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理財專業結合教學創新
時間:2022-03-21 02:52:00
導語:投資與理財專業結合教學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高[2006]16號《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高職院?!耙尕瀼攸h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由此可見,結合專業實際對高職產學結合教育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有著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產學結合教育模式的內涵
所謂產學結合,是利用學校和企業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將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教育有機結合,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模式。產學合作教育,在國際上也稱為“合作教育”。1906年,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產生于美國。美國職業協會1946年發表的《合作教育宣言》第一次給這種教育模式下了定義,認為它是“將理論學習與真實的工作經歷結合起來,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加拿大合作教育協會認為:“合作教育計劃是一種形式上將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在合作教育雇主機構中的工作經歷結合起來的計劃。通常的計劃是提供學生在商業、工業、政府及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工作實踐與專業學習之間定期輪換。”世界合作教育協會認為:“合作教育將課堂上的學習與工作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的實踐中,然后將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見識帶回學校,促進學校的教與學?!?/p>
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國際職教界公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許多國家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了不同的實施方針與措施,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為重點,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發達國家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模式有許多,大致有兩種不同的模式:一是以企業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培訓制、日本的產學合作;二是以學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美國的合作教育計劃。這些發達國家實施的職業教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性,注重學校與企業間廣泛的合作,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組織教學,突出一線崗位實際職業活動能力的培養。
投資與理財專業是我院2009年才創辦的新專業。本著服務地方經濟,為地方經濟建設和企業培養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理念,我專業借湖北科技職業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契機,在“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迎評方針的指導下,探索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辦學質量、辦學水平、辦學效益,提高人才培養的水平和規格,開展全方位產學結合就成為一條必由之路。高職教育以培養面向生產、服務等第一線,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從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的確定,到教學計劃、課程體系的制定,再到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都需要企業參與,需要產學結合。通過產學結合,各專業能夠較深入地了解社會需求,能夠使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計劃、教學內容和實踐環節更貼近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各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教師實踐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通過產學結合加快學生與企業的融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條件。企業通過產學結合教育,可以使自身對人才和高等學校的要求真正被學校所了解和接受;可以對自己所需要的畢業生有可靠的選擇性。我院投資與理財專業在產學結合教育模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初步的探索與實踐。具體如下:
(一)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動態重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是高職院校實現產學結合的一種保障機制。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市場需求、經濟發展、教育教學等方面,與社會學校、企業直接相關。為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廣泛征求用人單位、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人才規格的要求及專業崗位實際的工作過程的基礎上,我們積極引進校外智力資源,邀請了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在本專業具有一定造詣的專家與一線工作人員共同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研討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等進行了改革,修訂后的專業課程設置內容更加適應了現代市場經濟及金融企事業單位對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的要求。
(二)積極引入校外智力資源,聘請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做兼職或兼課教師
本著“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在重視校內教師素質培養,努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同時,更要重視利用社會尤其是企業的教育資源,積極依托產學合作伙伴建立一支兼職教師隊伍。我專業已經邀請了企業人員到我專業兼課。如2009-2010學年第二學期聘請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青山營銷服務部客戶經理擔任本專業《保險理論與實務》課程的主講教師;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青山營銷服務部客戶經理擔任本專業《人身保險》課程的主講教師。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積極引進校外智力資源,陸續邀請一些金融企事業單位高級技術和管理人員到我專業兼職、兼課,并開展講座、培訓、座談等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三)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合作辦學,實行聯合培養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是做好產學結合的必然延伸。建立相對穩定的協作企業既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又有利于開辟實習和就業相結合的通道,擴大學生實習半徑和就業空間,形成教學、實習、就業的梯度格局。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校外實訓基地也是對校內實訓基地設備、場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補充,能有效解決學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所需經費和空間不足的矛盾。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有了企業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共同參與指導學生的理論與技能學習,學生接受的將是一種直接參與實際工作的現場培訓,這十分有利于他們掌握崗位技能、提高實踐能力、了解崗位的社會屬性。投資與理財專業與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國泰君安證券武漢分公司簽訂校企合作辦學協議,對學生實行聯合培養,可以增強學生對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為其就業做好思想認識和專業能力的充分準備。
(四)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對證施教,課證融通,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體現“技能+證書”產學結合的特點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現代社會就業的一項基本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就職者的基本能力,有利于引導就職者的職業發展。職業資格證書是高職院校畢業職業能力的證明,是社會人才市場的要求,是真正的產學合作的體現。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歷來重視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1998年國家教委、國家經貿委、勞動部《關于實施(職業教育法)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中詳細說明:“要逐步推行學歷證書或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兩種證書制度?!彪S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人才市場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講究“適用”、“效率”和“效益”,要求應職人員職業能力強,上崗快。這就要求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在校期間就要完成上崗前的職業訓練,具有獨立從事某種職業崗位工作的職業能力。我專業已經采取積極措施推行雙證書制度,對證施教,課證融通。具體措施如下:將職業考證項目(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證書、保險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證書、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證書、助理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等)貫穿于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融入課程體系中,部分課程(如證券市場基礎知識、證券交易、理財規劃基礎知識、理財規劃專業能力等)已使用或將使用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所指定的考試專用教材,使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標準相統一,使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職業考證內容相融合,使學生畢業時實現“雙證”,甚至“多證”,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體現“技能+證書”產學結合的特點,實現高就業率和優質就業目標。
三、結語
通過對投資與理財專業產學結合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我們認為投資與理財專業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要積極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產學結合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深層次的合作應是學校與企業、專業與企業相互滲透,構建水乳交融的合作模式,進行科學有效的合作管理,把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利益共享關系,真正實現“教學、科研、生產”的三結合??傊?,產學結合是高職教育和高職學院發展的必由之路,產學結合的教育模式是高職教育的特點所在,也是高職人才培養的的必然要求,在高職教育的道路上,我們應不斷探索高職人才培養路徑,真正將我院投資與理財專業學生培養成具有與本專業領域相適應的文化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積極服務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適應金融市場發展需要,能夠在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投資公司、商業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投資與理財業務操作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性、技術型第一線投資理財實用人才。
- 上一篇:市容環境綜治活動方案
- 下一篇:黨政綜合辦上半年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