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黨政黨文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1 05:22:00

導語:參政黨政黨文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參政黨政黨文化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構建

論文摘要:本文圍繞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構建問題,通過對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概念、內容的分析,闡述了構建參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意義,并著重闡明了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著力點,著力點即在參政黨目標形象系統的構建、組織形象系統的構建、行為形象系統的構建三個方面。

政黨文化是一個政黨延續發展的重要標識,是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著力點?!跋冗M政黨文化的形成取決于兩個關鍵環節,一是政黨意識的形成環節,二是政黨意識向二級標示要素的轉化環節。第一個環節解決的是科學政黨意識的形成問題,第二個環節解決的是二級標示要素的先進性問題”[1]。要保持參政黨政黨文化的進步性,不僅要保持科學先進的政黨意識,還要在政黨意識向二級標示要素轉化過程中防止和避免隨時發生的政黨文化流變現象,保持這些要素的進步性。只有保持這些二級要素的進步性,才能確保政黨文化的進步性,進而保持參政黨的進步性。關于參政黨政黨文化核心要素——科學政黨意識的形成和構建以及二級要素的構建問題,筆者曾在“關于參政黨政黨文化構建的思考”一文中作了專門的闡述,在此不再贅述,本文著重闡明的是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構建問題。

一、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概念、內容及意義

(一)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概念分析

政黨文化是指一個政黨所具有的為其黨員所認同的意識形態、組織心理、制度規范和行為作風,以及由此決定的一個政黨區別于他黨的政黨形象。也就是說,政黨的意識形態、組織心理、制度規范、黨紀黨風、政黨形象等都是政黨文化的構成要素。因此,在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的過程中,還需要將政黨形象要素的構建,作為參政黨政黨文化構建的內容之一。那么,政黨文化與核心要素——政黨意識以及二級標示要素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就其關系而言,政黨文化是政黨意識的外化形態,它包含著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政黨文化核心要素的形態化,表現為政黨意識對政黨制度規范、黨紀黨風、政黨理念與活動方式的塑造;另一個層面是政黨文化核心要素與二級標示要素的形態化,表現為政黨形象的塑造。前者的主要評價主體是政黨本身,后者的主要評價主體是黨外力量,也就是說“政黨形象是黨外力量對政黨文化的評價要素”[2]。因此,我們所提出的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的評價要素,就是要著手解決好黨外力量評價主體要素的構建問題,也就是如何塑造好參政黨的政黨形象。

(二)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內容

什么是政黨的形象呢?政黨的形象是指“政黨展現給外界的風貌以及外界對它直接間接感知而產生的一種綜合性的、整體性的印象和評價。它主要由目標形象系統、組織形象系統、行為形象系統等方面組成”[3]。目標形象系統主要指政黨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價值觀念等,政黨的目標形象是政黨能否贏得廣大群眾的首肯、支持、擁戴的前提,在政黨的形象諸要素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組織形象系統主要指政黨從中央到基層各級組織的聚集、轉換、釋放等功能發揮的程度,以及組織各成員在各項社會事務和社會活動中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能力水平、道德風貌等。一支高素質的政黨隊伍是政黨事業興旺發達的組織保證,政黨的組織形象是政黨形象建設的根本和基石;行為形象系統主要指政黨組織系統內部的運作機制的規范性程度,及其領導下的各級組織為實現政黨的奮斗目標而展現出來的活力和效率。政黨的行為形象既反映政黨的各級組織及其組成人員的主觀努力程度、工作能力高低、法律意識強弱,還能反映政黨領導下的組織機構設置、工作機制、制度制定的科學程度。行為形象是政黨形象的一個綜合反映。

