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政績觀實踐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1 05:21:00
導語:領導干部政績觀實踐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政績觀實踐
[論文摘要]曾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而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領導干部是關鍵。他們的政績觀,即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將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得以正確地貫徹落實。
一、領導干部的政績和政績觀
政績,主要是指領導干部在任期內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履行崗位職責中所取得的成績和貢獻。政績是準確評價干部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個領導干部從政思想、為政風格、施政目標等綜合素質的全面反映。政績觀,是人們對政績的價值取向,是對政績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的看法,包括什么是政績,為誰創造政績,如何創造政績和怎樣衡量政績問題的認識和態度。
以往很多領導干部對政績觀存在著片面的思想。把發展視同于增長,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片面理解為“以GDP為中心”,把“發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為“增長才是硬道理”。沒有考慮科學、教育、衛生、環境、道德、社會文明的全面發展。結果破壞了資源和環境,影響了經濟建設,侵害了群眾利益,惡化了黨群關系。
二、科學發展觀對基層領導干部政績觀提出新要求
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它制約著人民對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的選擇,從根本上影響人類謀求發展的社會實踐。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面性的重大影響。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實踐證明,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與領導層、決策層的政績觀聯系在一起的。領導的政績觀決不僅僅是領導者個人思想觀念的小問題,而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問題。領導者的政績觀若出現誤區或偏差,不僅會影響到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一個地區,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發展。
(一)科學發展觀為正確政績觀提供科學的內涵。首先,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明確了創造政績的價值目標。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大追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政績的最終標準。其次,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準確地把握了政績的內涵。背離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政績,只能是虛假的、表面的、暫時的政績。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求我們既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要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的全面統一發展。
(二)正確政績觀的實踐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正確的政績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證。正確的政績觀,就是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政績觀的靈魂和指南,以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把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創造政績的重要內容。
(三)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領導干部政績觀的實踐。正確的政績觀實踐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茖W發展觀從根本上明確了追求政績的價值取向,衡量政績的根本標準和創造政績的基本途徑,為廣大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指明了方向??茖W發展觀要求地方政府領導在區域發展中要以人為本,堅持區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注重統籌兼顧,促進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地區與地區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與之相適應,領導干部政績觀的實踐也應體現科學的精神、全面的觀點、協調的要求。
三、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指導基層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一)揚棄無所作為的政績觀,樹立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績觀。有些領導干部認為事干多了難免有錯、話說多了難免有誤、決策做多了難免有失,在工作當中形成了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錯誤“官念”,在機遇面前患得患失,裹足不前。領導干部要揚棄這種無所作為的政績觀,樹立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績觀。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體現了我們黨發展理念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也是樹立正確政績觀的具體體現。又好又快的政績觀,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政績觀的實踐過程當中,經濟發展的思路要更加重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注重推動發展與節能降耗、生態保護相協調,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約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在“又好又快”中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揚棄官本位的政績觀,樹立力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績觀。官本位這一歷史遺留下來的陳腐的意識,以官位的升遷作為追求的目標。很多領導干部考慮事情不是從群眾的角度出發,而是從上級的角度出發,只唯上,不唯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高興。中國國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選擇的結果,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民賦予的。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執政條件下的集中表現,是共產黨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執政上的集中反映。所以領導干部要揚棄官本位的政績觀,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績觀,做到執政愛民,執政樂民,執政安民,執政富民,救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
(三)揚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片面的政績觀,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觀。一些領導干部片面地認為將GDP的增長視為衡量其政績的唯一指標,單純追求GDP的增長,不惜以付出昂貴的環境和資源作為代價??茖W發展觀的基本內容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領導干部要揚棄追求經濟增長的片面的政績觀,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各個方面的事情做好,把各個方面的關系協調好,堅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加快經濟發展的實績來體現政績,又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的全面發展,同時要不斷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
(四)揚棄單純追求局部利益的狹隘的政績觀,樹立統籌兼顧的政績觀。一些干部想快出政績、多出政績,結果往往在政績創造上追求一些片面的局部政績,而對當前和長遠發展缺少統籌謀劃。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基礎并不雄厚且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統籌兼顧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領導干部必須揚棄單純追求局部利益的狹隘的政績觀,樹立統籌兼顧的政績觀,協調經濟、社會、自然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地統一在以正確的政績觀為導向的工作實踐中,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各個方面的力量,在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中創造出新的政績。
- 上一篇:我國領導人對科教興國戰略探索研究論文
- 下一篇:參政黨政黨文化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