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評估投資項目風險論文
時間:2022-05-21 11:54:00
導語:科學評估投資項目風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前言;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的發展與趨勢;我國項目風險管理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們對投資項目的分析和預測不可能完全符合未來的情況和結果、風險管理已日漸成為投資項目評估和風險決策分析的重要部分、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的新概念、提出項目風險的預警、預報和相應的風險對策、投資項目風險分析技術的發展、風險分析理論與現代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發展趨勢、項目風險管理技術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家項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工具、企業家和政府的風險意識依然淡薄、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必然帶來新的經營理念和較高的風險意識、我國現階段風險管理的技術尚有一定差距等,具體請詳見。
一、前言
投資項目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大量事實證明,人們對投資項目的分析和預測不可能完全符合未來的情況和結果。這是因為,客觀環境、條件及相關因素是變化發展的,而人們依據過去的數據資料和經驗所做的預測很難完全符合未來的事物發展規律和實際狀況,而且時間距離越遠,預測的誤差也越大。為使投資決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需要對風險實行科學的分析和評估。于是投資項目風險管理作為新興的經濟管理科學,便應運而生,它是在經濟學、管理學、行為科學、運籌學、概率統計、計算機科學、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學科和現代工程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建設項目和高科技開發項目的實際,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的經濟管理邊緣科學。
在國際上,風險管理已日漸成為投資項目評估和風險決策分析的重要部分。包括項目在內的現代決策,實質上是風險型決策,而風險決策的核心是風險分析與管理,它直接關系到投資項目的合理判斷和科學決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尤其是加入!"#后,項目風險日益增多,至今我國還沒有全面引入風險管理對投資項目的全過程進行風險估計與評價,這是造成我國許多工程投資膨脹和工期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國推廣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理論的研究與風險管理的應用,對促進我國經濟穩定、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的發展與趨勢
1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的新概念
投資項目風險分析就是通過對風險因素的識別,采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方法估計各風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及對項目的影響程度,揭示影響項目成敗的關鍵風險因素,提出項目風險的預警、預報和相應的風險對策,為投資決策服務。風險分析的另一重要功能還在于它有助于在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通過信息反饋,改進項目設計方案或優選設計方案,直接起到降低投資項目風險的作用。由于有些風險造成的損失不宜用投資或經效益的變化來度量,對復雜的重大項目有必要進行各專項風險分析或單因素風險分析。投資項目風險分析應是專項風險分析和單因素風險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系統分析。
2投資項目風險分析技術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問世,使得現代計算與網絡技術廣泛用于描述各種工程技術、生產組織、經營管理系統,并迅速成為簡捷地分析、求解、優化這些系統的有效技術。
進入70年代,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大規模、復雜的網絡邏輯運算成為可能,而且更加方便,同時還能對這類網絡模型進行綜合、分解、資源分配、成本優化。另一方面,網絡技術與模擬技術相結合,產生了隨機網絡仿真技術(GERTS),在GERTS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各種特殊用途的仿真隨機網絡技如成本優化仿真隨機網絡(GERTS)、選擇模型仿真語言(SLAM)和圖示可靠性分析仿真程序(GRASP)等,極大豐富了網絡技術的研究領域和應用范圍。
80年代初,在GERT的基礎上,出現了風險評審技術(VERT)網絡模型,引進了完成項目具有風險的概念,把完成項目的時間、費用以及效果聯系起來,建立三者之間的數學關系,從而大大增強了網絡技術描述與分析現實系統和客觀世界的能力。隨后,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網絡技術適用的項目或系統越來越大,描述及分析的功能更加完善;二是用于計算和分析各種網絡模型的計算機軟件微機化,這大大增強了實際應用的可能性。
3風險分析理論與現代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發展趨勢
隨機網絡是一種可以反映多種隨機因素及其隨機變量間相互關系的網絡技術,在隨機網絡模型中,包含著各種隨機成分,如時間、費用、資源耗費、效益、虧損等,并且可以處理系統中各種項目及其相互影響的隨機性問題,即一活動按一定規律可能發生或
