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28 03:40:00
導語: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必須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樹立明晰的辦學思想;必須遵循醫學高等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必須著眼全局、抓住重點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科學發展觀是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進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我院步入地方高校序列之際,科學發展觀為學院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我們要準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著眼學院建設的全局和長遠發展,科學論證確立正確的辦學理念、思路和決策,加快學院各項建設。
1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必須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確立明晰的辦學思路
我院在軍隊57年的光輝歷程,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與優勢,特別是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光榮傳統和嚴格管理的優良作風使我院畢業生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不少人成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留得住、信得過、用得上”的優秀人才。移交地方后,思想政治建設的首位意識不能削弱,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光榮傳統和嚴格管理的優勢不能丟。因為我們是國家辦的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畢業生首先應當政治思想合格、道德品質高尚,愿意到基層去,到艱苦地區去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我們的老師不僅要給學生講好課,更要用良好的思想行為教育和影響學生學會做人。
我院在軍隊期間以專科教育為主,加入地方高教序列后,成為獨立設置的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專業教育轉為本科為主。怎樣成為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任務光榮而艱巨。經過廣泛認真的論證,學院第一次黨代會確立了學院的定位、辦學思路、發展目標和措施。現階段學院定位是教學型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具體包括:層次定位——本科院校,學科定位——醫學為主,類型定位——教學為主,服務定位——面向基層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標定位——2010年前通過本科評估,2020年達到“省屬一流,國內知名”。這樣的定位是符合我院實際的,是有科學依據的,是有利于學院建設發展的。
“走創新之路,建特色強校”是我院的辦學思路。這個思路是根據四川省高等教育發展思路,結合我院實際提出的。創造辦學特色,有利于學院的生存和發展,有利于樹立學院良好的公眾形象,有利于增強學院的核心競爭力。雖然特色的形成是長期漸進的歷史過程,必須建立在厚實的基礎之上,但我們又要積極加快特色形成的進程。這就需要我們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創新管理,采取超常規措施,爭取學院建設的跨越發展。創新最重要的是思維創新。要改變過去的思維模式,認真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情況,樹立新的思維,積極處理解決新情況新問題。要敢于挑戰自我,挑戰強手,不能覺得我們差距大就慢慢來,那樣的結果只能是逆水行舟用力不大必倒退。下定決心創一流,就要以一流為榜樣,找出差距,創新思維,找出一條迅速趕超的途徑,實現我們的目標。
2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必須遵循醫學高等教育的特點和規律
從軍醫大學的分院轉制為獨立設置的高校,從專科教育為主轉為本科教育為主,學院建設展開了新的一頁。怎樣適應學院建設發展的新形勢,學院的各級領導、教職員工最為重要的是轉變教育思想,樹立大學的理念,形成大學的意識、氛圍和精神。要認真學學教育的基本理論,明確大學的基本要求。大學的使命是培養人才。辦好大學,學科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教學是中心,科研是先導,管理是保證。大學教師不僅要有很高的教學水平,還要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因為沒有科研的大學不是真正的大學,科研實力不強難以創建高水平的大學,培養高水平的人才。現階段我院的定位雖然是教學型院校,但更需要增強科研意識,加快科研工作的啟動和發展,為今后創建教學科研型院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醫學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我們培養的畢業生是為病人服務的,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是職業的要求,行醫的前提。因而對學生要特別注意人文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最近,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的校訓“博學博愛、精益求精”集中體現了對醫學生和醫學教育工作者行為風范的要求。醫學院校是以醫學為主,加強醫學主干學科建設是學院立足、發展的根基,理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為基層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訓練,但本科教育還應注重學生發展后勁的培養。附屬醫院和臨床教育基地建設是醫學教育的重要方面,必須統籌兼顧,教、醫、研協調發展。
3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必須著眼全局,抓住重點
從我院實際看,要落實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和各項任務,有兩個重點必須抓住:一是人才,二是機制。
以人為本,是我院的辦學理念。院校建設以人為本主要是以生(學生)為本,以師(教師)為本,但更重要的是以人才為本。因為看一所院校是否一流,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一流的學術帶頭人、一流的師資隊伍,而不是看院領導的身份、級別。各級領導是可以任命的,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是任命不出來的,是靠學術水平、學術影響形成的。我們要把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作為學科人才建設的重點,這是學院當前建設和今后發展的關鍵所在,全院同志都要從學院建設的全局出發理解、支持黨委的決策,特別是各教研室的領導要把引進和培養超過自己的學術帶頭人視為對學院建設最大的貢獻。在大力引進的同時,還要加強青年科技干部的培養,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的學術團隊,創建有利于人才引進和成長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學院建設才有希望。
改革是學院發展的動力,體制、機制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移交地方后,我院在這方面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但尚未建立起科學、系統、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管理體制、機制。根據省高教會議精神,我們要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重點抓好人事制度改革。要完善進人考核制度、分配制度、任免制度、職稱晉升制度,加強獎勵激勵和榮譽激勵,加強督察和懲處,把學院建設的責任和壓力分解到每個單位、每個人,使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有責任感。領導不力就下崗,教學不行就下課,晉升不了職稱就解聘。通過改革,創新機制,充分地調動全院人員的積極性,激發活力,為創建學院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4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治校,必須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
落實科學發展觀,力爭實現學院建設的快速發展、跨越發展,關鍵在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充分調動全院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學院建設的希望所在。人力資本除素質、知識、能力要素外,精神狀態、情商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公務員之家: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認為,大學不僅要“大師”、“大樓”,還必須有“大氣”。理念、意識、氛圍、情商、精神狀態等均屬于“大氣”這個范疇,都是“軟實力”,特別在我院創業時期,更需要形成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2005年,學院黨委立足我院建設實際,提出教職員工必須具備“五種精神”,即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科學求實的治學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學院要求全體人員都要以此“五種精神”為動力,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此外,學院還注意用典型來激勵大家。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中,學院表彰了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舉行了”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不斷為學院建設注入活力、增強動力。目前,學院教職員工面貌煥然一新,總體建設呈現出良好的勢頭。
- 上一篇:現在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研究論文
- 下一篇: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活動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