審計條例》,為經濟監督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五是國庫制度建立。為方便財政資金的統收統支,中央蘇區建立國庫,以便隨時調配資金合理使用在軍隊建設和經濟發展等各方面。2.3加強立法,嚴懲腐敗。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先后出臺了《中華蘇維埃組織法》、《工農檢察部組織條例》、《政府工作人員懲辦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條例,這些法律條例的出臺,極大地震懾了腐敗分子,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同時也使得蘇區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彰顯了中央蘇區蘇維埃人民政府反對腐敗和抵制腐敗的決心和毅力。2.4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如果一個政府缺乏有力的監督,那么這個政府很容易滋生腐敗。蘇維埃政府十分重視黨內監督,在借鑒蘇聯成熟經驗的基礎上,立足蘇區實際,逐步建立起了黨內監督制度。在此基礎上,蘇維埃政府還建立了配套的行政監督機制,通過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加強工作巡視和檢查,保證政令暢通。同時,為了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蘇維埃政府還決定建立群眾監察組織。對于群眾反響強烈的腐敗現象,中央政府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零容忍”。此外,蘇維埃政府還運用媒體工具,通過《斗爭》、《紅色中華》等報刊雜志在豐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有效發揮了輿論的監督作用。
3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的當代啟示
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在反腐倡廉建設中取得的實效和總結的成功經驗對于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開展反腐倡廉工作依然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力度不可謂不強,對腐敗分子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重溫這段歷史,無疑是對今天的反腐倡廉建設有重大啟發。3.1強化學習教育,筑牢思想防線。蘇維埃政府為了提高黨員干部的學習積極性,通過開辦思想政治學校、開展學習交流會等方式,進一步鞏固了蘇維埃政權,提高了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一是加強干部廉政思想理論教育,提升整體素質。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至今,已經發展了8000多萬黨員同志,不斷給黨內注入新的活力。盡管黨員隊伍很龐大,但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不免會存在一些動機不純的害群之馬,也會存在一些黨員干部隨著地位上升,經受不住金錢、美色、權力的誘惑,喪失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最終脫離人民群眾,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光輝形象。只有加強對黨員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武裝自己,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價值觀。二是拓寬黨員教育主渠道。古田會議就開辟了諸多渠道,比如黨報學習、會議座談等。對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充分使用各類主流媒體和現代傳媒,打造多樣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多種渠道教學,提高黨員同志的思想認識和黨性修養,切實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民多做實事、多辦好事。3.2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制度是否健全,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發展和政權穩固。中央蘇區時期,蘇維埃人民政府通過建立了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制度,比如審計制度、國庫制度、會計制度等經濟制度和法律制度,有效地鞏固和發展了紅色革命政權。在新的歷史起點和時代背景下,黨要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日新者必日退。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包括提出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通過這些舉措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反腐倡廉建設的發展,抵制了奢靡之風。3.3運用多種方式形成監督合力光靠黨內監督是不夠的,蘇維埃政府在監督問題上,從黨內擴大到黨外,涉及行政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十三五時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強監督。勢在必行。一是黨內監督。強化黨內監督,就是要重點監督“一把手”,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杜絕濫用私權為自己或親屬牟利。同時要把群眾反響強烈的問題作為重點,及時查處貪腐分子,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此外,還要加強監督制度建設,完善各項監察制度,讓腐敗分子無空子可鉆。二是民主監督。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有損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要及時查證解決。另一方面,要強化網絡監督。在大數據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一種監督平臺。合理使用網絡監督,能起到更大的監督效果。
作者:孫嘉翊 單位:中共四川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
參考文獻
[1]王天文,王德木.土地革命時期經濟建設思想淺析[J].黨史研究與教學,1993,(5):42-46.
[2]金珊.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4.
[3]賴宏,溫智偉.中央蘇區廉政建設對當前反腐倡廉建設的啟示[J].黨史文苑,2008,(2):18-21.
[4]張顥.論井岡山、中央蘇區時期反腐倡廉機制建設及其當代意義[J].黨史文苑,2010,(22):70-72.
[5]楊鎵駿.中央蘇區廉政建設的主要措施與歷史啟示[D].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5.
[6]鐘利民,方南火.中央蘇區反腐廉政建設的經驗及其當代價值[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3):75-78.
- 上一篇:高校反腐倡廉形勢和任務研究
- 下一篇:淺談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