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財富基金海外戰略性投資實現贏利論文

時間:2022-04-28 11:07:00

導語:主權財富基金海外戰略性投資實現贏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主權財富基金海外戰略性投資實現贏利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主權財富基金的界定在分析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趨勢;主權財富基金的總體投資趨勢研究;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主權財富基金逐漸引起媒體、政治家和跨國金融機構的關注、主權財富基金掀起了投資西方銀行的浪潮、主權財富基金已控制了總額約兩萬億美元的資產、由主權政府直接擁有、其運作與其他的國家金融機構沒有任何關系,是完全獨立的、其公布的國際投資已占相當的比例、投資規模加速擴張、投資領域多元化且更趨風險性、投資地域分散且重點向本區域和歐美發達國家傾斜、主權財富基金的主權所有人主要以中東及北非國家和亞太地區國家為主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從總體投資趨勢看,近年來主權財富基金對外投資呈加速增長態勢。其投資領域多元化,但對金融服務業和房地產業尤為重視,投資風格由低調沉穩趨向于風險激進;它們在國內外市場均有投資,但以國外市場為主,其中2001~2005年投資主要面向新興市場,而2006~2008年則主要面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達國家,并因此引起西方國家的極大關注和質疑;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主權財富基金一度出現大幅萎縮,部分主權資金退回國內市場,但最新交易表明,主權財富基金已再次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尋找戰略性投資,以進一步實現贏利目的。

關鍵詞:主權財富基金;主權資金;投資趨勢

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WealthFunds,SWFs)投資并不是全球經濟的新現象。最早的主權財富基金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初,許多大的基金如阿布扎比投資管理局(ADIA)、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Temasek)控股公司等,已經在全世界積極并成功地進行了幾十年的投資,卻一直沒有引起世人注意。

近年來,主權財富基金逐漸引起媒體、政治家和跨國金融機構的關注,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中國投資公司(CIC)斥資3億美元購買了美國私募股權基金———黑石集團的股權后,主權財富基金開始成為熱議的話題。而在2008年上半年金融危機初期,主權財富基金掀起了投資西方銀行的浪潮,與此同時,石油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來源基礎———石油價格在2008年7月升至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點,使得主權財富基金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激起一些西方國家的強烈敵對。它們批評主權財富基金尤其是那些總部設在亞洲和波斯灣的主權財富基金追求政治投資目標,并且運作很不透明。

得益于主權財富基金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投資行為,西方公眾對主權財富基金的敵對態度才有所改變,主權財富基金正從金融危機的巨大投資損失中修復(根據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估計,僅波斯灣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在金融危機中的投資損失就超過了300億美元),一些基金忙于挽救本國金融體系,更多的基金則繼續在世界各地進行投資。作為主要的國際投資者,主權財富基金已控制了總額約兩萬億美元的資產,投資范圍覆蓋了發達世界以及包括一些新興經濟體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在全球1/5的公司里占有一席之地,毫無疑問,主權財富基金已經具備了平息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或擾亂國際金融市場的雙向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對主權財富基金近年來的總體投資趨勢進行分析研究。

一、主權財富基金的界定在分析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趨勢之前,首先要界定其定義。

雖然主權財富基金在20世紀50年代就產生了,但“主權財富基金”這一名詞卻是在2005年才由羅扎諾夫(Rozanov)提出的,且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被廣泛接受。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摩立特集團(MonitorGroup)的定義。

其根據主權財富基金區別于其他政府投資工具的潛在特征,認為主權財富基金作為投資基金,至少要符合以下五個標準:

(1)由主權政府直接擁有。

對此,阿布扎比(AbuDhabi)、迪拜(Dubai)和拉斯阿爾卡麥(RasAlKhaimah)的基金是個例外,因為阿聯酋聯邦各酋長國擁有相當于主權權力的決策權,但北美的一些附屬國家政府卻并不擁有這方面的決策權。

