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

時間:2022-03-10 09:37:49

導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發突出,通過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大高校的一致關注。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適應高校教學改革的需要,是符合網絡發展趨勢的需要,是培養高素質大學生的需要。高校要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問題;構建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興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教育作用得以發揮。但是在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新的工作任務。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學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養才能有所提高。因此,研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與作用發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簡述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通過現代數字化媒體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同時能夠接受受教育者的反饋,從而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它是網絡信息技術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應用,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依照高校的教學計劃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充分發揮了計算機網絡的作用,實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它是一種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將網絡中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整合在一起,控制信息的傳播過程,讓學生接受正確的信息,從而引導大學生的思想發展,促使大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以此來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來滿足社會的需要。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三個特征:一是豐富性。豐富性是指互聯網中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豐富的教學內容,這源于互聯網中多種多樣的信息,這是其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區別。另外,思政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多媒體載體來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變得更為豐富。二是虛擬性。虛擬性是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虛擬平臺來教育學生。思政教師通過計算機將教育信息轉化為電子信息,再利用互聯網傳遞信息,最后利用移動終端呈現信息。三是生動性。生動性是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來傳遞信息。思政教師能夠為學生進行生動的講述,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提升了教學感染力[1]。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特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二者有著緊密的聯系。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特點有三個:一是突破性越來越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現就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對自身的一種突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性也越來越強,打破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打破了時空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二是教育性越來越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教育平臺來呈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學生通過高校的校園網絡就能學習思想政治知識,高校的教育質量和服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三是導向性越來越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學生走正確的發展道路,能夠避免有害信息對學生思想的侵蝕,讓互聯網變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傳遞給學生最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作用

1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養,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快了學生的成才進程,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供教學經驗,能夠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解決高校思政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問題,能夠全方位地滿足學生多種需求。思政教師能夠利用現代媒體來傳遞教育信息,能夠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不僅迎合了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規律,而且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能夠提升高校思想教育的質量和效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舉措,也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轉型發展的一個過程,能夠充分發揮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2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需求。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長期的發展目標,也是中國實現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大學生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必須具有非常高的思想覺悟和思想水平,這樣才能主動投身到和諧社會建設當中。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基地,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來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適應構建和諧社會需求,能夠培養出服務社會的高素質人才。思政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教育優勢來教育學生,讓學生了解和諧社會的構建意義,讓學生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提升思想水平和思想覺悟,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高校要給予思政教師足夠的支持,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順利建設,從而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養出更多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學生。3滿足大學生學習需求。大學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力量,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是民族的希望。高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場所,通過專業課程的講授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通過思想政治課程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以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學校只有滿足大學生學習需求,才能讓大學生自覺參與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滿足大學生學習需求,加快了高校人才培養進程[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有著密切關系,二者相輔相成,目的具有一致性。思政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學習先進的思想觀念,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平臺構建面臨的問題

1不重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態度影響著高校的行為。在實際教學中,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懷疑態度,沒有認識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和長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足。高校過于關注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分配不均,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讓思想政治教育無法發揮出正常作用。在課程安排上,思想政治課程的數量較少,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二是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視。高校沒有認識到網絡技術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也沒有認識到網絡技術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無法發展,無法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三是高校缺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意識。高校沒有認識到網絡載體的重要性,仍然使用傳統載體傳遞教育信息,受到了許多限制,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2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內容是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所呈現的知識內容,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價值信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許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上的教學內容都不合理,無法凸顯教學內容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不夠豐富。教師編制教學內容時將教材作為唯一參考,致使教學內容的知識面過于狹窄,單一化的思想政治資料限制了學生的思想,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眼球,加入了大量娛樂性的內容,讓教學內容喪失了教學作用。學生無法在教育平臺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查找信息的難度較大。二是教學內容形式較為單一。教師編制的教學內容以文字為主,沒有在其中添加其他形式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視聽需求,無法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耽誤了學生的學習。3教師隊伍結構存在問題。教師隊伍是指以思政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學隊伍,只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結構都存在問題,無法發揮出教師隊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員結構不合理。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由思政教師組成,教師隊伍的戰斗力不強,不能全方位地教育學生,同時思政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全面,教學方向有偏差,不能及時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3]。二是知識結構不合理。在過去,思政教師只需要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學經驗即可,而這樣的思政教師顯然無法適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能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三是管理體制缺失。教師隊伍需要完善的管理體制來規范行為,但是許多學校都沒有建立管理體制,無法約束教師的行為。

四、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策略

1加強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高校要轉變態度,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實際應用,用教學效果檢測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夠發揮作用,從而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出優勢和長處。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同等看待,合理分配教學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出教育作用。要重新編制課程表,合理安排思想政治課程課時,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二是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認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將網絡技術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三是樹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意識。高校要把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當成教學任務,主動使用現代媒體傳遞信息,擺脫傳統載體的諸多限制,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2編制合理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思政教師要編制合理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讓教學內容的價值得以凸顯。教師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在編制教學內容時要先提取教材中的重點知識,然后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知識,再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樂于學習的知識,從而使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解放學生的思想,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教師要將學校中的一些決定加以公示,保證學生的知情權,讓學生受到學校的積極影響,還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娛樂性,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主動投入教學,讓教學內容發揮出教育作用。二是豐富教學內容表現形式。教師要使用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并且要合理搭配這幾種形式,為學生編制出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同時要聯系實際,加入一些實際案例,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滿足學生的視聽需求,讓學生對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4]。另外,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反饋,要尊重學生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教育。3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高校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發揮出教師隊伍的作用,讓教師隊伍引導學生隊伍發展。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優化人員結構。高校要做好選聘工作,從高校中挑選出高素質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提升教師隊伍的戰斗力。要制定明確的選聘標準,教師既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也要有高超的信息技術水平,還要樂于奉獻,敢于貢獻。對于黨員教師要優先選聘。要合理搭配教師,讓教師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作用,同時要讓學生干部參與學生管理,讓學生干部引導學生學習。二是完善知識結構。思政教師要主動學習網絡技術,要堅定政治立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給學生帶來極佳的學習體驗,讓學生享受教學過程。學校要開展豐富多樣的培訓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讓教師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彰顯教學效果,讓學生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高校要通過管理體制來約束教師行為,端正教師的工作態度,讓教師自覺參與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和指導作用。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互聯網時代出現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符合現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滿足大學生學習需求,適應構建和諧社會需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體現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虛擬性、豐富性、生動性。高校要加強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思政教師要編制合理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熊秋平,余自武.探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新方法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新平臺[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52—54.

[2]周政龍,龍郁華,樊澤慧.關于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對策研究述評[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8,18(1):60—64.

[3]許倩倩.應情應景原則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路徑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6(8):18—20.

[4]富旭.基于易班平臺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社群空間的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4):82—83.

作者:蔡薇 單位: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