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女性參政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04 10:17:00
導語:我國女性參政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女性是否享有參政權以及實現程度與否,是女性地位的基本標志,是一個國家民主政治的重要體現,是衡量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重要尺度。然而,由于當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水平不是很高,使得我國女性參政面臨諸多的現實困境。
關鍵詞:民主政治;女性參政;困境
1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現狀
1.1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取得的成就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掌握政權,實現全社會普遍的、理性的、程序化的政治參與。早在《共產黨宣言》發表時,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列寧在領導創建蘇維埃政權時,始終把民主問題與社會主義聯系在一起,說“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顯然,爭得和發展民主,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的命運;民主的發展狀況,也直接反映著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我們黨歷來重視民主政治的建設,尊重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以同志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為探求我國的民主建設之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孜孜以求,做出了鮮明的回答。黨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提出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統一中國,使它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的政治發展目標。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達到了這個目標,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使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1956年黨的“八大”及時地提出了進一步擴大民主生活、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任務,這為民主政治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航向。根據我國社會關系的新變化,提出了兩類矛盾學說,強調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主題;還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文藝、統戰方面的民主原則以及民主討論、批評教育的民主方法;并對黨內發揚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實行對干部的監督、反對官僚主義等進行探討,提出要努力創造一種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這為推動民主制度建設、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把建設民主政治提到戰略高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復和發展被“”打斷了的民主進程,取得了顯著成就。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我國實際結合起來,總結民主政治建設的經驗,集中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智慧,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主張通過改革逐步實現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管理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化;進一步論述了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關系,強調必須堅持和不斷改善黨的領導,正確界定黨和國家的職能,用黨內民主來推動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強調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牢牢把握民主政治建設的正確方向,既要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西方的“和平演變”,也要抵制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要以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完善民主監督,防止和鏟除腐敗等等。這些理論理清了發展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回答了當代我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問題,使人們對民主政治建設的意義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如今,在以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政治體制改革在保持政局總體穩定的條件下逐步深入,國家與社會的權力關系得到了積極的調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得到了加強;憲法的權威得到了維護;政府機構改革、司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層民主建設有了積極進展;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框架初步形成,民主與法制獲得了新的統一;同時,社會各個主體得到了相當大的自主發展空間,公民的參政議政意識不斷增強,參政渠道不斷拓寬,政治參與的程度不斷提高。所有這一切,都證明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卓有成效的。
1.2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尚須完善
然而,民主政治建設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要受到現實的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條件的制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經濟文化愈落后,發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愈不成熟,建設的過程也就愈長。我國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所以,盡管我們奮斗了五十多年,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卻決不意味著我們的民主制度以及它的實際執行已經非常完善。恰恰相反,距離高度民主還很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得并不理想,如民主機制不健全、公民政治參與不充分等,尚須完善。2當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水平下女性參政面臨的現實困境
由于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還不完善,存在上述問題,所以在當前民主政治水平下,我國女性參政面臨一系列困境。
2.1公共政策和立法中存在不利于婦女參政的某些規定
婦女參政需要廣泛的社會基礎和配套政策,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國雖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培養選拔女干部的政策體系,但還存在著政策本身或政策之間互相矛盾的問題,以及執行中的問題。在實現婦女參政的立法上也存在諸如參與途徑和形式規定不具體、義務主體模糊等漏洞,對侵犯婦女參與權的違法行為界定不清,缺乏應有的保障機制。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行就業政策、土地政策、計劃生育政策、社會保障政策、退休政策對婦女參政均有一定制約作用,例如:國務院關于男女退休年齡的規定(男60,女55),減少了婦女進一步提升的機會,造成女性人力資源的浪費;出嫁女的土地權力問題、社會保障中女職工生育保險問題、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女職工下崗多等問題不解決,都會影響到女性的發展,并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婦女參政。
2.2培養選拔女干部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當前我國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現有培養選拔女干部政策的力度不夠,政策不夠細化,軟條件多,硬條件少,缺乏可操作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干部選拔時留給女性的門口窄,培養不夠,女性成長空間狹小。又由于人事制度的不規范、不透明、不確定性,滋長了干部選拔中的腐敗現象,社會公正和公平受到挑戰,特別在以男性為主的權利圈子里,女性較少能進入那樣的關系網,組織部門和婦聯促進婦女參政的權威性在減弱。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償進行素質培訓的觀念淡薄,婦女的機會相對減少,計劃經濟式的比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陷于尷尬境地,只能在行政所能干預的黨政機關及基層單位的黨組織中實施,且范圍越來越窄。而按比例走上領導崗位的女干部,有時并不一定為婦女說話,從而在婦女群眾中喪失威信,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這里面有自身的因素,但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一些選拔任用政策和措施,如掛職煅練、干部培訓等,不能充分考慮婦女的特殊需求,現有的一些考核考試方式不能真正做到以實績論英雄,真正發現人才,讓平者讓,庸者下,能者上等,也是阻礙婦女干部發展的一個原因。另外,在實現婦女參政的立法上也存在疏漏,如參與途徑和形式規定不具體,對侵犯婦女參與權的違法行為界定不清,缺乏保障制度。
2.3婦女參政缺少強有力的制約監督機制
許多地方婦女參加領導班子僅僅是為了性別比例的點綴,并沒有認識到女性參政是事業發展的需要。部分單位和部門在班子配備時只注意配置女干部的最低指標而不重視最高指標,把“至少有一名女干部”認為是“只要一名女干部”就完成任務了,符合條件的女性再多也不予考慮。她們的身份決定了在班子中的從屬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參政婦女的形象。在政策貫徹執行過程中缺少監督約束機制,對違背培養選拔女干部政策以及政策執行不力的單位和部門缺乏有效監督,致使影響婦女參政的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總之,一個國家,婦女參政的狀況如何,不僅反映了這個國家男女平等的程度,同時也反映了政治民主的程度。可見,婦女參政既是我國政治民主化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探討當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水平下女性參政面臨的現實困境對我們進一步研究促進女性參政的途徑指明了方向。
- 上一篇:腐敗的治理對策研究論文
- 下一篇:會計主管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