(2)其運作與其他的國家金融機構沒有任何關系,是完全獨立的。

(3)它沒有顯著的養老金義務。

如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盡管它的名字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但它是主權財富基金,其前身是成立于1990年的石油基金。該基金是一個長期儲蓄工具,以幫助應付與老齡化有關的財政承諾,但沒有明確的養老金負債現金流。

(4)它投資于多種多樣的金融資產類別,追求商業回報;

(5)其公布的國際投資已占相當的比例。

穆巴達拉(Mubadala)發展公司和拉克(RAK)投資局這兩只阿聯酋基金,似乎不符合第五個標準,因為它們主要致力于本國經濟的發展和多樣化投資。但同時,這兩只基金又在海外進行積極的投資活動。例如,2008年前穆巴達拉發展公司的公開報告顯示,只有1/3投資于本國的股權、房地產和合資企業,另有44%投資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其余1/4投資于非國內的新興市場。

拉克投資局盡管主要以國內市場為重點,但對格魯吉亞和印度市場有極大的興趣,這反映了其鞏固全球投資組合的戰略。雖然在目前金融危機的經濟環境下,拉克投資局采取了退回策略發展本國經濟,但其國際投資和海外投資的意愿說明它屬于主權財富基金。

我們的標準過濾掉了一些經常在主權財富基金清單中被列出的幾只基金。例如迪拜國際資本公司,因為它是在迪拜統治者(SheikhMohammedbinRashidAlMaktoum)的個人財富基礎上設立的,因此,它更像一只私人股本基金。我們也完全排除了以貨幣穩定、經濟發展或慈善等非商業目的原因而設立的基金。從本質上講,這些基金往往會違反以上五項標準中的任何一項。目前,滿足摩立特集團標準的有來自23個國家的32只基金,其中新加坡2只,阿聯酋9只。

按地區劃分,大約40%(14只)的總部設在中東及北非(MENA);1/3(10只)來自亞太地區;4只基金的總部設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3只基金在非太平洋地區的亞洲;挪威擁有歐洲唯一符合此定義的基金。32只基金管理的資產總價值約為1.8萬億美元,其中最大的基金是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估計有3260億美元。32只基金中,大約有一半的基金是在近10年建立起來的,且2/3建立于2003年以后(參見表1)。

二、主權財富基金的總體投資趨勢研究

1.投資規模加速擴張自2000年以來,無論從交易數量還是交易價值來看,主權財富基金對外投資都呈現出飛速增長的趨勢,尤其是2004年以后增長幅度更加明顯。

其中,交易數量從2000年的57筆升至2008年的175筆,除2003年、2006年較前略有減少外,其他各年都呈直線上升趨勢;交易價值除2002年或因“9·11“事件影響,美國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對中東及北非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有所抵觸而從2001年的48億美元減少至26億美元以外,其余各年的交易價值均迅猛增長。

如2004年主權財富基金投資交易價值達到271億美元,是2003年的2.87倍;2007年主權財富基金進行了價值為1017億美元的投資,較2006年的500億美元又增長100%。我們同時也注意到,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主權財富基金公開披露的共175筆總價值為1277億美元的交易,投資額比2007年增加了200億美元(14筆),雖然延續了投資規模擴張的趨勢,但是,相對于2007年交易價值比2006年翻一番的增長比率來說,2008年交易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主權財富基金對外投資的飛速增長,一方面反映了主權財富基金的規模在迅速擴張,從2000年的約1.2萬億美元擴張到2008年的約1.8萬億美元;另一方面也說明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風格由低調沉穩而趨向激進,2008年全球32只主權財富基金的總投資價值相當于2000年14只主權財富基金交易價值的31.74倍,大大超過其規模增長速度。

2.投資領域多元化且更趨風險性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領域多元化,在金融、房地產、工業、能源和公用事業等領域均有投資。

