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反腐倡廉路徑優化研究

時間:2022-03-10 09:24:24

導語:高校反腐倡廉路徑優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反腐倡廉路徑優化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特征與存在問題,敘述了大數據內涵與高校反腐倡廉的相關關系。探討了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優化路徑:共享信息資源,打造高效反腐倡廉大數據平臺;提升分析技術,建立大數據監測預警體系;以人為本,做好個性化廉潔教育。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高校廉政文化;路徑

2010年,社科院頒布的中國教育藍皮書指出,高校已成為腐敗犯罪新的高發區。[1]而高等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是為國家培養后備軍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2]十八大以來,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我國經濟建設也進入了新常態,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愈發嚴峻,中央紀委公開查處的高校領導腐敗案件有200多起,在面臨新形勢下高校反腐倡廉工作過程出現的新問題、新難題、新挑戰,高等院校必須自覺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為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創新發展營造出健康向上的生態環境。[3]而隨著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2015年9月,國務院頒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確認了將大數據發展作為我國的基礎戰略,因此,如何利用好大數據技術預防高校腐敗,推動高校反腐倡廉建設,以期實現制度的優化、效能的提升,對于營造積極向上、風清氣正的高校廉潔環境,培育具備清廉人格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特征與存在問題

1、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特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學府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所培養的人才的基本素質與價值觀念對社會、國家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高等教育學府也是文化精英分子的聚集地,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過程中有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因此在進行高效反腐倡廉建設的過程中,其呈現出以下三個基本特征:第一,具備行業特性,因高校特殊組織架構與半封閉式特性,在進行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時應積極與學校的校風建設、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第二,社會關注度高,人才培養既是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基本要求,[4]同時又是實現人民家庭美滿的重要一環,因為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會吸引社會媒體與大眾的廣泛關注。第三,現實緊迫性,十八大以來,高校腐敗事件頻發,治理高校教育腐敗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媒體的重要議題、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做好高校反腐倡廉建設已然刻不容緩。2、高校反腐倡廉建設存在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中西方文化得到了廣泛的交流,各種思潮涌動,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受到社會不良思潮的意向,部分學校領導干部的價值觀發生了錯位,加之高校本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體制機制性障礙,使得高校腐敗情況愈發嚴重。十八大以來,各高校已深刻認識到此類問題,不斷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使之完備化、體系化,但我們不可否認當下高校反腐倡廉建設還存在部分問題:第一,高校管理體制不健全,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界限不清,領導層面,民主集中制貫徹不到底,一言堂作風比較突出,基層層面,人事、招生、財務、科研等方面存在制度漏洞,容易成為貪腐的溫床。第二,監管體系不健全,缺乏相應獨立、自主性,紀委、紀檢干部無法脫離校內人事體系,無法發揮監管效能最大化。第三,部分領導干部與教師理想信念不堅定,缺乏黨性修養,在我國傳統糟粕文化與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蝕下,造成了身份迷失,加之無法做到批評和自我批評,使得理想信念缺失,滑向腐敗。第四,師生參與反腐倡廉積極性較低,普通師生對于高校反腐倡廉理解概念不同、本校具體腐敗事件了解過少、舉報渠道不完善等等,都使得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曲高寡和,執行效能不盡人意。

二、大數據內涵與高校反腐倡廉的相關關系

2015年9月,國務院頒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從頂層設計的層面確定了大數據的應用于發展的重要性,大數據(BigData)作為能夠快速地獲取并處理和分析海量多樣化的交易數據、傳感數據、交互數據,[5]加速的推動著信息革命的到來。伴隨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依托網絡來提高生活的舒適度與便捷性,導致各種數據的指數倍增加,高校的反腐倡廉數據集合得到了大幅度積累,大數據在高校反腐倡廉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大數據可以揭示腐敗發生發展的規律?!耙荒甑臄祿?、一個地區的數據看不出太多的章法,隨著跨年度、跨地區的數據越來越多,群體的行為特點就會呈現出秩序、關聯和穩定,也會有更多的規律浮出水面”。[6]一切腐敗現象背后也都存在著一定的規律,都有腐敗的共同“密碼”可尋,找到這個密碼,就無異于找到一把反腐的鑰匙。隨著反腐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反腐數據的積累也越加豐富,透過這些數據可以深入探索反腐斗爭中的規律性問題,為反腐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巨大便利。2、大數據可以用來監控和預測反腐輿情。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公眾民主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來表達自己對反腐的觀點與建議,這種表達是網民思想情緒和群眾利益訴求在網上的集中反映,更是公眾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的體現。通過大數據可以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訴求,及時掌握公眾對反腐敗的態度,監控反腐輿情以便及時回應公眾關切。3、大數據用于查辦具體反腐案件。利用視頻監控系統、電子郵件、聊天記錄、銀行卡和信用卡交易與購物信息等各類數據,既可發現案件線索,又可提供犯罪證據。在大數據的支撐之下,“精準反腐”勢必能夠震懾更多的黨員干部,起到“治未病”的效力,防止黨員干部異化成貪食的“蒼蠅蚊子”,從而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前邁進,讓黨員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也不能腐。4、大數據可以為個性化廉潔教育提供便利。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爆炸與信息冗余問題更加突出,信息服務應該根據個人的需求量身定做,這樣實用性更強、效果也更好。為了提高廉潔教育的效果,可以引進個性化的服務模式為反腐倡廉教育服務。通過大數據技術理解用戶過去的行為模式,而后分析其當前的需求偏好、預測出其可能需要的信息,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反腐信息推送。

