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投資基金確選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7 03:44:00

導語:剖析投資基金確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投資基金確選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深入探究了影響投資基金選擇的幾個主要因素,旨在為投資者在投資選擇時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市場環境;理性預期;風險和收益;投資風格

從1987年中國銀行和中國信托投資公司首先開展基金投資業務,1999年底,中國基金業的資產規模只有577億元人民幣,到2006年底,基金資產已達到了6220億份、8564億元的規模。截至2006年12月31日,包括53只封閉式基金在內,我國已有53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321只基金可供投資者選擇。而基金,也逐漸開始成為主流金融投資工具之一,基金的選擇也變得更加重要。

一、投資環境因素

投資環境分為兩部分,一是國際國內整體經濟運行態勢,以及人們對投資的關注熱情度;二是在整個資本市場中,人們對幾類主流金融工具的偏好形勢等。比如,發展良好,穩步增長的經濟態勢會加大對投資的需求,人們也對投資傾注較高的關注,這些將培養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而在金融危機之后,全球金融生態環境急需調整,人們對金融產品的信心降低。這勢必會是短期內消極的投資環境。

而基金,作為主流金融投資工具之一,其在資本市場內的投資環境也會受其他金融工具的影響。比如,在中國2008年上半年股市泡沫破滅之前,大家紛紛在股市開戶,盼望能分得大牛市的一杯羹;而當股市泡沫破滅之后,風險收益處于中等的基金受到了很多普通投資者的青睞。因此在選擇基金之前,首先要分析下投資環境,并且能根據現有情況對后市進行合理預期。

二、投資者的預期

投資者預期包括投資者個人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如果說上面的因素是宏觀層面的,那投資者預期便是微觀層面的基石。只有在基于投資者預期,才能做出對投資者有參考價值的評價。

個人投資目標,比如有人希望短期內能獲利購置不動產,又比如有人希望長期投資于價值增長。因此投資目標往往對獲利額和投資期限搭配產生影響。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影響其投資的基金類型和風格。若不愿承擔太大的風險,就考慮低風險的保本基金、貨幣基金;若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則可以優先選擇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比較合適具有固定收入、又喜歡激進型理財的投資者。承受風險中性的人宜購買平衡型基金或指數基金。與其他基金不同的是,平衡型基金的投資結構是股票和債券平衡持有,能確保投資始終在中低風險區間內運作,達到收益和風險平衡的投資目的。風險承受能力差的人宜購買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因此在評價基金的過程中應將其與投資者預期相結合考慮。

三、風險和收益因素

風險收益的分析必定是整個評價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風險方面,可以引入特雷諾指數、夏普指數和詹森指數等指數來直觀地表明;與基金相關的流動性風險等也應該指出。收益方面,則出了短期內的收益,收益排名等,還應該著重參考其收益持續性,以及歷史收益記錄,以求盡可能全面客觀地把握。而最為重要的是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基金有不同的風險收益評價。不能用同一指標來評價不同類型的基金。公務員之家

四、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往往從投資長短期限搭配和基金風格差異配置來說。基金類型和風格,以及其近期走勢,收益風險指標是否符合投資者的投資策略,這將對投資決策效益起到很重要的影響。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特征,按照公布的基金投資風格進行投資的選擇,這樣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成本,便于準確評價基金業績。但是,在選擇投資風格不同的基金時,為了降低組合收益的波動,增強投資的穩定性,使基金投資在各個階段都能夠獲取較好的收益,投資者應把可能好的基金拿來進行一攬子投資。在此時,就涉及到組合中基金的投資風格選擇問題。

1.投資風格與基金收益的關系

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中表現不同,具有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1992)曾對美國證券市場的共同基金1985年到1989年每月的業績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研究發現基金業績中90%以上的部分是由基金投資風格決定的。威廉的部分研究可總結如表1,大約90%的投資組合收益都歸功于某種投資風格,而只有10%的收益來源于個股選擇。也就是說,盡管共同基金所持有的個股不同,但具有類似風格的基金在一段時間內的收益沒有多大區別。

Sharp的研究還表明,各種風格投資間的業績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他就1980年到1991年美國證券市場中,不同的風格組合間的年度收益差率進行研究。結論是在這11年間,大市值與小市值風格組合年度收益差率最大的一年達到了18%,大市值成長型股票風格組合與價值型風格組合年度最大收益差率達到23%,而中等市值價值型與成長型風格組合年度收益差率高達24%。由此可見,在各種投資風格間進行轉換可以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2.投資者與基金經理的關系

由于多種因素限制,投資經理很難同時成為多種風格的投資專家。因此在考慮投資組合時,投資者需承擔起控制整體資金風格傾向程度的職責。不同的基金經理只需保持自己的投資風格并努力在自己的領域內達到最優即可。

投資者的職責如下:

(1)了解并判斷各基金經理的風格傾向及相互間的重疊程度。

(2)了解并預測不同投資風格的業績趨勢及持續時間。

(3)根據對風格業績的預測,調整資金配置,控制整體預期

五、其他因素

基金的交易成本,費率;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等。

參考文獻:

[1]許輝祝立宏:我國資本市場與證劵投資基金互動關系——《研究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年第2期

[2]呂兆德:投資基金風格分析之構建研究——《現代財經》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