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時間:2022-12-05 03:19:20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是深化高校“課程思政”的必然選擇和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文章主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意義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為基礎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有效路徑,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促進自身全面發展的強有力保證,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高校都在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所取得的實際效果甚微,主要原因在于課程的設定遠遠不能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發展需求。家庭、學校、社會的長期保護致使在校生心智不夠成熟,無法抵制現實生活及虛擬世界中的種種誘惑。這就要求學校能夠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僅限于教授其專業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養,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學生身心平衡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心理健康教育則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讓他們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看待人和事,這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路徑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所有高校教育體系中的位置越發重要,成為提高綜合教育質量強有力的保障。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有效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致使很多高校學生出現不能正視自己的社會責任、逃避自己的責任等行為,不僅白白浪費了大好的時光,還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形成“雙贏”的局面。(一)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技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以課堂授課為主,運用的是理論教育,主要形式是“灌輸”;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技巧性,教育教學的方法也比較豐富,包括情感交流、案例分享、心理訪談、心理疏導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核心理念,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實施舉措。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改變過去的教育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開化、大眾化等方法應用到現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互動、案例分享等學生喜歡的有效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也應該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制訂教學大綱,注重每個教學細節,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教師之間也要加強交流,分享教學信息,保證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另外,學校要鼓勵思想政治教師大膽創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二)改革教育教學方式。現代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想法和需求去服務學生,教導學生。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式都比較陳舊,學生學習興趣不強。教學方式缺乏趣味性,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有效性,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因此改革教學方式勢在必行。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技術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利用情境教學法,在思想政治教學時創造一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體現教師的教學藝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三)重視實踐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性質不同,這兩種教育的終極目的并不是要教授給學生知識,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從思想、心理上做出改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能夠重視實踐教學,在實踐中不斷融合,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諦。為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感受到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為契合新時期對于人才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方式憑借著其能夠較好地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健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及環境的適應能力的優勢,成為滿足當下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最可取的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有將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培育出符合時代需求,心理素質、政治素質及思想素質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郭宏彬.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J].才智,2018(23).

[2]楊靜.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6(9).

[3]盛艷秋.高職院校大學生德育工作路徑創新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4).

作者:毛偉娜 單位:塔里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