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資源收集和歸類

時間:2022-05-16 10:13:05

導語:計算機教學資源收集和歸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教學資源收集和歸類

摘要:遠程授課教育開啟了教育新模式,計算機教學資源以數字化形式將大量的教育信息進行網絡傳播,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網絡資源的豐富,線上資源的分辨、采集、更新、同步還存在著種種問題,因此對于計算機教學資源的收集歸類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探究計算機教學資源的收集方法,建立起有效的歸類體系,完善計算機教學資源體系,為當下的網絡教育服務。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資源;收集和歸類

計算機的普及將原本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整合到網絡平臺,加速了知識的傳遞和共享;同時,計算機教學資源具有多樣性、復雜性、更新與滯后并存性、真偽性等,加劇了教學資源的管理范圍。因此,對計算機教學資源進行收集,對多種資源的整合利用,并將資源按照一定的標準的方向進行全面的細化歸類,方便計算機教學資源的管理,提高教育者的工作效率。

一、計算機教學資源的收集

計算機教學資源以各種形態廣泛存在于各種信息資源渠道中,但是由于資源的質量參差不齊,各種信息孤立存在,缺乏聯系,給信息的搜索造成了負擔,有必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條理的收集。(一)教學資源收集遵循的原則。1.一致性原則。對于計算機相關的教育資源要采取統一的標準,在收集過程中需要基于相同的模式、相同的評判標準、相同的學科、相同的領域等,保證向用戶提供更完善的設計方案,讓操作系統更為簡化,操作引擎更加統一。2.交互式原則。計算機教學資源要以用戶的體驗為中心,即體現出交互式原則,在教學資源中設計出反饋的環節。在計算機教學資源的構建過程中,體現出關懷接受教育者的氛圍,比如新增設計討論環節、解決疑惑環節、建議和意見反饋環節等。3.個性化原則。計算機教學資源面向各種各樣的群體,有不同階段的學生人群,有在職學習人員,有自我學習平臺。因此,在構建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需要收集整合,提高個體學習的主動性及個性化設計理念。4.更替性原則。計算機教學資源要時刻根據時代主題、學習交流等信息進行更新,實現動態的課程開發、課程教研討論,采用動態性的設計理念,讓知識能夠隨著計算機教學資源的整合收集進行實時傳播。(二)教學資源的收集步驟。1.多種渠道采集教學資源。通過優秀教師展示的多媒體課件、錄制視頻等回收利用,各種圖片、動畫的收集;利用互聯網的搜索技能,將在線的書籍、電子版文庫、參考文獻進行收集;通過各種掃描技術將實體的教學資料、圖書等掃描并且錄入資源庫。2.將教學資源轉化為數字信息儲存。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搜集到的資源進行轉化處理,轉化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模式。不同的網站需要上傳不同的支持格式,需要將信息與信息接收器之間形成特定的匹配。實現所有教學資源的數字化,才能保證后續的分組和調取。3.對現有教學資源的優化整頓。上述兩個過程可以將最新的知識資源加入到現有的資源庫中,接下來要對現有的資源庫進行合理的整理。主要是對素材庫、視頻庫、文本庫等多種庫存的篩選和納新,對于陳舊的知識和觀點,要摒棄,對于那些雖然已經經歷了歲月洗禮,但是仍然具有很大價值的資源要保留。

二、計算機教學資源的分類

如何對現有的計算機教學資源進行分析,能夠讓調取信息的人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信息是分類的一項工作。(一)計算機教學資源的分類原則。1.簡潔便利性原則。分類要有一定的依據,將同類的分成相似的子類,最終以友好的界面、明確的步驟、清晰的層次面向使用者。2.靈活變通性原則。計算機信息資源的分類不僅需要遵循不同類的標準,而且能夠融合不同的信息教學原則,能夠讓使用者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下、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學科內調用。遵循重復利用,學科共享的原則。3.高標準,重科學。在分類的過程中依舊要篩查教學資源的主題,是否有錯誤,是否還能夠進行補充等,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同時,在分類的過程中,需要用科學化的手段進行劃分區塊、層次。(二)計算機教學資源的分類與呈現形態。1.按照學科層次進行分類。將計算機網絡教學資源根據不同的學科方向進行分類,在總的大類上遵循文科、理科,然后往下細分為語文、數學等。注重細小組塊的劃分,比如英語學科還可以劃分為大學以下群體的學科,主要是課本教材,更高層次的雅思、商務英語等2.按照傳播形式進行分類。根據計算機教學資源的傳播形式,將資源劃分為文字傳播,如PDF格式、Word格式等;圖片傳播,如各種位圖和矢量圖制作成的圖片;諸如此類的還有視頻的傳播、音頻的傳播,以及現在普及的動畫格式的傳播等。3.按照傳播主題進行劃分。每種資源都具有不同的主題,和第一種學科層次不同的是,傳播主題類似于講座專題的形式,涉及的范圍更廣泛,搜索的范圍更大,適用的情況等多。比如建立起計算機教學資源的專題庫,里面的內容可以是文獻的形式,也可以是教師上課的課件等各種各樣的形式。

三、結語

計算機教學資源重在從人的角度出發進行收集和分類,在收集和分類這兩個過程中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則,二者密切配合,互相補充,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到不斷更新計算機教學資源庫的系統,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要。

總之,計算機教學資源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改進收集和歸類方法,不斷的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讓可視化、信息化、移動化、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的計算機教學系統。

參考文獻:

[1]沈鳳池.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3(7):137-138.

[2]梁慧君.建設《計算機應用基礎(Win7+Office2010)》課程教學資源庫探析[J].儷人:教師版,2016(18).

作者:黃一曦 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