(三)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意義

現代政黨政治的發展趨勢表明政黨的合法性最終來源于政黨實踐的有效性。在我國,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其合法性不僅來源于政黨實踐的有效性,還來源于人們對于有效執政的長期性結果評價轉化為的短期性的階段性的過程評價。在這個短期性的過程評價中,人們對于執政黨執政理念所表達的思想價值取向、對于治理政策所描繪的美好遠景、對于執政方式所帶來的滿腔信心往往聚焦于執政黨的良好形象,因而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不斷改善黨的形象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長抓不懈。而作為具有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政治格局中的參政黨,其合法性同樣最終也是來源于參政黨政黨實踐的有效性,來源于參政黨參政理念所表達的思想價值取向和在人們心中所樹立起的良好形象,也就是說參政黨應當樹立怎樣的形象,使人民群眾認知首肯。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就曾指出:“共產黨同各派長期共存,這是我們的愿望,也是我們的方針。至于各派是否能夠長期存在下去,不是單由共產黨一方面的愿望作決定,還要看各派自己的表現,要看它們是否取得人民的信任?!盵4]在這里強調的就是人民群眾的信任、首肯是派長期存在的根本條件。因此,不斷改善參政黨的政黨形象是加強參政黨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所以,我們在努力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的過程中,還應把政黨文化評價要素作為參政黨政黨文化要素構建的一個重要方面,把改善和塑造好參政黨的形象作為其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長期不懈地抓下去。要通過各種有意識的活動和努力,使形成自身形象的各種要素日臻完善,從而激起社會公眾在思想、認識、感情上理解、認可中國參政黨。

我們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比較明確地認識到,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是參政黨存在、發展的需要,也是其加強自身建設的需要,更是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其著力點為:參政黨目標形象系統的構建;參政黨組織形象系統的構建;參政黨行為形象系統的構建。

二、努力構建參政黨目標形象系統

如前所述,政黨的目標形象是政黨能否贏得廣大群眾的首肯、支持、擁戴的前提,在政黨的形象諸要素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構建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過程中,必須把參政黨目標形象的構建放在首位。

(一)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

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多黨合作的根本思想基礎。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的指導思想。因此,參政黨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以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當前,全國各族人民都在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的靈魂,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不僅是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指導當代中國的執政黨建設和參政黨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要在堅持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大力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把參政黨建設成與執政黨相匹配的政黨。

(二)明確參政黨的奮斗目標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地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這一奮斗目標的提出和確立,標志著執政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完善和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不僅是執政黨的奮斗目標,同樣也是參政黨的奮斗目標。這是因為,中國參政黨是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政黨,是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這一政黨性質的內在規定性決定了參政黨必須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確立為自己的奮斗目標。這是參政黨本質的內在要求。因此,參政黨要圍繞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發揮自身的功能和作用,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三)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命題,并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那些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統治地位、起指導作用、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價值理念。在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中,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價值觀,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囊括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層面,既體現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最高價值,又反映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和總體布局,體現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體現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著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指導著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貫穿并滲透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靈魂。中共十七大報告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提出了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科學命題。因此,對于參政黨來說,無論是從體現政黨的進步性要求出發,還是從加強自身建設的要求出發,都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要在廣大成員中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并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獻計獻策,為其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轉三、努力構建參政黨組織形象系統

政黨的組織形象是政黨形象建設的根本和基石,組織形象系統主要是指政黨從中央到基層各級組織的聚集、轉換、釋放等功能發揮的程度,以及組織各成員在各項社會事務和社會活動中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能力水平、道德風貌等。政黨組織的聚集、轉換、釋放等功能發揮的程度,決定著政黨作用發揮的強與弱。參政黨在構建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過程中,應當把組織形象系統的構建作為政黨形象塑造的基礎,因為一個政黨要實現自己的政治任務,不僅要靠它的理論、綱領、路線的正確,而且還要靠它的組織鞏固。列寧曾指出:“思想統一是用組織的物質統一來鞏固的。”[5]由此可見組織鞏固的重要性。

(一)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曾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劉延東同志在2007年1月全國統戰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班子是隊伍的領頭之雁。班子建設是整個干部隊伍建設的重點和關鍵?!眳⒄h政黨組織功能作用發揮的好壞,關鍵在于參政黨各級領導班子的建設。要緊緊抓住思想政治建設這個根本和靈魂,使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保持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要大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使領導班子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進一步增強,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堅定,領導水平不斷提高。真正使領導班子成員的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抓好組織發展工作

一個政黨,發展什么樣的人入黨,直接關系到黨的政治面貌和社會形象,關系到政黨作用的發揮。參政黨在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能否發揮作用,取決于其成員素質的普遍提高。《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指出:各派組織發展“要注意提高成員的素質。吸收新成員要注意政治質量,德才并重。發展組織要堅持以協商規定的范圍和對象,堅持以大中城市、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為主”。要堅持參政黨組織發展原則,注重質量,保持特色,并大力加強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特別是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使參政黨不斷增強新的血液,永遠保持活力。

