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腐”機制構建障礙與路徑

時間:2022-11-28 10:07:13

導語:“不想腐”機制構建障礙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想腐”機制構建障礙與路徑

【摘要】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協同反腐機制是反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于反腐敗斗爭的全過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整體。根據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判斷,“不敢腐”的目標已經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緊,而“不想腐”的堤壩有待進一步構建。依據新時代新要求,構建不想腐機制存在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的障礙,為破解其障礙,構建不想腐機制的路徑選擇也應從主客觀兩方面進行選擇,具體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協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構建廉潔政治生態。

【關鍵詞】新時代;反腐倡廉建設;“三不”反腐機制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反腐敗新征程,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經過五年的努力,報告將反腐敗形勢總結為: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安桓腋?、不能腐、不想腐”(簡稱“三不”)協同反腐機制是反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于反腐倡廉斗爭的全過程,三者具有深層次互動關系,構成完整的內涵豐富的思想體系。面對新的反腐敗形勢,必須緊扣新時代、新要求,在不敢腐、不能腐基礎上著力構建不想腐的堤壩。

一、不想腐:“三不”反腐機制的最高價值追求

在“三不”反腐機制中,不敢腐是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通過反腐敗高壓態勢給腐敗分子以強有力的震懾,形成最直觀的反腐效果,最快速遏制腐敗蔓延。不能腐是不敢腐、不想腐的保障,關鍵是扎緊制度的牢籠,形成制度約束,使反腐敗有章可循,真正具有強制性和穩定性。不想腐是不敢腐、不能腐的最高價值目標,是通過思想教育真正達到主觀不想腐的自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構成一套邏輯嚴密、科學有效的全方位反腐敗格局。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上至副國級干部,下至群眾身邊的小蒼蠅紛紛落馬,給了腐敗分子以極大的震懾,腐敗現象被迅速遏制,治標效果明顯,反腐敗高壓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機制逐步構建起來,為不能腐、不想腐打下堅實基礎。指出:“沒有健全的制度,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腐敗現象就控制不住。”這科學地闡釋了制度約束對于反腐敗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治標的同時治本。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制度建設更加注重頂層設計,注重制度之間的相互銜接與配合,嚴密完整的制度體系正在構建,不能腐機制正在加快形成。但是,以不敢腐為基礎,以不能腐為保證,解決不想腐才是問題關鍵所在,眾多腐敗案例表明,腐敗之“表”源于組織渙散、觀念淡漠、紀律松弛之“里”。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內因決定外因,再嚴密的制度都存在漏洞,只有從內心樹立起拒腐防變的堤壩,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腐敗。不想腐就要求從主觀上杜絕行為主體從事腐敗活動的主觀愿望和心理需求,從主觀形成保持清正廉潔的心理需求。當前,距離實現主觀上不想腐的最高追求還有很大差距,不想腐的堤壩還在逐漸構建之中。

二、不想腐機制構建的障礙因素

1.個別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是構建不想腐機制的主觀障礙。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決定外因,腐敗動機的產生最終是由主觀動機決定的。多次論及堅定理想信念對于構建不想腐機制的重要意義,他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贝罅康母瘮“咐砻?,思想上的變質引起某些黨員干部的腐化墮落,理想信念一旦出現歪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隨之變質,由于長期生活在和平建設年代,一些黨員干部往往不主動學習,強化思想,個別黨員已不具備應有的先進性,褪化成具有私欲和權力的人,在人性私欲的驅使下陷入對功名、財富無止境的追求。2.局部政治環境不純是構建不想腐機制的客觀障礙。就社會大環境而言,少數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一些黨員干部產生了一個人不腐敗也改變不了大趨勢的心理。十八大以來政治生態重塑的問題已經得到重視,崇尚廉潔的社會大環境開始形成,但距離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還有一定距離。從權力運行的小環境而言,十八大前雖然一直重視腐敗問題,但反腐敗制度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十八大以來不能腐機制逐漸構建,制度牢籠逐漸扎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成為常態。但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舊制度、舊思想的慣性一時不能扭轉,權力運行環境依然存在問題。在大小環境的作用下,腐敗亞文化還有生存空間,一些基層干部極容易受到這種歪風邪氣的影響,認為自己掌不了大權,最多算生活小節有問題,即使檢查也是法不責眾。這類思想對個別黨員干部的影響非常消極,即使再完善的制度體系和反腐敗機制也堵不住主觀世界的敗壞,所以在構建不能腐機制的同時,一定要加快不想腐的機制構建。