從總交易數量來看,交易活動的分布略為平均,20.53%發生在金融業(193筆),18.19%發生在房地產行業(171筆),14.57%發生在工業領域(137筆),8.94%發生在能源和公用事業領域(84筆);從交易數量的走勢來看,對能源和公用事業部門的投資數量各年都比較平均,與其對工業部門逐年下降的投資數量相比,它們對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2005年以后,對金融業的投資數量比例由15%上升為28%,對房地產業的投資數量比例平均為22%。

主權財富基金對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特別重視,既反映出這些基金的投資戰略,也反映出它們的投資更趨風險性。總體而言,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全球投資者來說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資目標,尤其是對于那些希望將本國建設為全球金融港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投資公司(DIFC)收購了英國、瑞典和法國的股票交易所股權,除了金錢回報之外,還可以獲得提升迪拜在區域金融中心方面競爭力的技能和經驗。此外,主權財富基金對較高風險資產如房地產業的投資,能給其帶來高額利潤,它們甚至還參與了杠桿式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交易,如中國投資公司投資黑石集團,這種興趣轉變使主權財富基金擁有更多的交易機會,其中包括通過投資銀行和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等合作伙伴設計債務融資資本結構。不過,由于杠桿投資工具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這類交易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

與西方普遍認為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必定涉及戰略性、敏感性行業的看法相反,事實上,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時盡量回避敏感行業。2000~2008年,主權財富基金對運輸、國防、航空和高科技行業的投資在總交易額中所占比例還不到1%。

3.投資地域分散且重點向本區域和歐美發達國家傾斜大部分主權財富基金都在本國進行了大量投資,但投資規模通常不大。

在我們的樣本中,國內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1/3,交易額占15%。從交易量來看,自2000年以來,主權財富基金逐漸加大了對國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其投資國內目標市場的交易數量占比由2000年的42%下降為2007年的17%,而對國外市場的投資則從58%增加到83%;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一些主權財富基金采取了退回國內的策略,對國內市場的投資交易數量有所回升,但并未改變以國外市場為主的趨勢。[1]主權財富基金不僅關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市場,還關注新興市場。從交易價值來看,2001~2005年是主權財富基金大力向新興市場投資的時期,而2006~2008年,其投資主要面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達國家。如阿布扎比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中國投資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大基金公司的交易活動,主要是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市場,在這部分市場的投資額占其公開交易額的80%以上,其中以美國為主。這也就是為什么2006年以后產生了“主權財富基金現象”并引起西方國家極大關注和質疑的原因。

主權財富基金的主權所有人主要以中東及北非國家和亞太地區國家為主。2000~2008年,這兩大地區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地域雖然廣泛,但重點投資區域均以本區域和歐洲、北美發達國家為主。其中,中東及北非地區主權財富基金投向本區域交易數量為100筆,交易價值達到350億美元;投向歐洲的交易數量為90筆,交易價值達到472億美元,投向北美的交易數量為42筆,交易價值為394億美元;亞太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重點向本區域市場投資的傾向十分明顯,共發生498筆交易,交易價值達到1272億美元;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市場,交易數量分別為65筆和67筆,交易價值則分別為547億美元和367億美元。

三、結論

從總體投資趨勢來看,近年來主權財富基金對外投資呈加速增長態勢,它們的投資領域多元化,但對金融服務業和房地產業尤為重視,投資風格由低調沉穩趨向于風險激進;它們在國內外市場均有投資,但以國外市場為主,其中2001~2005年是主權財富基金大力向新興市場投資的時期,而2006~2008年則主要面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達國家,并因此引起西方國家的極大關注和質疑。全球金融危機對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策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權財富基金投資大幅萎縮,但金融服務部門依舊是主權財富基金最主要的投資目標,同時,受巨大投資損失和國內經濟形勢惡化的影響,部分主權財富資金退回國內市場。但是,最新交易表明,主權財富基金已再次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尋找戰略性投資,以進一步實現其贏利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遙,劉笑萍.經濟安全與主權財富基金投資動向研究[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8(6):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