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原理與結合的新發展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22 03:24:00

導語:馬克思主義原理與結合的新發展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原理與結合的新發展探討論文

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歷史經驗,系統闡述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是我們黨面向2l世紀的綱領性的文件,是指引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空前偉大歷史任務的宣言書、動員令和方向盤。是對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的新貢獻。“七一”報告高瞻遠矚,博大精深,內容極其豐富。貫串“七一”報告的一根紅線,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要準確理解“七一”報告的精神實質,就要進一步領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意義,領會“七一”報告是怎樣貫徹這一原則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則和內在要求。是否貫徹這個原則,歷來是真假馬克思主義的分水嶺,也是黨的事業成敗的關鍵。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一再證明了這個真理,我們黨的歷史也一再證明了這個真理。這個原則有兩個方面: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動搖;一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于本國的實際,把兩者創造性地結合起來,回答和解決本國的問題,從而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黨的三代領導集體之所以成功地指導了中國革命和建設,在中華大地上創造了人間奇跡,就因為貫徹了這個根本原則。

一、關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問題

要貫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就要毫不動搖地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真理性。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遭到敵對勢力的仇視和攻擊,馬克思主義就是在同這些攻擊作斗爭的過程中顯示自己的真理性的。現在,由于世界資本主義的力量有較大的增長,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低潮,特別是由于蘇東劇變,敵對勢力又一次斷言馬克思主義的“失敗”。這種在新舞臺上演出舊劇目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問題是我們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能動搖。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的幾千年的文明史上,產生過許多關于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的理論。這些理論除了包含著謬誤和偏見以外,也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一定的客觀事實,代表著人類認識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其中有些理論包含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即使是謬誤和偏見,也為人類提供了理論思維的教訓。這些理論仍然是人類文明發展大道上的寶貴成果,沒有這些成果也不可能有馬克思主義,因此我們決不能對這些成果采取粗陋的非歷史主義態度。這是一方面的事實。另一方面的事實是,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夠科學地揭示世界的發展規律、特別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這些理論至多只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探究出思想動機的原因,不了解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是決定一切社會關系、因而也是決定人們思想動機的根源;只看到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而沒有看到人民群眾的作用。這種根本性的缺點決定了它們不可能科學地揭示社會歷史的規律,指明人類的前途。這不是因為前人缺乏智慧,而是因為當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矛盾的暴露沒有達到一定的必要程度,再加上階級眼界和階級偏見的限制,以致任何才智杰出的人都不可憑頭腦構造出真正科學的理論。這樣的科學理論只有到l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大生產發展了的條件下才可能出現。

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決不在于憑空創造了什么,而在于批判地吸取了人類的全部文明成果,總結了社會發展到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創造了科學的理論。這種科學的理論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引起了人類的認識史上空前的革命,結束了人類在黑暗中徘徊的苦境。就像有了基因理論,遺傳學上的許多奧秘就迎刃而解了一樣。近代中國從1840年開始的八十年中,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向西方引進了許多理論和學說,可是它們在實踐的嚴酷考驗中一個一個地破產了。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以后也還有各種其他西方理論在中國傳播,例如羅素和杜威就到中國來宣傳過他們的理論;此外中國還有許多自己的“土特產”。但是,世界的總體狀況怎樣,中國為什么在近代陷入被列強宰割的地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性質如何,怎樣改造中國,是改良還是革命,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前途如何,沒有一種理論能夠科學地說明這一系列的重大問題,指出符合世界大勢和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只有馬克思主義與眾不同。當中國的先進分子用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中國命運的工具的時候,立即如撥云霧而見青天。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成立了,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當全國只有五十幾個黨員的時候,黨就有信心徹底改造舊中國,信心的根據就是黨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這八十年來我們黨就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把災難深重的舊中國變成了初步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如果馬克思主義不是科學的真理,這樣的奇跡可能出現嗎?有一種說法:馬克思主義在當時或許有它的真理性,但由于近幾十年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和世界格局的巨大變化,現在已經“過時”了。這是一種更有迷惑性的說法,但是同樣經不起分析。任何科學的理論體系都有基本原理的部分和具體結論的部分。支撐一種科學理論的核心部分是它的基本原理,而不是運用基本原理考察特殊對象所得出的具體結論。某些具體結論即使確實過時了,也不等于基本原理的過時,不等于這個科學理論的過時。只有出現了下述兩種情況之一才可以說一個科學理論過時:(1)這個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所反映的對象現在已經不再存在,或者已經面目全非,因而表述這些基本原理的命題已經不再是真命題。(2)出現了一種新理論,它的基本原理比舊理論具有更廣的覆蓋面和更強的解釋力,不僅能更深刻地解釋舊理論所能解釋的問題,而且能解釋舊理論所不能解釋的問題,指出舊理論適用范圍的局限性,把舊理論降低為它的一種局部情況(極限情況或特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現在是否遭遇到了上述兩種情況之一呢?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立場觀點方法,也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20世紀的科學技術革命產生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基因理論、信息論、系統論等重大成果,社會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產生馬克思主義的l9世紀確實大不相同??墒强茖W和實踐的發展證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任何一個基本原理是假命題嗎?一個也沒有。恰恰相反,這些基本原理還正在不斷地為現代最新的科學成果和社會實踐結果所證實。當然,這些基本原理也要豐富和發展,它們的內容要進一步深刻化,形式要進一步精確化,但它們的“硬核”至今沒有動搖。到現在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樣廣闊的理論覆蓋面和深刻的解釋力,還沒有出現一種理論能夠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降低為它的一個特例,如同相對論與經典力學的關系那樣。不錯,現代西方的哲學理論和社會歷史理論層出不窮,流派紛呈,它們對局部的問題確有值得重視的見解,把它們看成一堆謬誤當然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它們在總體上仍然遠低于馬克思主義的水平,更說不上超越馬克思主義。一部分階級偏見不很濃烈的西方學者也承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不可超越的哲學。斷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已經過時是輕率的、沒有根據的。公務員之家

