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如何運用“任務驅動法”
時間:2022-10-12 03:59:22
導語:計算機教學如何運用“任務驅動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計算機技術迅速發(fā)展,融入了社會各領域,很多中專院校都開設了計算機教學課程,來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能力,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在進入社會工作后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高效工作,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可以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促使學生展開思路勇于探索,對提高中專計算機課堂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如何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進行了探討,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中專教學;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應用
計算機教學課程中的一些理論和算法、語言等都較為枯燥,對于中專學生來說缺乏課堂吸引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就是其中之一。“任務驅動法”是教師以任務為導向,將教學目標進行分解設置成步驟化的任務,在課堂上引領學生逐步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非常適合,教師可以將一些程序設計教學過程設置成任務,帶領學生先做游戲一樣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任務驅動法”概述
(一)“任務驅動法”的概念。作為一種新形式的教學手段,“任務驅動法”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而采取的教學模式,在運用“任務驅動法”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任務,而學生努力完成任務并獲得最終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將教學目標通過任務的形式轉化成學生的課堂驅動力,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主體,而將主體地位讓位于學生,教師只是給學生布置生動的任務,并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說,“任務驅動法”把教師從課堂上剝離出來,讓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二)“任務驅動法”的意義。1.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中專生普遍在學習方面的興趣不高,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課堂體驗,這就使部分學生產生了逆反情緒,更加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而運用“任務驅動法”將教學內容分解成形式生動的小任務,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心理,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各個擊破學習任務的同時,不僅獲得了知識,還增強了信心,成為解決問題的能手。2.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率。“任務驅動法”的核心就是在給學生構建合理學習目標體系的同時,帶給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意愿,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次地位對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導者,他們在任務的驅動下高效學習、深入思考,不斷提高學習的興趣與效率。3.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運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實踐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情況和性格,設定一些自主學習和團隊項目供學生選擇,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參加團隊任務,幫助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交際能力和掌握溝通技巧;而一些性格較為活躍的學生,則可讓他們完成自主學習任務,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沉靜心性,養(yǎng)成獨自解決問題的習慣。總之“任務驅動法”是一種人性化的教學方式,它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中專計算機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降低學生課堂體驗。當前的中專計算機教學發(fā)展中,教學方式傳統(tǒng)落后是一大制約因素,由于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學生的知識底子也相對薄弱,中專計算機課堂本就教學質量不高,加之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不照顧學生的課堂感受,致使學生的課堂體驗極差,對所學知識提不起一絲興趣,甚至產生反感心理,自然就使中專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處于較低水平。(二)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學生在課堂上情緒被調動起來的程度,當前的中專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普遍不高,他們在課堂上知識扮演者聽眾的角色,同時由于實踐機會的缺失,他們對課堂知識缺乏深入理解的途徑,自身能力更是得不到鍛煉,這樣,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就很難轉化為能力,在進入社會的工作中也就無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三、中專計算機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的策略
(一)巧妙設置任務。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將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作為一個目標,在對學生喜好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對課堂知識進行分解設計,將枯燥的知識包裝成學生喜聞樂見的任務,具體到計算機教學中,就是要設計制作一些適合課堂內容又形式生動的課件、幻燈片等,當然教師也可以下達任務,請學生體驗課件的制作過程,并在點評學生課件的過程中,對學生所理解的課堂知識進行深入講解,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這樣就會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堂知識中去,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到了計算機知識,也獲得了設計的能力。(二)側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中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計算機教師設置任務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內容的豐富和個性化設計,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情況,設計一些精美的知識卡,又學生自己抽取或者團隊同學指派,學生進行某項學習任務的體驗,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與教師和同學溝通,并可以在自身對知識體會和理解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卡,指派給同學,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還提升了創(chuàng)新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中專計算機教學時,對于能夠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教學形式要多加利用,讓學生的意識始終處在活躍、主動的狀態(tài)中,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三)注重課堂互動。在進行中專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運用“任務驅動法”要不斷提出明晰、漸進的學習要求,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探尋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不應設置“一言堂”,要注重學生的反饋和交流,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才能為下一步教學工作的展開做好準備。在中專計算機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設計一些討論環(huán)節(jié),將學生按照情況進行小組劃分,由一些知識牢、思維活的學生作為小組主持人,讓他們幫助小組內部其他較為落后的同學,或者可以組織“教師助理”活動,由班上每個學生輪流做“教師助理”,他們幫助老師進行課件設計、小組劃分、討論課題設計,這樣做并不是為了降低教師的工作難度,而是為了給學生鍛煉能力的機會,并且學生們在這種互相溝通、互相協(xié)作的過程中,會加深同學友情,提升交際能力。(四)科學利用教學評價。良好的評價能夠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維持強烈的學習熱情,并且為學生的以后學習增添動力。開展評價活動是利用學生演示自身學習的結構,在教師幫助的基礎上設計評價的方法,再依據方法對學習效率、結構等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等,從而使學生互相分享成功的歡樂,一起學習,實現共同提高。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要依據課程講解的要求和學生自身的水平,規(guī)劃某一章節(jié)、某一課時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可以帶著任務及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樣,學生每個時期都有新的學習目標,才能不斷把學習引向深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評價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目的明確,少走彎路,還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
四、結束語
總之,將“任務驅動法”應用于中專計算機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在具體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教學任務,不要好高騖遠給學生帶來壓力,并且教師在課堂中盡量采用一些生動的教學任務形式,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
作者:地力夏提·依不拉音 單位:新疆兵團民族師范學校
參考文獻
[1]陳郁清.任務驅動法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04:133-134+138.
- 上一篇: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方案研究
- 下一篇:網絡環(huán)境下計算機教學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