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專業學生特征及思政教育

時間:2022-04-17 04:48:00

導語:音樂專業學生特征及思政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專業學生特征及思政教育

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思想特點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既有共性,也有鮮明的個性,相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他們具有感性特質,專業能力、實踐活動能力較強,更加活潑、有個性、自尊心強、喜歡標新立異、追求自由、自我表現欲望強烈,上課有小課和大課之分,思想認知水平具有不平衡的特點等。

1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思想行為特征分析

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在大學生群體中較為特殊,他們在思想認知水平、心理表現、性格特點、行為特征等方面與非音樂專業學生相比較,存在較多的差異,因此,對音樂專業學生的管理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難點。

1.1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個性特征多樣化音樂專業本身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創新意識、超常的想像力和一定的創造力,這樣才能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產生靈感,同時對聲樂、鋼琴、舞蹈等專修方向學生的要求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很多學生都具備獨特的個性。他們性格開朗,表現欲望強,比較感性,思維活躍,情感豐富,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容易興奮等,這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1.2高校音樂專業學生不關心政治,集體主義觀念較差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對國家、國際大事不夠關注,政治課堂不夠活躍,而對西方的流行文化興趣較大,喜歡吃麥當勞、看NBA、模仿嬉皮士的打扮等。同時,由于音樂專業的辦學模式、教學方式更偏重于個體,比較重視個人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學生的一項技能突出,就能保證其在校期間成為優等生,畢業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音樂專業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相對較差,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不注重集體榮譽感,在行為上容易表現出較強的個性,以自我為中心,隨意性較大。

1.3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專業基本功扎實,但文化基礎薄弱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比較努力,愿意為了專業付出全部精力,而在對待非專業課程上,缺少學習動力,認為把精力放到非專業課程的學習上,都是在做無用功。這就導致他們的文化修養不夠,知識面較窄,考慮問題缺乏深度,理論知識匱乏等[1]。因此,如何加強學生的文化修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4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情感豐富,但紀律性需要進一步加強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個性鮮明,獨立性較強,使得他們情感豐富,好惡分明,有同情心、敏感、情緒波動較大、浮想聯翩,但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生活作風懶散,學習紀律散漫,個人衛生和集體衛生較差。他們認為紀律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對他們的約束,只注重個人衛生而忽視宿舍及班級衛生,無故缺席集體活動,隨意遲到、早退、曠課、夜不歸宿,上課時間不經學校同意外出演出、兼職打工等。

1.5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實踐活動能力較強,受社會負面影響較深音樂專業學生因專業學習需要,很早就離開家庭,在外寄宿,適應能力較強,與其他專業相比,他們93的社會經驗比較豐富,社會實踐活動能力較強,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較多,例如通過舉辦音樂會、參加匯報演出、校外演出等,可以使學生的才能得以展示,使演、唱、彈、拉、舞臺經驗等得以充實、豐富[2]。音樂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技能需要較大的投資,而學習初期回報較少,隨著專業技能的提高,收入也會更多,與其他專業相比掙錢的機會較多,學生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多數人的專業意識、職業意識不斷強化,對專業的學習高度重視,而忽視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由于很早就介入了經濟領域,經濟意識也越來越強烈,滋長了拜金主義的傾向。

2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特點形成的原因

2.1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小課較多,不易管理高校音樂專業課程設置和其他專業課程設置差別較大,小課如聲樂、器樂都是“一對一”教學或小組課教學,舞蹈課男女分班教學,部分課程根據興趣選修等,學生的學習時間較為分散,使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增大。

2.2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受社會的負面影響較大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參與社會上的演出機會較多,面對社會上的種種誘惑,部分學生不知所措,隨波逐流。有的學生常常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長遠的發展,有的為了賺外快經常外出演出,貽誤了自己的最佳學習和鍛煉時機。

2.3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認知能力亟待加強娛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音樂專業的學生影響較大,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很多音樂專業學生很難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經常猶豫不決,對找工作還是升學繼續深造、用功學習還是多參加比賽分不清楚,認為兩者是前后矛盾對立的[3]。同時,在網絡高度普及的今天,學生上網也極為方便,從網絡中接受的知識良莠不齊,對“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成名的靚女帥男極為推崇,夢想一夜成名,迷戀網絡游戲,缺少真實感等。這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在形成的學生而言,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

3全面加強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均要以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為目的[4];要把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與校內外的藝術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讓他們能夠深入了解現實社會的發展形勢,進一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教育內容上,要根據他們的思想特點,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所面臨的不同問題,結合音樂專業的特殊性,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素質拓展訓練活動,讓他們從個體的專業學習到集體的團結協作中來,采取一些有鮮明的時代性、特殊專業的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創新方式方法,提高輔導員隊伍素質,健全輔導員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

3.1提升高校音樂專業輔導員的素養,提高輔導員的個別教育能力由于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小課較多,集中教育的時間較少,集中一次學生就要達到團體教育的效果,因此,輔導員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團體教育能力,除此之外,更要注重個別教育能力的提高,經常深入到學生宿舍,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單個學生談話、小團體同學談話的形式進行個別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時,對學生思想的狀況及時發現,分析梳理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查研究,提高處理問題能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2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改變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價值取向文化、教育的發展滯后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流行文化對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負面影響較大,使他們的價值取向也趨向功利化[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是注重個人利益合理性的同時,更要注重集體利益,從整體上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而不是在隨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組織學生多參加公益活動,如到敬老院慰問演出、服務,到農村中小學支教,參觀孟二冬紀念館或紅色革命紀念館等。讓他們在義務服務中提高專業基本功的同時,提高整體綜合素質能力,提升道德修養。

3.3調整高校音樂專業輔導員與學生的師生比由于高校音樂專業的特殊性,學生管理難度較大,與其他專業相比,按照1∶200的比例配備輔導員,會給輔導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應將音樂專業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調整為1∶100,才能使輔導員在開展學生工作時更有主動性、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