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役連隊建設在思政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8-29 03:11:54

導語:預備役連隊建設在思政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備役連隊建設在思政教育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關系到大學生成長成才,也關系到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與聲譽,更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逐漸走向大眾化,高校人才培養層次不斷提高,擴招后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大學生整體素質有所下降,政工隊伍力量相對薄弱,單靠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高校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有效破解大眾化教育趨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難題,不斷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有必要吸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優勢,探索高校與部隊合作育人的新路。以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建設為載體,通過軍事化管理、國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等,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軍事訓練和日常生活學習中,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以榜樣示范帶動全校思想政治教育上新臺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

一發揮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優勢,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面對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況,高校吸納優質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軍事化、規范化、有序化,軍人的紀律意識、戰斗精神和獨特的角色魅力,都是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優勢。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班團組織生活會、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等載體承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遞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但教育的實效性仍有待提高。為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高校與部隊共同選拔優秀學生組成預備役連隊,成立由地方部隊和學校主要領導為組長,部隊相關指戰員和學校學生工作部相關負責人、部分系院輔導員為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組,形成分工明確、相互協作、定期交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預備役連隊戰士利用課余、周末和寒暑假時間,開展軍事學習和訓練。他們既以大學生角色要求,更以高標準的軍人角色要求,強化服從意識,崇尚表率示范。同時既接受鍛煉,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動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通過選拔優秀戰士擔任新生軍訓助理教官,組建國旗班和“校園110”,學校有效發揮預備役戰士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安全保衛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建設,高校開辟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即通過預備役連隊集聚優秀人才,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優質資源,引領、輻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

二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一是軍旅生活與心理向往相結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學生向往軍營生活,讓大學生走進軍營,親歷軍人生活,從日常軍旅生活中養成良好行為,貼近大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第二是養成教育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大學生預備役連長期堅持軍事訓練,每周末進行常規軍事素質訓練,兩周一次30公里野外徒步拉練;每天早晨6點出操,進行隊列訓練;內務整理、衣著、言行堅持部隊標準要求。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和軍事訓練中,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性,促進了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第三是品德教育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預備役連隊多次參加森林滅火、抗洪救災、維護穩定,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自覺增強了使命意識和奉獻精神,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質。不僅學生受教育,還增強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第四是軍事活動與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大學生預備役連隊組織開展演講比賽、文藝會演、主題報告等多項主題教育活動,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宣傳紅色文化,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第五是學校教育與軍隊教育相結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大學生預備役連實行“部隊領導、學校組織”的共建原則,軍隊教官和學校教師分工協作,將學校和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優勢互補,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三創新高校國防教育的方式,深化了大學生學軍活動

在高校國防教育中,除常規的新生軍訓外,依托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建設,可以不斷豐富國防教育的手段。第一是拓展高校軍事教育的空間。將國防教育從高校延伸到軍營,提高了大學生的軍事技能。進入預備役連隊的大學生,以軍人為標準,從規范早操和內務衛生抓起,每年暑假在地方部隊訓練基地接受為期2個月的正規軍事訓練,集訓時按照現役部隊的標準要求進行隊列訓練、輕武器射擊、高炮操作、軍事理論、實彈射擊、野外拉練等,提高了大學生的軍事技能和素質。第二是強化軍事訓練的力度。每年的新生軍訓中,學校從大學生預備役連隊中,抽調優秀戰士擔任助理教官,強化了軍訓指導的力度,使新生感受了大學生預備役連隊的魅力。第三是豐富軍事理論教學的內容。參加預備役連隊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結合連隊建設的實踐,開展教學研究,開展學術研究,充實軍事理論教學內容,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水平。學校以大學生預備役連隊為依托,組織預備役連隊優秀戰士舉辦主題宣講會,激發同學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獻身國防建設的熱情,拓展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空間,加強了大學生學軍活動的力度,增強了預備役連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水平,深化了大學生學軍活動。

四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人才培養目標來看,經過預備役連隊的歷練,大學生戰士意志更堅定,作風更頑強,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把大學生編入預備役連隊更有利于他們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第一是堅定了預備役連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經過學習和鍛煉,同學們體會到了軍人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堅定立場,養成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和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鐵的紀律。第二是增強了他們的組織紀律觀念,讓他們學會了團結協作。同學們在訓練中養成了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意識,有效地消除了平時自由散漫的不良作風。同時,經過預備役連隊的訓練,過程也是一個集體主義教育的過程,不同系(院)的同學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為爭取好的成績而不懈奮斗。第三是強健了預備役學生的體魄,陶冶了他們的情操。經過高強度的訓練,嚴格的行為規范要求,青春激蕩的軍旅生活,預備役連隊大學生強壯了體魄,陶冶了情操,升華了思想境界。第四是磨礪了預備役連隊大學生的意志,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預備役連隊同學在訓練中要完成多科目的任務,強度大,任務重,他們經受住了來自心理的、體質的、意志的以及快節奏軍事生活的諸多考驗,通過完成一項項訓練任務和實彈演習等,同學們進一步增強了戰勝困難、戰勝自我的信心。

五發揮大學生預備役連隊輻射作用,促進校風學風建設

身著軍裝的大學生預備役戰士,在火熱的訓練場上有他們揮灑的汗水,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有他們埋頭苦學的身影,在實驗室里有他們認真鉆研的身影,在考研自習室里有他們堅守的陣地,在師范生素質大賽等賽場有他們活躍的笑臉,在國旗下有他們颯爽的英姿,在校園巡邏隊里有他們鏗鏘的步伐……他們已成為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大學生預備役戰士在部隊訓練時養成的好品德、好思想、好習慣影響、感染著周圍的同學,帶動所在寢室、所在班、所在年級、所在系(院),推動了整個校園文明的建設。學校充分挖掘預備役連隊的育人價值,用預備役連隊學生先進典型事跡教育全校學生,促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做文明守紀的大學生,養成禮貌待人、舉止得體、相互幫助攜手共進的好品德。通過大學生預備役連隊開展的各項活動,促進了大學生文明行為養成,學校形成了文明、團結、積極向上的校風學風。

六發揮大學生預備役連隊的優勢,助推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發展

從世界范圍來看,國家防務僅僅依靠正規軍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廣泛依靠預備役部隊。大學生綜合素質相對較高,依靠他們組建預備役部隊,有利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盡管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強調服從,主要采取灌輸和命令的方式,效益非常明顯,但形式比較單一,士兵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在與正規軍戰士一起訓練時,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由高校優秀思政理論課教師擔任預備役軍官,為現役軍人舉辦國防教育講座和國際形勢宣講,深受軍隊歡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同時,大學生的文化知識和理論水平相對較高,他們為現役軍人舉辦電腦知識培訓和各種文化培訓,提高了現役士兵的文化水平。此外,大學生預備役戰士較高的知識水平、文明的言行、嚴謹的作風為現役士兵起到了示范作用,豐富了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持之以恒地抓好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建設,不斷強化工作力度,優化工作方式,保持了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建設的連續性,形成了優良傳統,促進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增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以大學生預備役連隊建設為載體,將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