至于運用科學理論考察具體問題所得出的具體結論卻不能與基本原理等量齊觀。例如運用一系列的科學原理制定的某次發射火箭的具體方案有這樣那樣的錯誤,因而導致發射失敗,這樣的事是常有的,但是并不能由此推出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有錯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結論的關系同此道理。馬克思主義者(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本人)運用馬克恩主義基本原理考察當時當地的具體問題得出的結論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有些結論在當時是正確的,現在也仍然符合實際,談不上過時的問題;有些結論因為掌握的情況不全面、不準確,在當時就有錯誤。例如,1848年2月首次在倫敦出版的德文《共產黨宣言》第一章曾斷言“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這是因為那時還沒有人知道原始公社的存在而造成的錯誤,直到1877年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出版,才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恩格斯在1888年的英文版《共產黨宣言》上加注說明了這一點,指出這句話里講的“一切社會的歷史”應理解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又如馬克思當時曾斷言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已經容納不下生產力,后來資本主義經過調整,能容納的生產力還很大,這也是由于沒有估計到后來情況的變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估計革命高潮到來的時機問題上,也有過失誤。還有一種情況:有些結論在當時是符合實際的,后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原來的結論確實過時了。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里就指出<宣言》有幾個地方的論斷已經過時。但是,從所有這些情況都得不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過時的結論。如果像迷信的人對待神仙或算命先生那樣對待馬克思和恩格斯,要求他們的每一個具體結論都正確,否則就反推出馬克恩主義的基本原理不正確,那就是不懂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與它的實際運用之間的關系,犯了邏輯錯誤。這就好像從幾次衛星發射的失誤反推出發射所依據的基本原理的“過時”一樣荒謬。至于從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劇變推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過時”,那也站不住腳。這些劇變的發生原因極為復雜,但是沒有一個原因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過時”有關,相反,倒是與這些國家的領導沒有正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有關。如果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問題上有所含糊,不能堅持,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就沒有根據,無從談起?!捌咭弧敝v話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失去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于失敗。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p>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堅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還只是問題的一半,只有這一半是遠遠不夠的,問題的另一半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認識和改造的實際對象相結合。就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也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正反兩面的歷史經驗都極其豐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七一”講話對這些寶貴經驗作了高度理論化的提升,同時又為正確地處理這個問題提供了典范。

