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成果認定論文

時間:2022-04-06 09:02:00

導語:學術成果認定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術成果認定論文

摘要:藝術學科的課程分類及學術成果認定,因其專業特點顯現出它的特殊性。以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為個案研究對象,從管理者的視野提出學術見解,以期從中觀察到藝術學科歸律性的東西。

關鍵詞:管理者;認知;藝術學科;課程分類;學術成果

藝術學在我國是作為一級學科而納入國家整體教學體系的。這一學科的概念是:將藝術從宏觀角度進行綜合性研究,并將藝術中的各個不同類型分別進行專門性研究的人文學科的總稱。這樣,按照教育部對學科的要求,藝術學下屬包括8個二級學科:藝術學、音樂學、美術學、藝術設計學、戲劇戲曲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舞蹈學。同時,我們也看到,藝術學作為一種現代的人文學科,與相鄰學科也有著廣泛聯系,如哲學、美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音響學,計算機科學,等等。

就藝術學下屬的各二級學科本質而言。存在很多共性,它們彼此相通、相互借鑒,如此,拓寬了學科領域,拓展了學術視野。同時,各二級學科在課程類型、授課方式、教學方法上也有很多本質相通的地方。而另一方面,由于各學科的特點,學科之間在上述方面也存在諸多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作為管理者需要加以關注的。

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作為藝術學一級學科建立起來的學院,如何在3個二級學科音樂學、舞蹈學、藝術設計學中,在課程類型、授課方式、教學方法、學術成果評價體系方面形成合理的評價標準,是學院的管理者需要認真思考和努力去做的工作。

一、關于藝術學科的課程分類

不同的課程,在總的教學投入方面,包括備課時間、授課難度、知識含量等方面是不同的,鑒于此,它們的教學工作量也就不同。

教學工作量是指教師在教室、畫室、琴房、排練室、工作/實驗室等教學場所以授課時數(學時)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的知識講授、輔導、答疑、作業批改、命題及考試、以及閱卷和其他教研工作。它以學時為工作量的計算單位,每學時45分鐘。

3個二級學科的課程大致分為5類。其邏輯依據是:課程性質影響到課程類型,而課程類型的分類是由于授課的方式決定的,然這種方式又取決于授課的內容,決定授課內容的是所傳授的知識含量,這種含量表現出了教師所付出的備課勞動強度。

根據藝術學院的情況,5類課程為:

(1)音樂、舞蹈/表演類專業課、專業基礎課;藝術設計類非理論類課程;各專業史論類、鑒賞類課程。

這類課程全部教學內容均于課堂內講授,學生課下完成作業,學生作業不作為教師課外批改的內容。教學包含兩方面內容:對上次課教學內容學生掌握情況的檢查;講授新的內容。是系數為1的標準教學工作量,其他教學工作量以它為基點制定系數。

①人數:以學科專業為開班數。

②相關課目舉例:

a)音樂類如視唱練耳,作品分析,民歌,戲曲。樂理,正音,合唱合奏等。

b)舞蹈/表演類如表演,編導,舞蹈文獻等。

c)藝術設計類如服裝材料學等。

d)各專業史論類課程,鑒賞類課程(以35人為開班數)。

(2)音樂專業技能課(個別課);舞蹈專業技能課。

這類課程是表演專業技術層面的課程,包括音樂專業常說的“小課”和舞蹈專業的技術訓練課,意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教學工作量系數為0.67。

①人數:音樂“一對一”形式授課,舞蹈以專業為開班數。

②相關課目舉例:

a)音樂類如聲樂演唱、器樂演奏、鋼琴演奏、音樂學專題理論研究等。

b)舞蹈/表演類如形體,基訓,身韻,民間舞,現代舞,排練等。

(3)藝術設計類專業課、專業基礎課。

這類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技術層面的課程,以技能訓練為主,意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周為上課時段(周學時)。課程的教學內容決定了任課教師必須有范畫作為教學支撐。教學工作量系數為0.80。

①人數:30人為開班數。

②相關課目舉例:

藝術設計類如素描,色彩,速寫,設計基礎,裝飾藝術設計,服裝設計,陶瓷藝術設計,版畫,油畫,雕塑,攝影等。

(4)理論類課程。

這類課程是以學科群劃分的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全部教學內容均于課堂內講授,學生課下完成作業,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需在課外批改,批改的作業量不能少于總課時的2/3。教學包含兩方面內容:對上次課作業的適當講評;講授新的內容。教學工作量系數為1.25。

①人數:35人為開班數(或人數少的班2個班合班上課)。

②相關課目舉例:

a)音樂類如和聲,復調,配器,歌曲作法,音樂學概論。

b)舞蹈/表演類如編導理論,藝術概論。

c)藝術設計類如設計概論,工藝學等。

(5)小組類、伴奏類課程。

這類課程分兩種:

一種是小組課,基本為室內樂課,4人以上組成小組進行教學,教學工作量系數為O.83;

一種是伴奏課,這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分為聲樂、器樂和舞蹈伴奏課,教學工作量系數分別為0.53和O.45。

①人數:小組類課程4人為最低開班數;伴奏課沒有人數限制。

②相關課目舉例:

a)小組類如室內樂,重唱,重奏,數碼鋼琴集體課,歌劇表演等。

b)伴奏類如為聲樂、器樂、舞蹈等伴奏。

上述課程的分類,體現了教學投入的整體本質,為對教師教學工作量進行教學實踐的量化標準,提供了制定的保證。

二、關于藝術學科的學術成果認定

藝術學科的學術成果包括科研成果和創作表演成果兩部分,而后者是藝術學科學術成果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藝術學科不斷發展的原動力之一。

