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影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8-23 08:43:43

導語:紅色影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紅色影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新時代下,影視文化對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紅色影視以宣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為主題,體現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本文分析了新時代下紅色影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并針對其運用困境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紅色影視;思想政治教育;紅色光影學堂

1紅色影視資源的思政教育意義

1.1繼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紅色影視資源主要是以社會主義革命歷史和建設歷史為題材的影視藝術資源,反映了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展現出的不懼犧牲、英勇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期間,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怕吃苦、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1]凝結著崇高的愛國理想、堅定的理想信念、優良的革命傳統以及頑強戰斗的作風。新時代下,信息和媒體大爆炸,各種文化、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層出不窮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讓人應接不暇,大眾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2]近年來,在新媒體上甚至出現了各種歪曲黨史、國史的言論,不斷沖擊著廣大青年的認知。紅色影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蘊含豐富的精神內容,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引導新時代的大學生更加理性地了解歷史、尊重歷史,傳承紅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尊心和國家認同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2提高素質修養,樹立正確的“三觀”。新時代下,高校大學生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基本解決,產生了更多精神需求。紅色影視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展現了眾多英雄人物對于道德與理想的堅守,向人們宣傳英雄人物的道德、高尚品格與精神氣質,在塑造健全人格與高尚精神品格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大學生通過觀看紅色影視,在感官的刺激下,切身感受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巨大精神力量,引發心靈震撼,從而對自己的人生價值進行思考,更好地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及時校正人生軌道,用紅色文化的主流價值觀引導自身的成長成才,提升綜合素質,塑造理想人格,牢固樹立正確的“三觀”。例如,電影《云水謠》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蕩背景下的堅貞愛情故事,觸動大學生在當前這樣一個越來越物質且人心越來越浮躁的時代,遠離婚戀價值的唯物質是瞻,回歸愛情的純粹,并銘記在追求愛情的同時,更不忘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焦裕祿》《孔繁森》《可可西里》等影片可以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注入強心劑。當下不少大學生把收入、身份地位等作為職業價值的衡量標準,不愿去一線,不愿下基層,“寧做工資兩三千的白領,不做工資五六千的藍領”。面對當代部分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偏差,紅色影視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向影視中的主人公學習,順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的需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崗位去,用崇高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干出自己的成績。1.3契合時代需要,引領主流價值觀。在萬物互聯的融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接收的信息主要集中于網絡視聽內容。在移動媒體盛行的今天,影視劇已成為大學生的“精神食糧”。[4]新時代下,影視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生活甚至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影視文化中所蘊含的主題思想對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由抖音、微視、快手等短視頻APP的火爆可見一斑,已經成為很多人茶余飯后不可或缺的娛樂工具。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的發展或將迎來內容井噴,但爆發式增長也帶來了低俗、惡搞、虛假等種種亂象,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引領也存在一定的隱患。紅色影視資源內容豐富,體現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對弘揚社會主旋律、宣傳主流價值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新時代下,影視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影視特效技術的發展和媒體平臺的多元化,使紅色影視作品更具創新性、藝術性和多樣性,對大眾傳播的作用日益突出。例如,近年來《集結號》《戰狼》《紅海行動》等主旋律影片口碑爆棚,受到廣大觀眾的追捧,更是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愛國風。新時代,傳播紅色文化,探尋主流價值觀,不僅是當代媒體的責任,更是當下的時代需求和國家戰略。紅色影視弘揚社會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紅色影視資源在思想教育中的運用困境

2.1資源本身的限制。隨著影視技術的迅速迭代,過去的紅色經典影視由于表演方式老套、畫面質感較差、缺乏明星陣容等原因,不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傾向,大部分年輕人對這類經典紅色影視缺乏興趣。盡管目前國內的影視業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也涌現出不少新的優秀的紅色影視作品,但由于市場經濟導向,紅色影視作品創新的自發性仍顯不足,能表達真摯的愛國情懷,又能滿足時代需求的優質紅色影視作品仍然有限,紅色影視在內容和形式上亟待突破。2.2教學觀念的禁錮。目前,仍然有部分高校沒有形成將紅色影視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并且重視度較低。此外,也有教師認為影視作品的娛樂屬性較重,認為在教學中播放紅色影視作品是浪費時間,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實際上,也確實有部分教師在運用紅色影視資源時教學方式單一,存在觀影娛樂化的現象。教師僅僅是播放視頻,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沒有深刻體會到紅色影視作品給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等方面帶來的積極影響,從而沒有有效發揮出紅色影視作品的思政教育作用。2.3缺乏系統性的指導。當下,教師在將紅色影視資源運用到高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缺乏科學的選材標準和系統性的指導問題。紅色影視資源涵蓋內容較廣,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沒有科學的選材標準,教師在選材時便沒有標準參照,無法確定哪些資源可以作為教學資源。同時,多數高校對于優質的紅色影視資源的運用形式、方法、手段等也缺乏系統性的指導,主要依賴于教師自身的水平,也使得紅色影視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3新時代紅色影視資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3.1建設“紅色光影學堂”教學資源。建設“紅色光影學堂”教學資源,明確紅色影視資源的選材標準,形成資源庫,并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指導,為教師將紅色影視作品合理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科學的參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紅色光影學堂”具有一定的藝術形式,同時也具有相對真實的故事與歷史事件等,這些都為思想政治的理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5]“紅色光影學堂”教學資源的運用,有助于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形式。加強“紅色光影學堂”建設,規范紅色影視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既有利于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傳承,也有利于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性和有效性。3.2紅色影視資源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紅色影視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政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其他專業課程用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紅色影視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征,畫面直觀、有趣味,故事內容富有曲折性,可以使傳統教材枯燥的語言文字信息變得生動起來,更易于被新時代大學生接受。在思政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紅色影視作品及網絡短劇,對抽象的理論作出闡釋說明,降低學生理解思政理論的難度。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紅色影視中一些典型的紅色人物、紅色故事也有利于加深當代大學生對各行業各專業崗位的認識,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專業,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和艱苦奮斗的工匠精神。3.3將紅色影視資源貫穿于日常思政教育工作。除了課堂教學,第二課堂等學生日常活動也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各高校也要注重將紅色影視資源貫穿于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尤其是要充分利用那些依托本地紅色文化創作的紅色影視作品。例如,重慶地區的高校,可以將極富地域特色的紅色影視作品《在重慶》《江姐》《烈火中永生》等作品融入日常的主題班會、團日活動、黨課、社團活動等,結合新媒體平臺,開展觀影討論、點評積贊、情景劇直播比賽等主題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引發共鳴,以豐富日常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升思政育人的實效性。

4結語

新時代下,互聯網傳播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移動媒體的蓬勃發展,讓信息的和傳播更加便捷、多元,各類新媒體平臺上的視聽內容時刻引領著時代潮流,深刻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紅色影視反映了國家的政治文化、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要把握時代特征,借力移動新媒體,創新思政教育形式和手段,將優質的紅色影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課程中,貫穿于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過程,用紅色影視所蘊含的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引領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徐美琳.紅色影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D].新疆大學,2016.

[2]陳永福,解夢雨.新時代創新紅色影視作品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研究[J].高校輔導員,2018,53(06):48-52.

[3]支娜娜.紅色經典影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實現[J].文教資料,2018(24):150-151.

[4]孫藝嘉,程艷芳.紅色影視視閾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路徑創新[J].傳播力研究,2019(5):210.

[5]黃春有,盧靜.探析“紅色光影學堂”教學價值的彰顯及應用措施[J].高教學刊,2019,97(01):94-96.

作者:陳嬌 單位:重慶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