任何科學理論與它的實際運用之間的關系都涉及普遍(一般)與特殊(個別)的關系,即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的關系。普遍即寓于特殊之中,是從諸多特殊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共性,不可能把一切特殊事物的個性都涵蓋無余。一切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所反映的都是普遍規律,不可能囊括千差萬別的矛盾特殊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不例外,它只能提供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指導原則,不可能提供具體問題的現成答案。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誡人們:“我們的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恩格斯在批評把歷史唯物主義當作公式亂套的學風時指出過,即使在某一個具體問題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需要多年潛心研究的工作,徒托空言是無益的;如果套公式可以解決問題,那就比演算一元一次方程式還容易。教條主義的哲學根源就是不了解普遍與特殊的區別,更不了解兩者的辯證關系。教條主義者不區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作出的具體結論,以為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照搬照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書本上寫的一切。一位醫生如果只會照抄醫學教程,而不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對癥下藥,一定是誤人的庸醫。教條主義者就是這樣的庸醫。教條主義的態度好像非?!皥猿帧瘪R克思主義,其實本身就違反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作用就是提供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科學工具,如果不用它來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就將毫無意義。我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曾經吃過教條主義的大虧,付出過慘重的代價,教條主義幾乎斷送了中國革命。同志當年以極大的努力批判了“無的放矢”或“有矢不放”的教條主義態度,才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以血的代價換來的歷史經驗永遠不能忘記。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黨不僅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動搖,而且必須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面臨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并且在結合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黨的事業成敗的關鍵,是一個黨成熟與否的標志,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能不能得到真正堅持的關鍵。

我們黨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這個“結合”的過程。凡是結合得好的時候,黨的事業就發展、就勝利;結合得不好的時候,黨的事業就受挫、就失敗?!敖Y合”是非常艱難的事業?!懊^過河”這句話,其實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一種通俗而又形象的比喻。要想過河,當然不能違背過河的“基本原理”,例如水的一般性質、人的生理的一般性質等等,可是每條河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眼前的這條河怎么過,是既無“本本”可抄,亦無先例可援的。要成功地過這條河。除了親自去調查研究這條河的實際情況之外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懊?,就是在基本原理指導下的實踐,就是在實踐中對實際情況的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的關系同此道理。中國革命應該怎么搞?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應該怎么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里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那里沒有寫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也沒有寫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在長期反復的實踐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總結經驗,不斷創新,自己摸索出來的。我們黨正是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了兩次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同時也就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黨一直要做下去的一篇大文章,是不可能一勞永逸的。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在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創新、豐富和發展著鄧小平理論。同志的“七一”講話、特別是他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論述之所以是一次具有時代意義的理論創新,是新時期的綱領性的文件,正因為創造性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中國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論斷,解決了中國進一步發展的根本性的問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寶庫。

要成功地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準確地把握中國實際。否則,即使主觀愿望上想結合,實際結果也仍然是主觀與客觀分裂、認識與實踐脫離,事與愿違。我們黨的三代領導集體之所以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正因為準確地把握了中國實際。怎樣才能準確地把握中國實際,我們從總書記的“七一”報告中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1)要抓住當前中國的主要矛盾,而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顛倒。否則,即使身在實際之中,也可能只得到一些雜亂無章的材料,分不清本質與現象、真象與假象、全局與局部、主流與支流,抓不到最大的、最本質的實際,從而也就不可能準確地提出一定歷史時期的戰略任務。中國每天發生的實際情況多得不可勝數,如果只是就事論事而不能提綱挈領,辛苦的調查結果就可能成為一筆不能說明任何問題的流水帳,還可能使次要的、處于從屬地位的、暫時的問題掩蓋了主要的、處于主導地位的、長期起作用的問題,造成戰略上的失誤。我國最大的、最本質的實際,就是我國正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全民族的文化水平還落后于發達國家,這種狀況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必須服從于解決這個主要矛盾,橫下一條心,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集中力量抓住這件頭等大事不放,排除來自任何方面的干擾。

(2)要把中國放在當代世界的全局中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看中國。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當代世界全局的總體情況,不了解中國在世界全局中所處的地位,對中國實際本身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國不可能避開全球化的大趨勢封閉地發展自己,而只能在這個大趨勢中發揮優勢,利用矛盾,參與競爭,從而加速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爭取立于不敗之地。

(3)要把中國放在動態的過程中考察,而不是靜止地看中國。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但是這個矛盾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都是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中國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社會的經濟結構和人們的利益關系、就業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等與單一的計劃經濟時期和相對封閉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進一步發生更大的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將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我們的具體政策、措施都要與時俱進,緊摳著戰略目標的要求不失時機地作出調整,提出與變化著的實際相符合的新辦法、新舉措。如果思想落后于形勢,就會脫離實際。

如果我們各條戰線、各個部門的工作都能夠以同志的“七一”講話、特別是“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七一”講話中體現的科學方法去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舉措,我們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就一定會健康、迅速、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