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精準扶貧之我見
時間:2022-09-07 10:45:39
導語:論精準扶貧之我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于2015年6月在貴州提出,扶貧工作要做到“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并且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就如何精準扶貧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精準扶貧;脫貧;經濟
于2015年6月在貴州提出,扶貧工作要做到“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并且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莊嚴的承諾給當前7000萬元的貧困人民給予希望和巨大的鼓舞。中央號令一出,地方黨委政府迅速行動起來,為了按時摘帽脫貧,各種方案套路可謂五花八門,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管過程如何多樣化,其目標全部一致:精準識別,精準扶貧,最終實現全脫貧奔小康。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是正確的,這一偉大的行動綱領將永遠載入史冊,光輝傳承,可以說是致富的豐碑是貧窮的末路。精準扶貧工作很重要,有些分析人士認為,一個富強安定團結的國家有兩個核心指標很關鍵而且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發達+感情和諧=社會穩定安康。
經濟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也是孳生犯罪的根源,諸如偷盜、搶劫、殺人、貪污受賄、涉黃、賭博、做假售假、甚至是販賣和小孩等,他們因貧窮、因貪婪而犯罪,一切的一切都與經濟二字有關。只有經濟發達了,人民都實現共同富裕了,有吃有喝,自得安逸,民生生活指數上升,幸福感倍增,犯罪機率下降,社會才會穩定安康。感情和諧可以分為小家夫妻團結,大到國家民族團結,小家的穩定是國家穩定平安的基礎,民族團結了各民族融洽相處,民族騷亂就少,國家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去搞經濟建設,減少資源內耗,就不會貽誤經濟發展。夫妻不和諧,感情危機,就會萌生婚外情,小三插足,無心顧家奔小康生活,且因此引起的人身傷害甚至發生命案也不少見。另外,倡導的和諧社會,一夫一妻,屬于感情方面的問題,小家好大家好,只有國家安定民族團結,才會利于國家搞經濟建設。經濟發達,共同脫貧致富,人人幸福生活,沒人想動歪門邪道。人身傷害當中(甚至是生命危險),除了因經濟引起外,就是感情問題。所以中央提出2020年實現共同富裕全民脫貧致富是的道理的,可以從98%以上解決一切問題。現在,如果你漫步在地方基層,隨處可見關于精準扶貧的宣傳標語,也是當前黨政機關干部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精準扶貧已經備受關注和深入人心。當前,針對扶貧對象,采用的扶貧方式有幾種:(1)低保五保困難戶,直接撥付資金款項實現脫貧;(2)有手藝但缺少資金,通過金融扶貧貸款自主創業實現脫貧,也即項目脫貧;(3)體弱多病,傷殘,喪失勞動能力者通過扶貧貸款,采取委托經營方式,通過分紅利獲取所得實現脫貧;(4)地方政府組織立項目,經營企業聘用扶貧對象作勞務,領取工資收入而實現脫貧。為了實現預期脫貧摘帽,地方政府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方式五花八門,套路精彩紛呈,目標一致。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這些在一定時期內可以說是滴灌而已,都是國家以“魚”民的一種方式,“魚”不如“漁”。要實現真正脫貧致富,政府必須施民以“漁”術,讓扶貧對象由依靠外界的輸液供給過程轉變為自主造血功能的自力更生的過程,授以“漁”術,方為百年大計,長久之計。俗話說“靠人會跑,靠山會倒”,只有自己掌握技術,變得強大,自力更生,才能自救。2020年之前的扶貧攻堅任務是先讓扶貧對象從貧困線上解脫出來,因為活著才有意義。但光生命活了還不夠,以后還要怎么活,而要達到自主謀生,不等不靠,實現自主造血,自食其力,趕超跨越,學會奔跑。政府如何授民以“漁“術,我認為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1解放思想,實現精神脫貧是關鍵思路決定出路。鄧小平同志說過“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黨的十七大強調:“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這是我黨積改革開放30年之豐富經驗得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結論。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
綜上述,足可見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精準扶貧作為當前國家一件大事,如果我們扶貧對象思想得不到解放,有顧慮,有包袱,就要靠各級黨委政府去動員,做思想工作,思想通了,行動步驟才會統一行動起來,才會實現共同脫貧致富。例如:法國媒體大亨巴拉昂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生前用10年時間擠身法國前50位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因病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醫院用于研究,另將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巴拉昂去世后,報紙刊登了他的遺囑。他說:“如果誰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么’這個問題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100萬法郎”。遺囑刊出之后,報社收到大量的信件,絕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還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總之答案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到了揭曉答案的日子,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謎底揭曉后,引起很大震動,一些富豪在接受采訪時也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某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即缺乏野心。所以,野心(思想層面)是動力,是目標,是核心,是“漁術”的核心。只有真正的精神脫貧才是從根本上、源頭上脫貧。2不斷培訓,掌握漁術,學會脫貧的技術鄧小平同志的經典論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興國安邦之本。近日,又說: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一些權威專家還說“科技創新是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國家發達的不竭動力”。足可見科技對社會發展和經濟發達所具備的功力不可估量。有些扶貧對象就像還不會走路的小孩,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階層要讓他們學會走路,不用輪椅或者拐杖,達到不攙扶,自行走路,學會奔跑。要參考個人特長、興趣愛好,民族特色等,舉行一些針對性的培訓活動,通過層層(區、市、縣、鄉鎮、村級等)培訓骨干人員,通過他們進行區域性培訓,附以除塵洗腦,讓扶貧對象他們掌握一門技術,擁有一技之長,或者多門技術,技多不壓身。喚醒點燃他們內心的意志,讓他們從等靠要的扶貧轉變方式轉換成我要脫貧致富的思想理念。3加強指導,不斷優化,確保成效通過項目扶貧的,作為上級部門要經常組織一些專業人員到點進行指導,給予建議,改進不足,如何優化,甚至人員管理等。要針對不同行業(養殖、種植、個體工商戶、服務業等)分門別類進行指導,鼓勵他們,放手經營,留下督導聯系方式,解答貧困戶在經營管理過程當中碰到的一些難題,讓項目順產不流產。當然,萬事開頭難,創業亦是如此,失敗是成功經常之事,但成功也決非偶然,要不斷總結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不斷調整思路,善于創新,堅持不懈,總有成功的一天。4經常回頭盾,確保持久精準扶貧是個攻堅戰,是實現兩個奮斗一百年目標的具體體現2020年是實現全民脫貧的日子,但事物的發展過程總是有規律的,從出生到發展強大以及到后期的衰落都是橫亙不變的真理,我們擔心到后期會有個從熱到冷的問題,所以建議各級黨委政府進行制度的改革和創新,精通扶貧作為“十三五”雄偉規劃藍圖,不管今年如何換屆換人,都應該遵照原既定目標去奮斗開展工作,而不是新官不理舊賬,前任一套,現任一出,那會出現原地踏步或者是偏離方向,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另外,形成一個長效機制,組成工作組,對扶貧戶或者扶貧項目進行后續跟蹤檢查回訪,并形成資料,用一些核心指標衡量他們的生活參數,進行先后對比,形成數據材料,并做經驗總結,供后人借鑒參考,長治久安。綜合上述,各級黨委政府,在精準扶貧“魚”的同時,要不斷授予“漁”,要通過一定時間的外力作用后,達到自主造血的功能,自主制氧呼吸,實現真正脫貧致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會盡早實現。
作者:凌漢榮 單位:廣西田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新經濟下農村勞動力的開發和運用
- 下一篇:職業技能培訓精準扶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