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衛部隊政治創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4 04:19:00
導語:警衛部隊政治創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要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就必須不斷地改革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警衛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可靠,圓滿完成各項警衛任務。
【摘要題】軍隊思政
【關鍵詞】警衛政治工作/警衛部隊特色/警衛政治工作優良傳統
警衛工作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政治影響、經濟利益和國際聲譽,責任重大,稍有不慎就會給黨和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1996年2月2日,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佩瑤被害,在國內外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由此可見,要確保警衛工作“完全第一”,就必須確保警衛人員政治合格。自從1984年7月全國公安警衛部門轉為武警現役體制以來,警衛部隊的政治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其他現役部隊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許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要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不斷地改革創新,以保證警衛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可靠,圓滿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警衛任務。
一、警衛部隊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的意義
警衛部隊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是指在堅持警衛部隊基本原則和制度的前提下,結合時代特點,運用群眾創造的先進經驗,改革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通過改革創新推進政治工作的發展和完善。
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前進的靈魂和不竭的動力。”從現在起到下個世紀中葉,我國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警衛部隊作為保衛警衛對象、警衛目標和重大活動安全的一支部隊,要實現這支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必須在堅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跟上新形勢,更新舊觀念,對不適應警衛工作實際的工作內容、政策制度、方式方法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一)改革創新是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首要條件
警衛部隊歷來重視從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的實際出發,不斷改進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和制度。警衛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與其他部隊的政治工作有其不同的特點,比如警衛部隊要比其他部隊更注重忠誠品德的培養,注重愛黨、愛祖國、愛人民意識的塑造。應該說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是在不斷地借鑒和改革軍隊政治工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針對警衛部隊的特點改革創新,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切合警衛部隊實際的組織系統和工作制度。沒有改革創新,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就缺乏活力,就不可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斷地改革創新,才能使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從理論到實踐,從內容到形式,從組織到制度不斷適應新的形勢和警衛任務的要求,以保證各項警衛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改革創新是迎接新挑戰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由于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警衛部隊政治工作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和新問題,這些新問題的出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國際上看,政治謀殺事件接連發生,恐怖活動不斷升級,尤其是美國“9·11”事件的發生,給警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國內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警衛工作長期處于和平環境,容易使警衛人員放松警惕,產生和平麻痹思想。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人們的行為規范、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對外開放過程中,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不可避免地會對警衛人員的思想道德產生一定影響。怎樣切合實際地做好政治工作,保證每個警衛人員政治上絕對忠誠可靠,是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從警衛部隊內部看,一些同志重視警衛業務建設,輕視政治工作,忽視對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學習,放松了部隊的思想和作風建設,使部隊官兵的思想出現了多元化傾向。警衛政治工作只有努力改革創新,勇敢地迎接這些新挑戰,才能適應新的形勢。
(三)改革創新是圓滿完成各項警衛任務的重要保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及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入調查研究、指導工作的活動不斷增多,重要外賓接踵來訪,一些重大的國際會議和國際活動在我國頻頻舉辦。與此同時國際暗殺要人事件也時有發生,國內有組織的暴力犯罪逐漸增多,并有與國外犯罪集團相勾結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警衛部門擔負的警衛任務較之以往,工作量更大,要求更嚴,難度更高。因此,沒有一支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的警衛隊伍,是不能完全警衛任務的。必須大力加強警衛部隊的政治思想建設,不斷提高警衛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可靠,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警衛任務。
二、警衛部隊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的方針、原則和內容
(一)改革創新的方針和原則
