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參股企業公司治理與投資探討
時間:2022-10-14 09:55:25
導語:國有參股企業公司治理與投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國家積極的推動了供給側改革,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參股企業的公司治理以及投資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為了提升企業治理的效果,加強企業的投資回報,必須要對治理措施以及投資策略做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對國有參股企業公司治理與投資進行分析與討論,旨在為實踐提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國有參股企業;治理;投資
我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雖然迅速,但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產業發展模式的滯后導致了較多的資源浪費,也形成了產能過剩的局面,這種局面對我國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十分的不利,需要積極的解決這些問題。供給側改革能夠為解決此問題提供重要的幫助,不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的治理以及投資等均會發生明顯的改變,尤其是國有參股企業。因此,對國有參股企業的治理和投資進行討論與分析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一、國有參股企業的治理措施分析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國有參股企業的治理要符合產業發展大背景,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以下是具體的總結與分析。(一)需要對企業領導與決策人員進行管理加強。國有參股企業的具體領導和決策由參股企業委派的人員執行,所以人員活動會影響到參股企業的具體工作實效,為了保證參股企業的合法權益,對企業領導層和決策層的管理者進行管理加強非常的必要。就當前形勢下的管理加強來看,具體的工作有3項:1.對參股企業的人員委派推薦做嚴格的控制,參股企業需要履行自己職責,積極的向企業推薦合適的管理人員,不得放棄或者是減少委派推薦席位,這樣可以保證企業管理的共同參與。2.需要強調人員的履職管理,通過履職管理實現對人員具體活動的監管,這樣對于保證企業效益有突出的作用。3.對薪酬考核進行規范。(二)對參股企業做規范治理。參股企業的規范治理對于企業運行來講也有重要的意義,而且規范的治理能夠有效的解決企業經營實踐中存在的部分問題,這于企業來講也是有重要意義的。就企業的規范治理來講,主要有三局方面的內容:1.依照法律的具體要求對企業的治理進行完善,主要是完善治理制度以及相應的措施,這樣,企業治理的效果會更顯著。2.參股企業需要依照法律行使自身的股東權利。3.參股企業需要加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加強能夠為企業的具體發展提供具體的方向。(三)在其他方面的具體管理。就其他方面的具體管理來看,主要包括的內容有兩項:1.需要對企業的基礎管理進行夯實。企業的基礎管理體系對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基礎不扎實,企業發展中會出現較多的漏洞,所以在企業治理中,需要針對企業的發展目標對基礎管理體系進行分析和建設,以下來保證基礎管理的完善和有效。2.全面清理整改。清理整改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原有管理體系中的不適用內容,然后針對目前的具體情況做管理個改革或者是因素清理,這樣可以獲得全新的管理體系。新管理體系與企業管理的實踐具有一致性,對于企業進步有積極的作用。
二、國有參股企業的投資策略討論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僅是國有參股企業的治理需要做改變,投資也需要做改變,這樣,國有參股企業的經濟效益會獲得提升,其持續性發展也會進一步的增強。以下是基于實踐總結的國有參股企業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的投資策略。(一)在投資的過程中需要以權益保障為基本的目的。國有參股企業在市場活動中參與投資,主要的目的是實現自身效益的增加,所以具體的投資活動需要以企業權益保證為根本目的。基于此目的的企業投資需要對四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強化:1.投資分紅。企業投資的目的是實現收益,而分紅是獲取收益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在投資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對自己的投資分紅比例有科學的預測與核定,這樣可以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3.投資退出。投資退出的具體目的有兩個:其一是保持企業的合法權益,其二是實現風險規避,做到及時止損。企業的投資存在著風險,所以在風險發生的時候,企業要及時止損,需要實現投資退出,所以在投資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通過合同等文件對自身的投資退出條件等做明確的規定,這便于企業的活動開展。3.股東監督。國有股東要強化參股投資項目管理,積極維護投資權益,依法行使股東權利。4.重大事項。尊重企業發展規律,國有股東應與其他股東約定符合參股企業發展規劃的注冊資本、出資期限及對應額度,按等比例原則出資到位,以認繳出資額為限對參股企業承擔有限責任,嚴格落實借款擔保、反擔保措施,不得違規向參股企業或其他股東提供借款、擔保、墊資等。(二)深化大數據的利用,基于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把握投資。從目前的資料分析來看,大數據在行業發展中的應用價值在普遍性增強,而且在產業發展預估,投資回報分析方面,大數據也有突出的利用價值。所以在國有參股企業的投資實踐中,積極的進行大數據的利用,并深化數據挖掘,這樣可以發現我國產業結構改革的具體方向,也能夠明確我國經濟發展的具體方向,基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和產業結構改革的基本趨勢進行投資規劃,企業的投資收益必然會取得顯著的進步。
綜上所述,供給側改革為我國的產業結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動力,為我國的去產能實施提供了支持,所以積極的進行供給側改革現實意義顯著。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企業的發展會大受影響,加之市場的風險,企業的經營安全會存在巨大的威脅。基于這樣的情況,企業必須要對自身的治理進行改革與強化。國有參股企業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受到的沖擊比較大,對其的治理以及投資做全面性的分析,這能夠為國有參股企業的具體發展治理以及投資提供理論上的支持,這于國有參股企業的安全發展有非常突出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蔣楠.關于供給側改革促進國有企業持續深化改革的思考[J].民營科技.2018,(09):6-7
[2]戴曉風,任述康.公司治理與財務柔性及投資———基于固定效應模型的分析[J].南方金融.2016,(09):48-54
[3]呂煒,高帥雄,周潮.投資建設性支出還是保障性支出———去杠桿背景下的財政政策實施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6,(08):5-22
作者:徐捷 單位: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優化對策簡析
- 下一篇:企業員工投資理財狀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