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時代的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時間:2022-01-06 02:51:51

導語:網(wǎng)絡時代的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wǎng)絡時代的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及特性

1.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

在介紹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有必要對其相對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初步的了解。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公開地利用各種方法直接進行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里,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進行的關(guān)于馬列主義、思想、思想道德修養(yǎng)、形勢與政策等課程教學。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整個教育過程不同于顯性的“填鴨式”教育對學生強行灌輸,它是通過“潤物細無聲”般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首先,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在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時,學生沒有教材、教師沒有講義,整個過程雖然是有目的地進行,但實際上并沒有明確的預期目標。教育的目的完全融入了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學生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其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主性。在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時,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人與人之間最普通的交流形式,雙方是平等的關(guān)系,教育者可以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式教育。教育者已經(jīng)將教育目的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處于旁觀者的角度,讓學生自行地去感受、判斷、思考,通過自身的實際體驗獲得內(nèi)在的思想升華。最后,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面性、深遠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囿于形式,其教育形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束縛。學生不再是為了完成考試而去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材,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這種被動式的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成效也很低。在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與學生都投入了情感,這一情感的存在使得學生在接受了思想之后就相對穩(wěn)定了。另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滲透范圍幾乎是全方位地覆蓋了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當學生對于接受的思想已經(jīng)融入了自身的習慣當中,即使在學生畢業(yè)離校之后也還在產(chǎn)生效果。不管是從時間的縱向還是橫向來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教育是全面的,影響是深遠的。

二、利用網(wǎng)絡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措施

互聯(lián)網(wǎng)具有開放性和平等性,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很符合上述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特性。

1.高校應對網(wǎng)絡事件多加利用以開展學生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全民網(wǎng)絡時代的逐步推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慢慢朝著信息化發(fā)展。在紛繁復雜的網(wǎng)絡資源中,許多網(wǎng)絡信息都是能夠成為高校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關(guān)于《時間都去哪了》,王錚亮在春晚自彈自唱的這首歌曲讓許多觀眾感動落淚,其歌詞寫得真實且殘酷,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共鳴,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學校可以針對這首歌曲組織活動,讓學生講述自己在大學里已逝的時光中都做了些什么,這其中肯定有人努力學習,也有人整天吃喝玩樂,有人成長顯著,也有人思想還不夠成熟。以這首曲子為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已逝的時光中錯過的美好經(jīng)歷,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強烈的意識——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同時,還能對學生進行“孝”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想想自己的父母為了供自己讀書、生活所付出的辛勞和汗水,反思自己是否在努力學習,思考自己對父母的關(guān)心是否到位。

2.高校應當利用好教師自身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在大學校園內(nèi),除了同學之間的相互交往,應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最為密切。無論教師是否直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學校應對教師身上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善加利用,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和教育學生。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良好的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素質(zhì),教師在運用網(wǎng)絡時要時刻注意影響,不瀏覽、不傳播不良信息和網(wǎng)絡垃圾信息,不發(fā)表錯誤言論。以身作則,正確運用網(wǎng)絡進行教學工作和豐富日常生活,樹立良好的榜樣。而對于那些未能正確運用網(wǎng)絡進行學習生活的學生,要有耐心地善加引導。另外,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網(wǎng)絡互動,如通過微博、微信、QQ等形式,對時下的網(wǎng)絡事件進行正確解讀,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認識到問題的本質(zhì)。學生通過對社會事件的不斷思考,教師在一旁引導,久而久之自然就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結(jié)束語

網(wǎng)絡平臺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高校應該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少接觸不良信息、錯信息,通過開展主題活動,利用好教師的榜樣作用,從而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者:黃渝婷 單位:樂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