(三)不斷加強機關建設

對于一個政黨來說,領導機關是它的整個工作運轉的樞紐,是政黨工作的啟動閘、發動機和加壓泵,是政黨職能和作用發揮的關鍵所在。參政黨機關是聯系成員的橋梁和紐帶,是參政黨工作的中樞。因此,要不斷地加強參政黨機關建設。要搞好機關工作班子建設,不斷提高機關干部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保證機關的正常運轉,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要樹立良好務實的機關作風。

(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

參政黨的基層組織是聯系各黨派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參政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只有基層組織健全和活躍,全黨才可能是健全和活躍的;只有把基層組織工作做好了,參政黨的一切工作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因此,必須把基層組織建設當作參政黨組織形象系統建設的基礎切實抓緊抓好。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要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活力;要切實履行好基層組織的工作職責;要積極探索基層組織建設和工作規律;要促進組織生活的制度化、形式的多樣化。

四、努力構建參政黨行為形象系統

行為形象系統主要指政黨組織系統內部的運作機制的規范性程度,及其領導下的各級組織為實現政黨的奮斗目標而展現出來的活力和效率。政黨的行為形象不僅能反映政黨領導下的組織機構設置、工作機制、制度制定的科學程度,還能反映政黨的各級組織及其組成人員的主觀努力程度、工作能力高低、法律意識強弱,可以說行為形象是政黨形象的一個綜合反映。在這里,參政黨的組織系統內部運作機制的規范性程度主要是指它的自身建設機制的規范性程度,“自身建設機制由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個體成員組成,前三級的每一級組織又由決策機構、工作機構、職能部門、個體干部組成;個體成員與組織之間的關系是自身建設機制的基本結構關系;而自身建設運作機制的主要內容則是參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6]。也就是說,參政黨的組織系統內部運作機制的規范性程度,實際上就是其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的規范性程度。因而,必須將參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為構建參政黨的行為形象系統的重點。

(一)把思想建設作為構建行為形象系統的核心

思想建設是參政黨自身建設中帶根本性的建設,主要是通過對其成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論教育,提高成員的政治思想意識和理論水平,培養成員良好的道德行為,在成員中樹立正確的參政黨意識,并把這種意識統一到黨的政治綱領上來,為參政黨加強自身建設服務、為參政黨履行職能服務、為參政黨實現奮斗目標服務。思想建設的主要內容:一是培育參政黨意識。二是加強政治引導。三是鍛造優良品德。

(二)把組織建設作為構建行為形象系統的基礎

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一條主線,兩支隊伍,三項工作。即以政治交接為主線;建設兩支隊伍——領導干部隊伍、后備干部隊伍;加強三項基礎工作——組織發展工作、基層組織建設、機關建設。關于組織建設問題,本文已在構建參政黨組織形象系統中作了闡述,在此不多贅述。

(三)把制度建設作為構建行為形象系統的保障

制度建設是參政黨存在、發展和發揮作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工作經驗的升華和規范,是參政黨構建行為形象系統帶根本性、長期性、保障性的建設。制度建設體現著參政黨的性質、職能的規范。參政黨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健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的民主集中制和具體領導制,以及為本黨擬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使黨的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其具體內容是:及時制定和修改、完善包括黨章在內的黨規黨法;建立健全黨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干部制度、工作制度、黨內生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對某些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的制度進行修改。主要包括:組織制度——民主集中制、會議制度、選舉制度、干部選拔制度、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黨務干部的培訓制度等。當前還要根據新的形勢和實踐的需要建立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規則、領導班子成員考核制度、發展成員考察培養制度、機關工作制度、機關干部管理制度等。

參政黨政黨文化評價要素的構建,也就是政黨形象的塑造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必須貫穿于參政黨自身建設的始終。參政黨只有通過內增素質、外樹形象來全面建設和提升自己的社會形象,才能向所指出的那樣“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在新的世紀與執政黨一道,共同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桑玉成、李冉.政黨文化與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研究[J].鄧小平理論研究,2006(1).

[2]桑玉成、李冉.政黨文化與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研究[J].鄧小平理論研究,2006(1).

[3]周大仁、陳家超.當代黨的建設概論[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18.

[4]著作選讀: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6:790.

[5]列寧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510.

[6]鄭憲.中國參政黨建設新論[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