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時間:2022-09-04 11:44:29

導語: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閩南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具體地方文化的特色性,同時它也是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通過對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路徑的論述,使閩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傳承和弘揚,同時潛移默化地發揮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關鍵詞]閩南文化;文化育人;思政教育

1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必要性分析

閩南文化是連接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具有世代相傳、博大精深、地域色彩濃厚的特點。在現代文明飛速發展的沖擊下,閩南文化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存在潛在的斷裂危機,如閩南民間的采茶舞、拍胸舞,閩南民間的木板年畫,閩南影雕工藝,在閩南民間盛行的歌仔戲、南音等傳統閩南文化正面臨消亡和斷裂的危機。面對文化消亡或者斷裂的危機,將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之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來滲透閩南文化,讓閩南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殊途同歸[1]。閩南地區的高校具有閩南文化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更應號召身處閩南地區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將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課堂,研究新媒體時代下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的新路徑,從而避免閩南文化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斷裂危機,同時拓展了閩南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2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新路徑

2.1深挖閩南文化與閩南地區高校思政教育共同的理念。探析閩南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共同的理念,深挖閩南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處。很重視挖掘閩南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殊途同歸。2017年9月3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參觀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觀看影雕工藝展覽時,介紹說:“這些工藝師現在做的事情就跟繡花一樣,但她們繡花是在石頭上而不是在絲綢上”。一副工藝品需要工藝師兩個半月時間完成,體現了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閩南精神。通過外交來展示閩南文化的魅力,在國際上宣傳閩南文化中的重鄉崇祖與愛拼敢贏的理念。與此同時,思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深挖閩南文化與閩南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理念,如將閩南文化“愛拼才會贏”“重鄉崇祖”等閩南文化傳統美德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理念相融合,以此給閩南地區高校學生結合當地的閩南文化風俗講解一堂充滿閩南文化韻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愛鄉價值觀與傳承“愛拼就會贏”的良好品質。2.2閩南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對接路徑。對接路徑是將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關鍵。如何有效地將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閩南文化內容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對接問題是關鍵。如何解決這個閩南文化內容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對接問題,可以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人——同志身上得到一些有關對接路徑的啟示。同志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善于將中國的國情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因此,閩南文化與高校思政課堂對接的啟示就在于要善于分析教學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充分運用閩南文化中深厚的愛國愛鄉情懷對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潛移默化地貫徹閩南文化中的愛國愛鄉情懷以及愛拼敢贏的品質,從而促進閩南文化內容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對接。2.3創新運用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載體。創新運用新載體是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一大突破?!罢骖}”化實踐教學即實踐教學內容取自于現實社會亟待解決的真實課題,從而搭建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思政課程內容[2]。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用身邊的閩南文化經典實地教學,如通過參觀泉州閩臺緣博物館等文化資源來進一步將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課程不應只是羅列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而是應該聯系現實生活中身邊的閩南文化資源深入淺出地講解,并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中。閩南文化作為地域性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傳承與傳播非常重要[3]。在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運用好新媒體這個載體,運用微信群、QQ群、抖音、易班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新平臺,提升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引導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繼承和發揚閩南文化。

3結語

將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當地的閩南文化資源以及閩南文化的精神與基本內涵,不斷探索出將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新路徑。本研究主要探討將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的必要性與路徑這兩方面內容,尤其是深挖閩南文化與閩南地區高校思政教育共同的理念、閩南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對接路徑、創新運用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載體三個實現路徑,提升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使閩南文化在高校思政課堂中得以傳承和弘揚,同時潛移默化地發揮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夏雁軍.新時期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徑初探[J].高教學刊,2016(23):228-229.

[2]高云雷.高校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2):62-64.

[3]蔡文桂,黃阿英.互聯網時代的閩南文化傳承與傳播路徑研究[J].管理觀察,2018(20):98-99.102.

作者:歐陽超群 林婷婷 殷庚偉 單位:1.泉州醫學高等??茖W校 2.集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