不發生,相應地反映在項目開始或結束的節點也可能發生或不發生,從而為許多復雜的、包含多種隨機因素的系統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徑。因此,在投資項目的工期與費用估計中,將風險分析與隨機網絡技術相結合是可能的,并且具有其優越性。一是直觀性,隨機網絡模型可以直觀、形象地描述影響工期和費用的風險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二是可計量性,根據隨機網絡模型,可估計出各風險因素對活動工期和費用的影響程度;三是可控性,根據風險因素對項目工期和費用的影響程度估計,為決策者提供一整套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為投資項目能以最少費用按期完成提供科學管理依據。
三、我國項目風險管理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1項目風險管理技術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家項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工具,項目理方法的核心是風險管理和目標管理,而項目風險管理是一種項目主動控制的手段,其主要目標是使項目的三大目標:投資7成本、質量、工期得到控制。這種主動控制與傳統的偏差/糾偏/再偏差/再糾的被動方式截然不同,風險管理對項目目標的主動控制體現在通過主動辨識風險因素并加以分析,先采取風險處理措施進行項目的主動控制。但我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進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時,只引進了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與程序,沒有同時引入風險管理,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們風險意識普遍較差,尚未認識到運用風險管理技術來抵御風險或轉移風險的重要性,而且當時我國尚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中,國家是惟一的投資主體,為了在賬面上反映節省投資而不愿意增列風險管理費用。
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改革開放,國外各種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書籍被介紹到中國,同時也被應用到項目管理中,尤其是大型土木工程項目。另外,我國的經濟體制也逐漸由計劃體制轉為市場體制,投資主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2001年全國工業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億元,其中企業自籌資金(%(%億元、銀行貸款%"!)*#億元、政府投資%)&*&億元、利用外資$((*&億元,分別占總投資的!"*’+、%#*(+、$*#+和(*$+,風險管理成為現代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規模宏大的長江航道工程、廣州地鐵項目、上海磁懸浮列車等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都制定了風險管理方案,并成功地運用了項目風險管理方法。從%’#!年起至%’’),由國家科委主持的國家重點科技攻關“三峽工程重大科學技術研究”項目中,安排了三峽工程的風險研究,在國內首次對大型工程項目進行風險分析與評價。在研究過程中,綜合利用了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以具體的三峽工程為背景,研究投資項目經濟風險、投資膨脹風險、工期風險和財務風險,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2雖然風險管理在我國已被廣泛采用,而且在大型項目管理中顯示了廣闊的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企業家和政府的風險意識依然淡薄,這是制約項目風險管理在我國發展的主要障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多數企業家和政府主管部門不愿意在資金極度短缺的情況下增列風險管理費用,在對待項目客觀存在的風險時,寧愿采用風險自留和風險不合理轉移的辦法。但是,應該指出,這種風險自留的程度已經大大超過了企業或項目為風險而設置的儲備,一旦風險真正發生,企業或項目就不可能恢復財務穩定和連續經營。此外,風險的轉移也是不公平的,不是以合理報酬為前提轉移給利益的對立方,而是利用目前項目市場為業主市場的情況下,通過免責條款以及其他苛刻條件轉移給對方。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我國采取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大量外資涌入,經濟成分發生了變化,造成了項目投主體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必然帶來新的經營理念和較高的風險意識,與此同時,對許多大型建設項目而言,由于國有企業或政府的所有投資均由政府承擔風險,企業或項目負責人無須承擔風險發生而造成損失的責任,投資項目往往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
因此,客觀地講,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我國現階段風險管理的技術尚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風險識別困難、風險評價誤差較大和風險處理手段落后方面。但應該看到,我國已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投資主體的經濟責任日趨明朗化和具體化,許多外商投資項目采取了項目風險管理技術,許多非國有經濟成分的企業也在不斷增強風險意識,許多政府投資項目主管部門也吸納了風險管理的思想。如今,在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國際工程、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都已開展了風險管理的應用研究,并且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實際效果。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風險管理這一現代管理技術一定會得到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
- 上一篇:農業資源開發局黨建工作匯報
- 下一篇: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建設目標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