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環境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19 11:38:29
導語:開放環境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基本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長期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具有的精神性和思想意識性的教育價值。我們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內涵時,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有一個基本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時代性,其主導者和實施者必定屬于一定的階級或集團,必定代表一定的階級利益或階級意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與其構建的社會意識形態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教育的范疇,具有教育的基本屬性。我們黨和國家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心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歷史上所有剝削階級及其統治集團推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根本性區別。我們黨歷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將它看成是保證黨的各項工作完成的生命線。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項以對社會成員進行思想政治觀念為主要內容和主要形式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必然會體現出一般社會實踐活動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屬性與功能,屬于主體客體關系的范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通過其本身對社會成員實施的教育,對于統治集團實現政治需要、社會發展需要、人的發展需要的不斷滿足過程中實現的。簡明地說,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本質上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屬性、功能與處于社會統治地位的統治階級或集團需要以及社會穩定發展需要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的要求與要求被實現的意義關系,是其本身屬性、功能在實踐過程中所具有的一致性和有益性。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由自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智慧發展和知識傳授的持久的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類自己形成自己的進取活動,是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個體價值的自我形成活動。在現實意義上,教育的價值就在于發現、形成、引導人的價值。在歷史意義上,人在經過充分的教育獲得知識、能力、技能之后形成的精神價值是人的最高價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所具有的價值與其他事物的價值的根本區別,其實質是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要義就是通過教育價值形成人的價值,并以此為基礎形成有益于社會進步的社會價值,就是通過對社會成員實施有價值的知識、能力和品德的教育形成人的精神價值,并且將人的精神價值在廣泛的社會發展進步的社會實踐中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價值。
2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形態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形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以及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表現形式與呈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是通過對受教育者進行的具有鮮明立場性、觀點性和目標性教育,并且使受教育者在受教育過程中自覺接受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轉化為個人的價值、群體的價值、集團的價值、階級的價值、社會的價值和國家的價值,以此形成推動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巨大力量的這樣的運動變化過程中呈現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按照不同角度不同標準進行觀察,可以見到多種表現形態。當我們用新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為依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實踐為基礎來透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會很容易看到具有相對穩定性和持久性的兩種基本形態,即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社會價值形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個人價值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形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對維護自己的社會利益、社會存在、社會延續和發展需要不斷得到滿足,是滿足社會發展進步需要和自身需要過程中的價值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的個人價值形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對個人實施特定的政治觀念、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的教育,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特定影響,使個人作為社會成員在生活和人自身發展需要得到滿足,在滿足個人需要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形態。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了社會成員社會化和個性化的統一,使社會成員能夠正確處理國家和個人利益、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這種本能的主動性活動屬性就是價值,這種價值的表現就是價值形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還可以理解為是滿足社會教育需要和個人教育需要、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統一的教育價值態勢,一定意義上也是以促進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統一發展的追求最高目標的運動態勢。這種具有教育屬性的實踐價值運動狀態同樣可以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形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產生出來的,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這個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價值形態就不會成為現實性存在。理論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問題的研究有一種主流觀點,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確定為兩種基本表現形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精神形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形態。這是研究者從哲學視角出發以元價值為立論基礎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作出的理論闡述。實際上價值與價值形態是兩個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加深挖掘中國哲學底蘊,以中國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了解,對于事關價值形態的價值根據、價值源泉等問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理論認識,這樣就不會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及價值形態概念、定義、標準和類型的爭論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是在社會實踐運行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其存在形式和運動方式必然是運動的和變化的。依據不同的標準去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可以看到不同的形態。比如現實性價值形態、理想性價值形態、政治性價值形態、教育性價值形態、人文性價值形態、道德性價值形態等等,都可以由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形態表現出來。
3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是教育主體將需要達到的教育價值通過實施對受教育者有效的政治觀念、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理想觀念的傳授而為其所接受,內化為品質與觀念之人格,外化為意志和行動之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過程,對于主體而言是存在與發展需要在客體的價值實現中得到的滿足,對于客體而言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進行呈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是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的統一,實質是價值客體的主體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過程不是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實現的過程,而是必須具備一定條件才能實現的過程。離開一定的社會條件,脫離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實踐去談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問題,都是缺乏根據的、短視的和不確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問題不單純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實踐問題,是全黨全國各級政權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具有重要戰略問題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重大問題。應該清醒地看到,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嚴峻挑戰,這些挑戰已經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構成阻力和威脅。這些挑戰的出現歸根結底是由經濟體制巨大轉型、社會結構深刻變革、利益格局大幅調整、思想觀念顯著變化、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引發的,是不可回避的和必須要堅決應對和妥善解決的重大理論課題和實踐課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應該嚴肅認真地對待這個重大課題,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過程中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武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審視去解決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新的現實問題。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路徑問題研究上,理論研究者比較統一的認識觀點都認為是灌輸路徑和接受路徑。實際上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沿著這兩個路勁前行的。關鍵問題是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沿著這兩個路徑前行,為什么還會遇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艱巨的困難呢?問題的實質在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這是一次歷史上空前的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是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更根本的轉變是人的生存方式的轉變。特別是這些轉變對社會群體對每一個社會成員產生的作用力會使人更加注重經濟價值和自我價值,更加注重物質關系和物質利益滿足,由此引發思想觀念的變化。所以說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在沿著兩個基本路徑前行過程中一定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要挖掘中國優秀文化深厚底蘊去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要切實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同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發揮應有作用。
作者:張潤剛張榮鑫單位:北華大學
- 上一篇:墾區思想政治建設論文
- 下一篇:企業改制政工師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