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研究
時間:2022-11-01 04:25:55
導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化,民辦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機遇,但是同時也遭遇巨大的挑戰。在新形勢下陜西省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注重學生的內心需求、遵循學生成人與成才規律、激勵學生對人生價值追求,實現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中本文首先闡述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存在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后嘗試探索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實現的具體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
在新時期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對于學生思想、生活、道德等方面消極情緒的控制和錯誤行為能夠進行有效地引導,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應對生活中的挫折。陜西在民辦高校有必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關懷,主動掌握學生生存情況,滿足學生們的情感需要,提升學生們在大學校園的幸福感,實現民辦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1、價值追求重視外顯價值而忽視內在價值
人文關懷教育應注重個體發展特征,重視個體價值。然后再陜西民辦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過多地體現因為政治需要,外顯的價值追求而忽視了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以致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建立在個體差異的基礎上,而是過多的社會價值追求,未能真正促進大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自然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關懷喪失。
2、注重理論知識教育而忽視情感管理
陜西民辦高校受到一些公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做法的影響,注重理論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滿堂灌,缺乏對于學生的情感關懷,缺少體驗式的環節和情景設計,忽視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緒比較低落,學生人生價值未能挖掘,無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
3、忽視人文關懷的全過程性
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關懷時有時無,沒有始終貫穿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過程中,因為人文關懷的缺失,難以促使學生產生情感認同,內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抗拒,導致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顯然弱化。
二、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多的服務于社會經濟
在現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關乎個人存在、意義生存、幸福生活的內容由于種種原因卻被淡化、忽視或遺落了,從而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現實中的“解題低效?!彪S著陜西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培養的質量不僅在于技能提升,更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實現人文關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注重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技術性人才,卻忽視人的主體地位,并未注重對人本身的挖掘與培養,嚴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民辦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養有待提高
陜西省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不夠重視,部分思政教育者自我素質不高,他們不能適應社會需求,知識、視野、心胸、工作理念等難以滿足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部分思政教育者不具備對大學生進行精神關懷的能力,不能與大學生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和情感基礎。陜西民辦高校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不高,缺乏平等教育的觀念,會影響其對待教育對象的態度,對于學生的關心不夠,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且個人的不良行為,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這些都影響了陜西民辦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人文關懷的效果。
三、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實現的具體方法與策略
1、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與促進人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陜西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貫徹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斷加強人文關懷,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注重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包容學生、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內心的驅動力,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實現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
2、加強人文關懷的對象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設計
陜西民辦高校的學生存在自卑心理、心理壓抑、學習不勤奮、對于管理工作存在逆反心理的現象比較多,陜西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強對于針對這些學生實施人文關懷,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注重對于受教育者的性別、年齡、性格特征以及現實需要,加強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設計。
3、走進學生,關心學生們的需求和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陜西省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主動關心大學生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人文關懷,緩解大學生在經濟、學習、生活、就業、心理、交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釋放他們的心理壓力,引入生活實例,轉變傳統將大道理的方式,以情感管理為方式,提高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們正確和積極的人生價值觀,既讓學生在輕松歡樂的氣氛中,不僅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也獲得了身心的愉悅。
四、結論
總之,新形勢下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入新起點,陜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堅持以學生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堅持人文建設,實施人文關懷,不斷啟發學生的人生意義,促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標,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心,實現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終極關懷。
作者:朱琪 單位:西安培華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振超.微時代視域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關懷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5(02)
[2]杜改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張錚.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關懷[J].才智,2011(07)
[4]韓春紅.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研究綜述[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02)
- 上一篇: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 下一篇:全媒體下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