改革創新的方針是尊重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改革創新的原則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保持優勢,創新發展。通過改革創新,增強警衛政治工作的針對性、系統性、創造性。
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改革創新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要努力擺脫舊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束縛,立足于警衛部隊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努力掌握新形勢下警衛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勇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要著眼警衛政治工作的長遠發展,學習借鑒一切反映時代要求的科學有益的東西,力戒形式主義,講求實效。總之,警衛政治工作的各項改革創新,都要有利于發揮警衛部隊特有的政治優勢,有利于保證警衛人員的政治合格。
(二)改革創新的內容
1.繼承和發揚警衛部隊政治工作優良傳統
警衛部隊政治工作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警衛特色的優良傳統,主要是堅持用馬列主義、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部隊,堅持黨對警衛工作的絕對領導,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唯物辯證法,按照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任用干部,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發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條件的變革,警衛部隊政治工作要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創造新的形式。注意總結警衛工作實踐中的新經驗,對一些過時的做法要大膽革新,對“左”的東西要堅決擯棄。
2.拓展警衛部隊政治工作服務保證的新領域
隨著警衛部隊正規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警衛部隊教育訓練的不斷創新,兵役制度、體制編制的調整改革,使警衛政治工作遇到了許多未曾有過的新課題,如警衛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需要改進,警衛部隊黨建工作需要完善,警衛部隊干部工作需要規范等等,警衛政治工作必須面對新情況、新領域,豐富內容,拓寬路子,找出新的對策和方法。
3.形成警衛部隊政治工作政策制度的新體系
制度創新是工作創新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把政策制度的調整完善作為警衛政治工作改革的重點。沒有的要建立,不適應的要調整,不健全的要完善。要加強調查研究,對警衛部隊存在的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與干部戰士切身利益關系密切的政策制度,如警衛干部轉業安置問題、警衛人員工作待遇問題等,要加緊論證。加快改革創新的步伐,逐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及與國家有關的政策制度改革相銜接、符合警衛工作實際的政策制度體系。
4.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做好警衛政治工作
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在信息掌握、情況處理、知識傳播、思想教育等方面,充分利用電影、電視、錄相和計算機網絡的教育功能,倡導新思想,確立新觀念,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凈化官兵的思想,增強部隊的凝聚力。要善于運用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法學以及公安工作中鄰近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豐富警衛政治工作的內容,增強警衛政治工作的科學性。
三、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改革創新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要處理好學習借鑒與保持警衛部隊特色的關系
警衛部隊政治工作在改革創新過程中,對先進的東西要學習借鑒,但不能簡單地照抄照搬,要有選擇地吸收,把適合警衛政治工作實際特點的保留下來,舍棄那些與警衛政治工作無關的或相矛盾的東西。也就是說,在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保留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特色中合理的積極的因素,二者是相互統一的。在實際工作中,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學習借鑒和保持警衛部隊特色的關系,才能保證警衛部隊政治工作健康發展。
(二)要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一方面,警衛政治工作的理論探索不能脫離警衛政治工作實踐。科學的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脫離實際工作的理論,只能是空洞的、不切實際的理論。警衛政治工作的理論探索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斷總結警衛政治工作實踐中的先進經驗,進行研究,進而形成科學的理論。另一方面,警衛政治工作實踐離不開理論指導。警衛政治工作理論具有科學的預見性,它能夠正確地反映警衛政治工作的發展規律,能夠使我們認清警衛政治工作的發展方向,預見警衛政治工作的發展趨勢。因此,運用警衛政治工作理論,就能在實踐工作中克服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更好地為警衛政治工作建設服務。反之,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作指導,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就會失方向、走彎路、受影響。
(三)要處理好整體謀劃與重點突破的關系
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整體謀劃與重點突破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一方面,二者是相互區別的,整體謀劃是對整個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而言的,是共同的、普遍的。無論哪個省市的警衛部隊都要遵循同樣的政治工作方針和原則,這就是共性;重點突破是對部分警衛部隊而言的,是個別的、具體的。某一地區警衛部隊的政治工作總會有與其特點相適應的工作方法,這就是個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聯系的,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整體謀劃依賴于重點突破而存在,沒有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重點突破就沒有整體謀劃。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改革創新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條件不成熟時要在小范圍內重點突破,積累改革成果,等到條件成熟時要堅決果斷地改革,進行整體謀劃。在整體謀劃的同時,也要針對不同單位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突破。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警衛部隊政治工作的改革創新順利進行。
- 上一篇:勞動保障局整治非法用工專項行動的方案
- 下一篇:傳統政治文化取向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