三、不想腐機制構建的路徑選擇

構建不想腐機制是新時代黨建的重要任務,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經驗告訴我們要盡快實現從不能腐向不想腐轉變,需要標本兼治、多管齊下,充分發揮各因素的合力。1.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升思想覺悟。十八大以來,黨員干部思想塑造是一個焦點問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八項規定、反“四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等活動就是通過日常行為的約束嚴抓黨員干部思想建設,著力構建不想腐的堤壩?;谑舜笠詠淼慕涷?,新時代,我們既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又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一方面,各級黨組織一定要摒棄不夠嚴肅、不夠認真、不夠經常的形式主義傾向,嚴格依據黨內各項規定開展黨內政治生活,鞏固黨員理想信念,將不良思想傾向及時扼殺在搖籃里。另一方面,用好政治生活的傳統武器,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針對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對黨員干部進行警示教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危機意識,使他們始終有如履薄冰的感覺,這樣在不斷的思想斗爭中引導黨員干部抵抗各種雜塵的侵襲,明辨是非、堅持真理,從而達到堅定其政治定力、守護其政治信仰,自覺守住廉潔紅線,真正從內心拒絕腐敗,增強不想腐的自覺。2.“三不”反腐機制聯動,向不想腐轉變。新時代要繼續堅持高壓反腐,推動不敢腐向不想腐轉變。目前,隨著“打虎、拍蠅、獵狐”行動的深入推進,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形成。在新形勢下,高壓反腐力度要繼續堅持,反腐零容忍、全覆蓋、高壓力的態勢要持續推進。一方面,提高腐敗成本,加強腐敗經濟處罰和法律處罰的力度,提高腐敗綜合成本,從而弱化甚至放棄腐敗動機。另一方面,堅持高壓態勢不放松,給一些有不良心態的黨員干部以巨大震懾,使其受到最直觀、最生動的警示教育,自覺克制私欲,弱化直至消除腐敗念頭,由此實現不敢腐向不想腐的轉變。新時代要繼續扎緊反腐敗制度籠子,推動不能腐向不想腐的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相繼修訂和出臺了一系列制度,這一時期制度建設的特點是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和制度間的相互銜接,這些制度的制定以黨章為統領,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與制度創新有機結合促使制度牢籠越扎越緊,減少了腐敗機會,促使一些試圖腐敗的黨員干部被動弱化腐敗動機,轉向主動不想腐。當前,要利用制度權威,使黨員樹立起制度意識,提高制度執行力,樹立起正確的權力觀,正確對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使自己從以權謀私的小格局中走出來,樹立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大格局。3.繼續構建廉潔政治生態,提供環境支持。十八大以來政治生態的重塑已經得到重視,但距離真正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還有一定差距,新時代要繼續從以下幾方面努力。首先,重視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很大程度上受到領導干部的影響,主要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利,甚至自己都做不到清正廉潔,這就很難帶動其他黨員堅守廉潔紅線。其次,選人用人堅持一定標準。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這就充分說明了好干部對政風、黨風的重要作用。最后,凈化政商關系。官商勾結一直是腐敗的高發點,強調凈化政商關系,是為了給黨員干部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在一定程度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叭弧眳f同反腐機制貫穿于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斗爭的始終,依據的判斷,我們正面臨著由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轉變的關鍵時期,是否能建立起不想腐的機制決定著下一階段反腐倡廉建設的走向。目前,雖然面對諸多困難和挑戰,但只要態度堅決、方向正確,終能實現由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1月14日。

[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3]《關于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楊镕華 單位: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