三、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反腐倡廉路徑的優化探析

1、共享信息資源,打造高效反腐倡廉大數據平臺。2010年1月11日,第十七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要拓寬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加強反腐倡廉輿情網絡信息的收集、研判和處置,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在信息化時代,數據作為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大數據作為反腐倡廉領域的新生事物,是傳統反腐倡廉手段的重要補充形式,為了做好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加強數據收集工作,構建信息共享平臺變得尤為重要。第一,成立大數據管理部門,制定信息共享制度,在信息收據的過程中,高校各部門的壁壘、信息收集渠道的寬泛、信息內容的私密性、信息格式的不標準等等都需要專門的管理部門來保證平臺成立與運行;第二,拓展信息接入渠道,盡量保證數據的完整性,高校反腐倡廉大數據平臺作為一個待發展的數據庫,一方面因積極對接諸如戶籍、金融、人事、股票等各行各業成熟的數據庫,另外一方面暢通意見反饋渠道,實時抓取學校教職工、學生在互聯網上關于反腐倡廉的痕跡。2、提升分析技術,建立大數據監測預警體系。面對著海量的數據,形式多樣,包含太多無意義信息,價值密度低,我們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去挖掘出這海量數據背后隱含的、潛在的價值信息,大數據技術囊括了數據的收集、存儲、挖掘、分析、可視化等一系列技術組成,其作為信息化時代的新生事物,現在還處于發展階段,這對我們運用大數據技術,增加高校反腐倡廉效能提高了挑戰。第一,成功分析的關鍵不是工具和技術本身,使用這些工具和技術的人才是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7]我們首先應該培養大數據分析人才,重視人才梯度的培養,以期最大限度合理、有效的利用所掌握的數據資源。第二,根據高校領導干部、教職工與學生群體的特性不同,建立其各自對應的反腐倡廉數據模型,及時有效的排除冗余、干擾信息,第一時間獲知價值信息。第三,“93%的人類行為是可以預測的,讓人們將生活數字化、公式化以及模型化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實大家都非常相似,人類行為看上去很隨意、很偶然卻極容易被預測。[8]及時反饋大數據分析結果,為建立監測預警體系提供科學性已經,能夠有效遏制高校腐敗的發生,對于已發生的高校腐敗事件,我們應該根據問題性質、相關人員平時表現等因素對異常情況和存在腐敗的人員進行相適當的處理[9]。3、以人為本,做好個性化廉潔教育?!霸诖髷祿r代,信息分類更加明確,很多數據信息服務應該根據個人需求量身定做,這樣目的性更強、定位更準確、效果也更好”。[10]面對著高校群里的巨大差異性,我們應該通過其行為模式與思維特征的不同對不同受教育對象進行分類,進而提供個性化的廉潔教育內容。第一,對于高校領導干部,腐敗易高發人群,應依照級別、年齡、部門、風險點等區分方式,依照法律法規,做好相應的警示教育。第二,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曾明確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弊龊昧疂嵈髮W生廉潔教育工作,應積極使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緊密把握我國當下反腐倡廉新形勢,找準大學生廉潔教育切入點,創新教育形式與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期培養正確廉潔觀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

【參考文獻】

[1]吳晉生.高校廉政風險防范管理[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曲雁.高校腐敗的變化趨勢及其預防機制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8.12-16.

[3]陳小斌.黨內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1.

[4]薄貴利,程志勇.人才強國戰略是實現國家強盛的第一戰略[J].行政管理改革,2017.10.56-59.

[5]唐蕓.利用大數據推進反腐防腐機制建設探討[J].廣西經濟,2015.6.61-62.

[6]杜治洲,常金萍.大數據時代中國反腐敗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8(4)21-27.

[7]BillFranks.駕馭大數據[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8]科瓦齊,羅森斯蒂爾.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9]劉永豐.高校反腐預警系統的構建——以成都理工大學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26(7)345-347.

[10]杜治洲,常金萍.大數據時代中國反腐敗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8(4)21-27.

作者:杜楊建 崔穎安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