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期高校思政建設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28 09:55:40

導語:網絡時期高校思政建設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時期高校思政建設問題分析

一、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面臨的問題

大學生上網成癮后開始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神經質、膽小多疑的性格特點,這些勢必會使他們在現實中碰壁,在現實世界遇到困難后他們又轉向虛擬的網絡世界尋求慰藉,逐步遠離社會團體,不愿與人交往,脫離現實生活,慢慢就形成了消極的處世態度。第三,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淡漠。由于網絡具有隱蔽性的特點,加上缺乏完善的法律規范,自由意識泛濫,大學生極力想擺脫現實社會中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在網絡世界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沒有底線地放縱自己。一些大學生的道德意識、法律意識淡漠,甚至形成了扭曲的道德人格。據相關部門統計,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計算機網絡犯罪率逐年攀升。[2]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者本身的問題。第一,教育觀念落后。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但教育者并沒有意識到要利用網絡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創新,依然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經驗式和講授式教育。網絡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學生的民主、平等意識,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如果教育者不能轉變思維方式,勢必會影響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成效。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沒有平等的發言權,不能發揮自主性、主體性,師生間缺少互動,導致課堂教學過于呆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第二,素質有待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不能滿足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需要。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建設者專業水平偏低,知識量不足,不能緊隨網絡時展的步伐。[3]教育者缺乏必要的網絡技術,獲取的信息不具有時效性,接受信息晚于或少于學生,不能滿足大學生對新知識、新觀念的渴求,使自己在課堂上的權威地位面臨挑戰,更別說針對網上的各種新生事物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了。第三,工作隊伍不穩定。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隊伍流動性大,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重視不足。有些高校聘用兼職教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些教師由于待遇問題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崗位,這些情況導致思想政治建設隊伍不穩定,更不要說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了。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教育內容滯后、工作環境日益復雜化。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內容與實際脫鉤。網絡時代的到來加速了社會各領域的發展,而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內容卻相對滯后,不能順應現實需求。一方面,理論知識無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無法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的目的,教育效果不明顯。另一方面,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個體差異性,這就決定了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要求同樣是多元化的。單一的教育內容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很多內容甚至與他們的現實生活是不相符的。

二、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對策

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第一,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價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進入社會,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工具,不要沉迷于網絡,促進學生與他人的交往,同他人交流自己的興趣、愛好等。面對網絡環境的復雜形勢,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工作者要有先進的網絡意識,要采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網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4]可以通過建立校園局域網、開設網絡課堂、協助學生選擇網絡資源的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引導學生安全地在網絡海洋暢游。第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長期沉迷于網絡,會讓學生變得冷漠,不會與他人相處,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網絡中存在的不道德行為,會使學生對與他人相處產生恐懼心理,對他人的信任度下降,影響學生正常、健康地成長。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網絡心理問題預防機制,配備心理輔導教師,做好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第三,提高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網絡時代,傳統學校教育的作用相對減弱,學生自我教育的空間逐步拓展,對自我教育模式的認識越來越清晰。[5]要加強學生的道德責任感,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養成遵循網絡道德規范的自覺性。充分利用網絡的匿名性、虛擬性和開放性,為學生創造各種道德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第一,轉變工作觀念。思想政治建設者要從灌輸者轉變為引導者,引導學生確立符合社會發展的思想道德目標,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學生為本,幫助他們自主發展,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主體意識。引導學生正確判斷網絡中的各種信息,識別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幫助他們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第二,提升建設者素質。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主力軍,思想政治建設者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完成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建設任務。高校應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擴大教師知識儲備,組織教師學習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知識,加強教師網絡技能的培訓。第三,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專業化發展。爭取政府和社會機構的幫助,重視隊伍建設,加大投資力度,科學選拔人才,提高思想政治建設者的待遇,減少人員流失,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打造一支穩定、專業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隊伍。更新高校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內容,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利用網絡平臺,更新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內容,發揮學生的主觀性、積極性,使其主動地接受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內容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濾除那些與當前時代要求不符的內容。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內容,利用網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集體榮譽感教育、民族意識教育、誠信教育,更好地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建設。

作者:劉松福工作單位:太原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