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回鄉投資影響因子探究
時間:2022-08-07 02:48:21
導語:企業家回鄉投資影響因子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國人類學家布爾迪厄在1979年首先提出社會資本的概念,并認為社會資本是與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并列的三種資本形式之一。科爾曼(1990)隨后在《社會理論的基礎》一書中深化了社會資本的內涵,將其定義為一種能實現某個目標的生產要素,是基于信任的關系資源。波提斯(1995)在科爾曼觀點的基礎上指出,社會資本是一種調動關系的能力,以來個人社會網絡或網絡成員之間互相調配稀缺資源的能力。房路生(2010)以初創業的企業家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企業家社會資本結構維度、關系維度、認知維度指標的分析發現,企業家關系維度和認知維度社會資本對創業生存績效有顯著影響;企業家結構維度的社會資本對創業生存與成功績效都有顯著影響。陸濤(2012)研究發現,企業家自我效能通過企業家社會資本對戰略變革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耿新(2010,2011)以小型民營企業為研究對象,發現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企業動態能力有顯著影響,并且通過企業動態能力的中介作用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按照關系網絡層的社會資本的解釋,社會關系網絡能降低風險和不確定性,從而能夠保護風險投資。任何投資活動都有風險,企業家回歸投資也不乏風險。因而,對社會關系網絡的依賴是企業家回鄉投資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二)企業(家)政治關聯狀況與企業家回鄉投資決策
關于政治關聯的界定,國內外學者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給出了各自的概念。Roberts(1990)指出政治關聯是指企業與參議員有利益關系;Fan、Wong、Zhang(2007)專門對我國的公司進行了研究,提出如果公司的CEO任職或曾任職于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門,或者軍隊,那么這家企業是政治關聯的。Ferguson和Voth(2008)則根據對德國企業的研究提出,如果公司經理或者董事會成員與執政黨關系密切,則公司屬于政治關聯的。Allen等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投資者法律保護不充分的情況下取得上述成就的關鍵在于,中國存在著相應的投資者法律保護替代機制,但是他們并沒有對什么是替代機制做深入地分析。胡旭陽(2006)認為民營企業家政治身份在市場經濟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是法律保護的替代機制之一。其通過對浙江省2004年百強民營企業研究發現,民營企業家的政身份通過信號傳遞機制降低了民營企業進入金融業的壁壘,提高了民營企業的資本獲得力。羅黨論、甄麗明(2008)通過對上市民營企業的經驗數據研究表明,沒政治關系的民營企業相對于有政治關系的民營企業的政治約束要多;同時,越是在金融發展水平低的地區,民營企業的政治關系對其融資的幫助越明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轉型階段,各項制度還不完善,企業家為了獲得政府政策信息、政府資助、融資便利條件等,會盡力和政府發生關聯。固始縣作為固始籍企業家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在成長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人脈關系和政治關系。企業家回歸產業轉移過程中,必定與當地政府部門發生各種關系或聯系。企業家豐富的家鄉地區的政府關系是吸引其回鄉投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三)家鄉地人力資本狀況與企業家回鄉投資決策
段建(2007)通過對FDI式產業轉移的研究分析發現,人力資本是國外對我國進行直接投資式的產業轉移的重要影響因素。劉家強、王春蕊等通過農民工就業地選擇決策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農民工就業地選擇過程中,年齡選擇特征和技能遴選效應明顯,年齡每增加10歲,其選擇外地就業的概率就會降低3.67%;并且,居住地經濟越發達,農民工越傾向于選擇本地就業。同時,居住地的就業途徑、交通便利度等也影響農民工的就業地選擇。企業家回鄉投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增加了本地的就業途徑、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因而,在促進固始當地老年人就業的同時,也減少了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的數量,而是選擇本地就業。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沿海發達地區“民工荒”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因而,企業都傾向于選擇勞動力數量豐富、成本較低的地區作為投資區域,尤其是企業經營產業屬于勞動力密集產業的時候。固始縣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縣,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且對當地的風土人情都很熟悉和了解,這些都對企業家回鄉投資決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家鄉地區相關產業發展狀況與企業家回鄉投資決策
產業關聯就是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產業之間的廣泛的、復雜的和密切的技術經濟聯系。各產業的企業之間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供給和需求的聯系。從企業所經營業務的相關產業的發展狀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左小德認為,企業家會考慮回鄉投資后,會考慮市場分額、市場競爭狀況、產業配套情況、政府政策等。其中,(1)產業配套情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產業配套能夠提升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2)當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產業結構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發展會自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并且當地政府也會對產業發展有所規劃,在現有產業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因而,企業家在實行回鄉投資決策時,要考慮自己所從事產業類型是否與當地政府預期接收的產業相符。(3)因為一個地區區域創新能力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關乎產業轉型和升級。因而,對地區創新能力地區經營相關產業的企業也有重大影響。因此,企業家在考慮回鄉投資決策的過程中,為了企業的發展,家鄉當地關聯產業的發展狀況會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五)根親吸引與企業家回鄉投資決策
根親情結是由于血緣關系而發生、發展的一種情結。其實質是落葉歸根思想的另一種體現,也是中國人一向重視家庭觀念的展現。歷史上五次中原向東南沿海大規模移民均與固始有關,固始籍后裔遍布福建、廣東、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固始是海外僑胞的鄉關故地。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閩臺同胞、海外僑胞紛紛到固始尋根問祖、探親度假和投資產業,這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深了固始當地人的鄉土情結。同時,根據馬施洛的層次需求理論,人類在滿足了生存和社交需求之后,會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回報社會。在經歷了打工創業成功、并積累了原始資金以后,很多在外的固始企業家開始考慮對家鄉進行投資,以便照顧鄉親和家人。
綜上,通過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因素的企業家社會資本、政治關聯、家鄉地區人力資本、相關產業發展狀況等因素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對企業家回鄉投資具有重要影響。
本文作者:李曉姣工作單位:鄭州大學
- 上一篇:投資法治環境的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鈮礦資源的勘探與投資研究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