科研成果:指對有關學科的理論研究,其成果形式主要為學術論文、專著、編著、譯著、教材、咨詢報告、專利等。

創作表演成果:指對相關學科具有創新性的實踐和應用,它又包含一度創作——藝術作品的原創;二度創作——藝術作品的表演創作;三度創作——藝術作品的傳播創作。

根據藝術學院的情況,科研成果與創作表演成果認定按如下分類:

(一)科研成果(各項按級別由高到低依次列出)

1、學術論文

①國際性學術刊物/國際性學術會議論文集。

②國內Ⅰ、Ⅱ、Ⅲ類重要學術期刊(統稱核心期刊)。

③國內核心期刊(統稱核心期刊)。

④省級和省級以上專業學術刊物(必須是與本專業有關的專業學術刊物,統稱一般期刊)。

⑤省級報刊理論版,專業性報刊。

⑥全國性學術會議公開出版的論文集(僅作內部認可)。

2、學術著述

①學術著作。②學術性編著、譯著、工具書。

③作品集(音樂作品集、美術作品集、CD、多媒體光盤等)。

3、教材

①教育部統編教材。

②省統編教材。

③其他教材。

4、咨詢報告

分為國家級、省級、省級以下。

5、專利

①發明專利。

②實用新型專利。

③外觀設計專利。

(二)科研成果獎

1、國家特級

①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項目成果獎(全國社科聯)。

②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教育部)。

2、國家級

①全國“五個一工程”優秀成果獎(中共中央宣傳部)。

②全國高校教學優秀成果獎(教育部)。

③全國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含評論、專著等)(文化部,中國文聯)。

④其它(中共中央、國務院直屬部級單位)。

3、省級特級

①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社科聯)。

4、省級

①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優秀成果獎(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

②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

③廣東省教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教育廳)。

④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州市社科聯)。

⑤其他(廣東省政府)。

5、廳級

①廣東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教育廳)。

②廣東省高校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優秀成果獎(廣東省教育廳)。

③廣東省高校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名牌課程)獎(廣東省教育廳)。

④其他(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直屬廳級單位)。

(三)創作表演成果

(1)表演專業教師舉辦專場演出。

1場個人專場音樂會或舞蹈個人表演(含編導)專場(80分鐘),相當于省級專業學術刊物1篇(也可分別舉辦2個半場個人專場音樂會或舞蹈作品(含編導)專場(40分鐘),每次相當于省級專業學術刊物O/5篇,2個半場合為1場。

(2)公開出版個人專業方向的專題CD,個人作品集/畫集。

1個相當于省級專業學術刊物1篇。

(3)原創作品首演。

大中型聲樂器樂多聲部音樂創作、大中型舞蹈創作(作品長度8分鐘以上)、大中型藝術設計,首次公演(內涵為:為電影、電視創作音樂和藝術設計、舞蹈創作;在電臺、電視臺播出;音樂會公演。各項均需要相應證明。)相當于省級專業學術刊物0.5篇。

(4)出版原創作品。

省級以上專業學術刊物發表多聲部音樂作品、藝術創作/畫作,1個(多個藝術創作以同一期刊的1個頁碼為限)相當于省級專業學術刊物0.5篇。

(四)創作表演成果獎(部分項目含科研成果獎內容)

1、國家級

①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

②中國各專業協會舉辦的全國性專業比賽,例如:

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文聯、中國音樂家協會);

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

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

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③國家舞臺精品工程(文化部)。

④中國藝術節“文華獎”(文化部)。

⑤文化部舉辦的其他全國性專業比賽,如“群星獎”(文化部)。

⑥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性專業比賽(中央電視臺)。

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全國性專業比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⑧其他全國性專業比賽(中共中央、國家有關部級單位)。

2、省級

①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覽(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②廣東省“星海音樂獎”(廣東省文聯、廣東省音樂家協會)。

③其他與國家級比賽相配套的全省專業性比賽,如“廣東省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廣東省文化廳、省電視臺、省人民廣播電臺)。

④廣東省藝術節比賽(廣東省文化廳、省文聯)。

3、廳級

①省一級的地方性、區域性比賽(廣東省文化廳、省文聯、省各專業協會)。

②非藝術系統廳級以上單位組織的全省藝術類專業比賽(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直屬廳級單位)。

(五)各成果的補充認定

(1)同一件作品被不同專業學術刊物刊載(轉載);被不同系統收錄、獲獎;首創和獲獎同時獲得;均按最高檔次核定,不能重復計算。

(2)理論、創作、表演獲獎,國家級相當于核心期刊1篇,省級相當于省級專業學術刊物1篇,廳級不計入。

(3)所有創作表演成果累計總數按一定比例納入科研成果總數,鼓勵多出創作表演成果,但不能代替科研成果。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研究和思考,藝術學科的規律性脈絡基本突顯,這樣的認知,對更好地發展藝術學科有著重要意義,對提高藝術學科的辦學水平將起到促進作用,我們也期待著通過這樣的研究和思考來提高藝術學科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馬克思曾講到教育有兩個功能:一是提高生產力的有效手段,一是塑造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我們的大學教育正體現著馬克思的理論:一個是工具性的功能,我們不教會學生建設社會、發展社會的知識和能力是不行的;一個是目的性或塑造人的功能,這是精神方面的。也是大學教育根本的東西。這兩個功能折射出的理論基石,正是我們認知藝術學科課程分類及學術成果認定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